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特的地理現象(1 / 2)

加入書籤

1赤湖

赤潮現象並不是血液覆蓋了海洋,而是由藻類和浮遊生物,數量眾多以至於充滿了水域。在某些情況下,聚集的微小生物將水域染成了鮮艷的紅色,有些赤潮是無害的,但有些,比如中國海的有毒物質,就會危害到海洋生物。

2涇渭分明

一半是渾濁帶泥沙的水,一半是清澈見底的水,神奇地匯聚在一起。這是我國的涇河和渭河。兩河交匯處,兩種顏色,完全不會互相滲透,各自流淌。

「涇渭分明」現象出現的原因:由於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分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而涇河相對較清,會呈現涇渭分明的景觀。

3藍洞

雖然一般是圓形的,這些淹沒在水底的洞穴也可以是其他形狀大小的,成因主要是一個地下洞穴在延伸時塌陷出了一個開口,洞越深,洞也就越藍。藍洞可以在伯利茲,埃及的紅海和加勒比找到,然而其中最深是巴哈馬德迪恩斯藍洞。

藍洞是怎樣形成的?目前海洋藍洞的成因有兩種類型,即石灰岩溶洞成因與珊瑚礁生長結構成因。

所謂石灰岩溶洞,即冰川時期因海平麵降低,石灰岩受到溶蝕作用,在下部發育成為大型的空洞(類似溶洞),當溶蝕空洞越來越大,就造成了頂部塌陷而形成一個邊緣陡峭的大洞,稱為落水洞。當冰川期結束之後,海平麵上升,海水重新灌入這個落水洞,便成了大家看到的「藍洞」。

這一類型的藍洞存在大量石筍、石鍾乳等,裂隙發育,往往形成若乾個與外海水相連的通道,洞內水體與外海水存在一定交換,洞底還可能有石灰岩壁或洞頂發生侵蝕坍塌掉落的大量產物。著名的伯利茲大藍洞就屬於這種類型。

而珊瑚礁生長結構型是20世紀90年代後期提出的,其中最典型的為澳大利亞西南外陸架的豪特曼-阿布羅爾霍斯珊瑚礁藍洞。

4冬夏顛倒

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中,在海拔1500米的山上,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在每年的三月份,溪流開始結冰,冰期時間長達5個月。而到了冬季,這裡卻熱氣騰騰,亂石中溢出溫暖的泉水,小溪旁邊,各種奇花異草競相開放,爭奇鬥艷。

5死亡冰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攤牌了,我在口袋妖怪世界有係統 在女尊世界參加變形計 開局就離婚,我靠炒幣養女兒! 末日螳螂:消化,然後進化 守護者2021 係統我做特工那些年 童心夢未泯 隱秘之戀:邪魅羽皇不好撩 古靈仙帝 我能真人下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