第四百八十三章(2 / 2)

加入書籤

「聖人為天地之師,萬世師表,學生怎敢不敬?」葉行遠真心誠意,態度恭敬。他這話完全發自肺腑,若無聖人截取天機,承載天命,哪裡來的後續三千年盛世?

聖人的目光深邃,仿佛能夠看穿橫亙在兩人麵前的時光長河,他注視著葉行遠,朗聲道:「一見小友,吾心大安,三千年道統仍在,幸甚至哉!」

這句話別人聽得雲裡霧裡,葉行遠卻聽得明白,不由大吃一驚。難道說聖人能夠看得出來,自己是來自三千年後的人?

如果真的是聖人,葉行遠毫不懷疑他有這樣的能力。但站在自己麵前的,其實並非是真正的聖人,而隻是在鍾奇思想中的一個投影,勉勉強強隻能算是聖人千萬分身之一而已。

他居然也能看出自己的底細?葉行遠心下惶恐,一時不知該如何接口。

聖人看出他的猶豫,笑道:「小友不必擔心,你是何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無其他人知曉。你到此來做下這等大事,吾之弟子,心中必然感激。」

高華君在旁邊聽得一頭霧水,不過他早就習慣了聖人說話玄之又玄,自己聽不明白隻需要記下,回頭細細思索便可。

葉行遠卻真的目瞪口呆,聖人果然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看上去對他的一切了如指掌。不過他說弟子心中感激,想必說的便是鍾奇。

難道說,合乎本心的行動,並沒有違背「節」的定義?

想到這一點,葉行遠正容斂色,虛心請教道:「還請聖人指教。」

盡管對麵並非是聖人真身,但不管是投影也好,分身也好,他仍然擁有聖人的智慧。對於葉行遠來說,這或許是請教心中疑惑的最好時機。

實際上從顏無邪墓回來,葉行遠就一直在考慮聖人之道與君子五德的真諦。

高華君的「孝」,子衍子的「忠」或許比較好定義,但顏無邪的「和」與鍾奇的「節」,卻都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而天下最能夠闡明五德之人,就在眼前,當然就是聖人本人。

葉行遠沒想到進入鍾奇的死後世界,真的能夠得到當麵請教聖人的機會,這種機緣簡直是三千年來軒轅世界讀書人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

哪怕得不到五德之寶,就算是得聖人一句教誨,這一趟也來得值得。

聖人卻淡然笑道:「三千年鴻溝,如何教得?不可說,不可說。你所求者,須得自悟。」

聖人教弟子,一向是因材施教,對不同人的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在《聖人語》中有記載。有弟子問:「聞斯行諸?」

聖人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又有弟子問:「聞斯行諸?」

聖人曰:「聞斯行之。」

又有人曰:「先者也問,聞斯行諸?聖人曰,『有父兄在』;後者也問聞斯行諸,聖人曰『聞斯行之』。弟子也惑,敢問。」

聖人曰:「先者也退,故進之;後者也兼人,故退之。」

翻譯過來,就是兩個弟子同時問聖人同一個問題「聽到了就去做嗎?」,聖人對第一個說你父兄還在,你怎麼能隨便去做?對第二個卻說,聽到就趕緊去做。

另外就有弟子迷糊了,問聖人說為什麼不同的回答。聖人說第一個弟子性格激進,所以要勸他保守;而第二個弟子性格溫和,要勸他勇猛精進。

這就是對待不同弟子的不同教育態度,葉行遠雖非他的弟子,是三千年後的道統傳人。聖人並不想用既有的思維和解釋來束縛他,一切還得靠他自行領悟。

葉行遠如醍醐灌頂,躬身行禮,「今日一見聖人,恍然大悟,解開心頭所惑。」

君子五德,每個人的理解本來就不一樣,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說到底,還是得自己去領悟才行。而自己附身在鍾奇身上,正是參與了這個領悟的過程。

就像是顏無邪帶他看三世輪回,也是一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妖怪事務員 靈壺仙緣 重生再為女大佬 超時空交易 神級隨身空間 末世超級商城 大無限神戒 聖女小姐太可愛了啊 養道 我來自阿斯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