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怨種父子(2 / 2)

加入書籤

對此朱高煦則是準備了後手:「有了刺刀,就沒有必要佩戴月要刀,因此可以常備兩到三把刺刀」

「至於下麵那個……」

朱高煦看向了圖紙下方,而那裡則是一支比上方燧發槍顯得更短的一把燧發槍。

在十八世紀,燧發槍分為步槍、手槍和馬槍三種。

步槍最長,長度從四尺到五尺不等,手槍的長度最短,長度不過一尺左右,主要用於近戰。

不過由於燧發手槍的準確度和射程有限,所以除了經常進行接舷戰和跳幫戰的海軍士兵,以及陸軍軍官們,絕大多數士兵是不用手槍的,畢竟燧發手槍的有效射程實在太近了。

許多手槍射擊十幾米外的目標都射不準,對於普通士兵來說實在是太雞肋了。

因此朱高煦並沒有弄燧發手槍,而是將裁汰了手槍,隻采取了步槍和騎槍,而這便是朱高煦執意要讓朱棣裝備了燧發槍再北征的原因。

騎槍介於步槍和手槍之間的款式,長度三尺,重量五斤,就像是被故意截短的步槍一般。

除了很少裝備刺刀以外,其他方麵都跟步槍很像,甚至也擁有步槍式的槍托,隻是長度比步槍短了許多,稱之為卡賓槍騎兵更加合適。

盡管在歷史上,士兵們卻不太願意使用馬槍,甚至拿破侖自己也承認月匈甲騎兵在馬背上使用馬槍十分困難。

但是騎槍對於當下的明軍來說,可以說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它的裝備,可以使得明軍騎兵在麵對一些質量較差的部隊時,可以不用發起沖擊就能直接開槍擊潰。

之所以它在歐洲沒有大放異彩,是因為當時的軍隊質量普遍差距不大。

不過就朱高煦這麼多年的經驗來說,馬槍放在這個時代,很少有軍隊能麵對它而不潰退。

盡管它的破甲射程隻有二十步的距離,但這依舊比弓箭要好上太多。

「這是馬槍,長三尺,重五斤,破甲射程二十步」

「由於不需要點火手,因此燧發槍的射擊可以由士兵單獨完成,線列排槍時,隊伍的密度是之前的一倍,排槍齊射的威力也將會更大」

「同時,因為不需要幫手,騎兵也可以獨自完成彈藥裝填,而三尺長的馬槍剛好能讓騎兵們在河曲馬的馬背上裝填」

「如果騎兵裝備兩支馬槍,那就可以在戰場中使用回旋戰術,頻繁麵突」

「對於一些士氣不行的軍隊,隻需要兩三輪就能打崩對麵」

「當然,麵對同一水平的對手,那就顯得有些雞肋了」

朱高煦解釋完,朱棣的目光也漸漸灼熱起來,愛不釋手的看著手上的圖紙:「什麼時候能裝備軍隊?」

見朱棣詢問,朱高煦也指點道:

「鄭和回來後,步槍大概復加工三個月就可以裝備北征軍隊」

「騎槍是從今年五月才開始生產,每個月產量在兩千支」

「按照大古剌送來的消息,鄭和應該會在冬月抵達大古剌,明年四月抵達京城」

「按照時間來算,如果加上步槍三個月的復工再生產,應該能裝備三萬支馬槍,按照一名騎兵兩支馬槍,也就能裝備一萬五千騎兵」

「好好好……」聽到這話,朱棣滿意點頭,至於步槍的情況他上次已經了解過了。

按照生產再復工,明年應該能生產出九萬支燧發步槍,以及三萬支馬槍。

這看上去很多,但前者卻是朱高煦從兩年前開始綢繆的。

大明當下的火槍產量,基本在年產六萬支左右。

相較於火槍產量,大明的火炮產量才比較嚇人,年產超過六千門,可以說一年的產量,就超過當下世界各國火炮產量的總和。

正因如此,遼東基本上是當下軍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光是從事軍工行業的工匠數量,便多達六萬餘人,而且都是男丁。

這六萬男丁背後,便是六萬戶百姓,遼東近七分之一的人口都依靠著軍工生存。

除了軍工,還有鐵礦、煤礦等礦產業,從事其中的男丁高達兩萬五千人,年產熟鐵九百萬斤,占據全國鐵料總產的三成份額。

這看上去很多,但實際上僅夠滿足軍工廠和遼東百姓的需求,連出口諸省的條件都達不到。

一旦海軍需要擴建,那甚至需要從外省調撥鐵料給遼東的軍械局。

正如當下,幾乎全國一半的鐵料都投入到了遼東的軍械局。

由於路途遙遠,許多官員頻頻上疏,覺得不應該將這樣重要的衙門放在遼東,而是應該轉移至江南,距離京城越近越好。

隻是對於這些奏疏,朱高煦根本懶得搭理。

以大明的開采方式和效率,遼東的鐵礦足夠挖到大明傾覆為止。

況且,等日後他父子二人遷都北京,那遼東反倒是顯得剛剛好。

不依靠這些產業,遼東遲早會被關內甩在身後。

「鄭和明年四月回來,復工三個月的話,那已經是七月份了……」

朱棣突然反應了過來,無奈的看向朱高煦。

朱高煦感受到後也輕笑作揖:「正因如此,所以出兵隻能是永樂十一年五月」

「不過這樣也好,屆時軍隊能裝備更多馬槍和步槍,您應該高興才是」

「此外,這次北征,兒子定然會讓您打得盡興」

「遼東、渤海、大寧、北平、山西各處共有騎兵五萬,除山西需要保護河套外,其餘四地的四萬騎兵盡數參與作戰」

「同時,大寧、北平、渤海各調兩萬馬步兵參與後勤護送民夫的任務」

「如今大寧的漠東三衛可征募民夫在四萬左右,但過後兩年間,關內罪犯都會盡數發配漠東三衛,趕在戰前民夫應該能達到六萬」

「屆時,再從大寧和渤海、北平、遼東征募二十四萬民夫,那便可以達到三十萬民夫的數量」

「如此多民夫,足夠將物資為您補給到忽蘭忽失溫一帶,甚至更往西」

朱高煦今日格外大方,甚至大方的讓朱棣懷疑他是不是生病了。

「你這……老二啊……」

麵對平日裡「摳搜」的兒子,朱棣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說什麼。

「你這樣弄得,爹是不退位都不行了啊……」

「怎麼會?」朱高煦哭笑不得,不得不解釋道:

「不管您退不退位,在兒臣預想中,這第三次北征都會是這個規模」

「兒臣之前與您說過,胡人隻要遭受重創,那就會變得畏首畏尾,不敢輕出」

「如今您看看,韃靼被您一戰打疼,即便當下他們已經是大明臣屬,可他們在海喇兒的巡哨卻並不少」

「兒臣可以肯定,這次若是您出兵不告訴阿力台,那阿力台絕對會在民夫大批運送糧草給海喇兒時向西遁去,甚至投靠瓦剌他也心甘情願」

「韃靼的阿力台如此,日後的馬哈木也會如此」

「若是不能一舉重創,那日後想要再找到這樣的機會就十分困難了」

「所以兒臣準備這麼多人力物力,就是為了讓您一舉打殘瓦剌部,起碼打出二十年的太平」

朱高煦的話,說的朱棣熱血沸騰:「說得好!」

朱棣表情難掩激動,不自覺在原地渡步來回數次後才驕傲道:

「這次,俺要出大軍,一舉打殘胡人,給北邊打出二十年的太平盛世來!」

說到高興處,朱棣回頭看了一眼朱高煦,突然覺得讓位給朱高煦似乎也不錯,怎麼看怎麼順眼。

「老二,你真像俺……」

情到深處,朱棣又恢復了「俺」的自稱,不過朱高煦很清楚,老頭子完全是屬狗的,別看現在高高興興的誇贊自己,等自己乾得不好了,老頭子絕對第一個罵自己「尖嘴猴腮」。

「既然事情說清楚了,那兒臣也就不逗留了」

朱高煦作揖道:「修書既然已經開始,那就不用停下了,繼續修便是」

「不過東宮這邊,我會選出五百官員加入修書隊伍中,另外這兩年也請您稍微注意些手腳,朝廷的財政確實不容樂觀,若是消耗過甚,那兒臣先前所說的北征隊伍,恐怕就得減半了……」

「你和你老子玩這套?」朱棣身為皇帝,一手蘿卜一手大棒的招數他再熟悉不過了。

如今朱高煦這些話,完全就是他施展在臣子身上的手段,卻不想被這小子用來對付他老子了。

「反正兒子這麼說了,除了兒臣,廟堂之上估計也沒幾個人會支持爹您又修書、又修寺,並且還意圖北征了」

朱高煦聳聳肩,不裝了。

朱棣瞧瞧他這模樣就來氣,立馬擺手:「滾滾滾!」

「領諭,兒子現在就滾」

朱高煦死豬不怕開水燙,轉身便一路小跑出了幾筵殿。

瞧著他跑遠的背影,朱棣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看向了一旁徐皇後的梓宮。

「徐妹子,老二這手段不做皇帝可惜了……」朱棣嘖嘖幾聲,卻又道:

「沒辦法,他太像俺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小姑子太懶,但她是福星[七零] 這麼漂亮你不要命啦! 人魚在戀綜被大貓叼走了 和前男友穿進驚悚遊戲[無限] 築巢的祂 我在詭異世界當鹹魚 不要學壞[娛樂圈] 閃婚嬌妻孕吐了?財閥顫抖的拿起不育證明! 農家小胖妞,搬空夫家後轉運了 逆天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