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魏發財和甄珂蓮(1 / 2)

加入書籤

李天逸怎麼也沒有想到,曾立祥竟然直接封死了自己所有的退路。

隻要魏發財和甄珂蓮再上訪一次,就要把自己就地免職,這也太誇張了吧?要知道,對於這種上訪戶,就算是鎮裡都一點辦法都沒有,更何況自己才剛剛擔任過山村村支書才這麼短的時間?

這絕對是公報私仇!但是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更讓李天逸鬱悶的是,此刻的魏發財根本沒有鳥自己的意思,依然在得意洋洋的向甄珂蓮傳播上訪經驗。

魏發財說道:「珂蓮啊,我告訴你,你上訪那就是破壞維穩,破壞維穩就會影響到相關官員的心情和政績,那麼你就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那麼你說,這個時候,那些人會不會搭理你?會不會想辦法把你給弄回去?你的正常訴求能不能得到有效保證?」

甄珂蓮搖搖頭:「不能。」

魏發財道:「這不就是了嗎?我跟你說啊,這上訪也是需要講究技巧的,這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謀生的方式,我可以傳授你幾條經驗。這第一條吧,就是你不能按部就班的去走程序,因為有關部門早就人為製造了十分復雜的程序,通過太極推手的方式逐漸消磨你的意誌,讓你一次次的徒勞無功,最終耗光你去上訪的意誌。」

甄珂蓮苦澀的點點頭:「如果不是魏哥你這次要去上訪,我本來也不打算去了,因為我實在是耗不起了,這一次,恐怕是我最後一次上訪了,我已經打算徹底放棄了,我已經徹底失望甚至絕望了。即便是這一次上訪,我也清楚,沒有任何人會為我主持一個公道的。魏哥,你說我不應該按照程序去上訪,那我怎麼去上訪?不按照程序誰會搭理我?」

魏發財嘿嘿一笑:「珂蓮啊,你知道為什麼我上訪的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嗎?就是因為我每次上訪都是想辦法去找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尤其是一把手。這個才是關鍵,你找其他人是沒有用的。隻有找到他們的一把手,尤其是縣裡、市裡的主要分管領導,他們煩不勝煩之下,就會幫你解決問題了。尤其是這一次,你跟著我去,雖然不敢保證你的目標一定能夠達到,但是絕對會比你自己去要強。」

「為什麼呢?」甄珂蓮有些不解的問道。

「因為我們鳳凰市招商引資洽談會馬上就要召開了。到時候,會有很多投資商和新聞媒體前來鳳凰市的招商引資洽談會,我們選擇在這個時候前去,直接找相關的領導,他們就會對我們有所顧忌,我們也不說,也不鬧,就天天的等在市政府門前等著他,這樣做我們不違法,但是絕對會給他心理上的震懾,他就會擔心我們是不是會去洽談會現場鬧事。

如此一來,他就會想辦法了解我們為什麼要上訪,就會想辦法為我們解決問題。這一點就是我要告訴你的上訪技巧之二——上訪時機的問題。

當然了,這上訪技巧之三,也是我剛才重點強調的,那就是千萬千萬不能違法。法律的底線是不能突破的,因為你一旦突破了法律底線,那些官員們就會有無數的辦法來修理你,到時候你就會從有理變成了無理,那樣你就被動了……」

李天逸就那樣站在旁邊靜靜的聽著,觀察著,越聽他越感覺到有著心驚膽戰的感覺。

這個魏發財不愧是資深的上訪專業戶啊,這上訪理論、上訪經驗都已經開始係統化了,都開始教育學生了。

李天逸把跟著自己一起來的王長水拉到旁邊,問道:「老王啊,這個魏發財和甄珂蓮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什麼要上訪呢?」

王長水嘆息一聲說道:「這兩人啊,絕對是我們農村裡上訪人員的兩個典型代表。

我先說說這個甄珂蓮吧。她之所以要選擇上訪是被逼無奈,她就是現代版的楊三姐告狀啊。前些年,這甄珂蓮一家曾經經營著一家采石場,在我們青龍鎮附近十裡八村的都算得上是富戶人家,但是6年前,鎮政府以違規采石為由,讓他停止經營,罰款10萬,然後,這個采石場交給了一個無賴經營,後來,301公路開始修建,這個采石場可謂是日進鬥金,但是這卻和甄珂蓮一家沒有任何關係了。

甄珂蓮的老公曾經去鎮裡反映情況,但是鎮領導卻對此不予理睬,後來,甄珂蓮老公在去鎮裡找鎮領導討要說法的時候,在鎮政府門前,被一群無聊一頓狠揍,腿被打斷了,人也因為那頓打而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然而,對於發生在鎮政府門前的這起違法案件,鎮裡視若無睹,沒人理睬,雖然派出所立案,但是那些打人者至今依然逍遙法外。

後來,甄珂蓮得到消息,說是鎮領導在這個采石場裡有股份。現在,隨著新301公路的修建,這個采石場又要大賺一筆,甄珂蓮氣不過,所以才準備上訪的。」

說道這裡,王長水語氣沉重的說道:「李書記,你是去過甄珂蓮一家的,你是親眼目睹了他們一家人生活的是多麼艱辛,現在,他們一家人就靠著甄珂蓮務農來維持生計,不僅要養活兩個孩子,還要照顧兩個老人和一個癱瘓在床的丈夫,她太不容易了。你知道為什麼以前的時候她上訪我從來不去攔她嗎?因為她們一家太憋屈了,因為鎮裡的某些領導做得太過分了!這人心啊,都是肉長的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重生之我覺醒了末世生存係統 網上發瘋交際花,線下臉紅小呆瓜 HKY愛情不過如此 一別經年,蓄意淪陷 假麵騎士新月 財神爺他戀愛腦 我腦子裡有一個異能文明的童工 與風訴說心事 等蟬鳴三年 穿到六零,靠現代垃圾桶養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