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宗祠(1 / 2)

加入書籤

「我要先去宗祠拜見父親、大伯和叔叔。」

進了第一屯,徐世楊對胡老頭吩咐道:

「你帶著布匹和一半金銀去集上,把需要的東西買來。記住,金銀用來賣鹽,絲絹用來交換鉛、鐵和硫磺!別的東西不要買!還需要別的什麼東西,等我回來再說!」

徐家有五條小海船,三條屬於徐世楊的大伯,兩條屬於他爹,每年都要趁著倭寇消停的時候跑一趟江南,主要任務是買鹽,不過海員們也會夾帶一些奢侈品回來,在集上出售。

徐世楊還真有點害怕胡蘭山把寶貴的硬通貨花在這些並不重要的東西上,到那時候,殺了這老頭都來不及。

「少爺放心,老漢省的。」

胡老頭自己倒是忙不迭的答應了,那一臉真誠的模樣,反倒讓徐世楊對剛才懷疑他會浪費錢財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行吧,我信你,隻是再提醒你一遍,急需的東西不要怕花錢,但不需要的東西一文錢都不能浪費!」

順帶一提,實際上大周的法定貨幣隻有周錢一種,別說金銀,就連前朝製錢都不算。

但實際上,因為大戶喜歡把錢埋在地窖裡,以及周邊各國都喜歡使用周錢的原因,大周從立國到現在,一直處在錢荒的狀態中。

這使得包括私錢在內的各種銅錢、鐵錢,還有金銀布匹都可以充作貨幣。

通常來說,一枚品相較好的銅錢等於兩枚鐵錢,每700錢為一貫。

白銀因為純度問題,一兩大致相當於700到1200錢。

金銀兌換比例則在1比5上下,絲絹一匹根據質量相當於800到1500錢。

江北的問題在於,百業疲敝的情況下,很多地方的貿易已經退化成了以物易物,因此,能在江南繁華之地流通的一般等價物很受歡迎,可以算得上「硬通貨」。

而硬通貨永遠是很難得的,必須用在刀刃上。

……

徐家宗祠的外牆高5米有餘,厚度接近半米,全部由糯米粘合的方磚青石壘成。

外牆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對外嚴絲口勿合,除了一扇大門,連個窗戶都沒有;上層則開了一排小小的舷窗,可以安排弓箭和長槍防守;牆頂還修了一排城垛,上麵架著防箭的懸戶。

宗祠占地麵積很大,裡麵除了用來祭祖和開會的大堂,還有一排堅固的倉庫甚至一口水井。

整體看來不像是祭祖的建築,反而更像是一座小型要塞,即使第一屯的土牆被敵人打破,徐家核心成員也能在宗祠裡堅持很長時間——耗到敵人退兵也不是不可能。

徐家宗祠是十幾年前,徐世楊的大伯、父親還在大周為官的時候建造的,不得不說,非常具有先見之明,現在想在江北地區蓋這麼一大片堅固的房子,有錢都都不行,因為根本沒那麼多工匠,也很難找到足夠的建築材料。

走進這座名為宗祠,實為碉堡的建築大門,徐世楊徑直前往大堂,而他帶來的護衛則留在門口,加入到其他堡主帶來的護衛隊伍中,把整個宗祠圍了個嚴嚴實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超級無限充值係統 榮耀與我同在 穿越者聊天群 修真建築師 我的1979 掌執天道 魔改大唐 哥封神來了 從孢子到鴻蒙宇宙 我真的不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