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九弟暈過去了(1 / 2)

加入書籤

當然不能!

胤禩最近對寫可怕的鬼故事情有獨鍾,正文思泉湧地賁發著創作與表達之欲,一點都不想改變題材。

「汗阿瑪,兒臣說寫話本隻是順帶的,」胤禩又變了口風,一臉認真地等著汗阿瑪將注意力又放回正事上。

康熙深深看了他一眼:「你可有提前做好課業?」

太子那兒,若非是幾位太子太傅盯著,隻一心處理政務,竟絲毫沒有想到要提前做一做「課業」,將此番南巡事宜做個充足準備。

這讓康熙心裡有些疙瘩,再問一圈下來,其他阿哥也都沒有做過準備,唯獨老四,矜矜業業、腳踏實地。

不過以康熙對老四的嚴苛認真評價而言,對他會提前做好準備並無意外。

此番南巡會奉太後一塊兒去,太子自然也是要跟去的,最近一段時間,太子就在康熙的叮囑下重溫前兩回南巡事宜。

胤禩愣了愣:「課業?」

康熙臉色頓時不悅起來,冷哼聲透露出強烈不滿:「你執掌掌衛事大臣令,竟沒有想過鑽研朕此前南巡時候都做了些什麼?」

兩個他寄予厚望的兒子都沒有想到應該做的正事,康熙氣鼓鼓。

胤禩恍然道:「原來是這個,兒臣還以為您說的是上書房先生們布置的課業呢!」

「汗阿瑪前兩回南巡的時候,黃淮兩河的治理並未在根源之上解決,兒臣得知當年的治河大臣靳輔與於成龍各執己見在您跟前爭執,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案,後因明珠黨羽之爭,汗阿瑪罷免靳輔官職而令於成龍繼續治河。」

胤禩與眾不同的大腦幾乎過目不忘,每當他需要什麼資料的時候,隻要是曾經看過的文件、見過的畫麵與細節,他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康熙的怒意漸漸減輕。

確實,因為治河大臣這些年來的治理效果不理想,康熙打算親自前去視察並下聖旨來督促治河事宜,於成龍並非是玩忽職守之人,隻是他主張以疏通河道為主的治河方式,並沒有在根本上解決黃河水患問題,加之當地官商相護,吏治不清,於成龍在任上待著還有些心灰意冷。他差點都不想乾了,康熙在征戰噶爾丹之餘安撫住他,也是指望他能在最關鍵的幾年,將水患問題暫時給穩一穩。

「原來你看了過往記錄,」康熙淡淡道:「怎麼不早說。」

君父脾氣來得快去的也快,挺有戲文裡頭穿越女念叨在口中的「更年期」意味。

喜怒不定,還不好哄。

胤禩先是給斥了一嘴寫「陰間」話本,又是給指責「沒做課業」,還挺委屈。

「前兩回汗阿瑪前去南巡,皆是走官署衙門,甚少另外修建行宮,此行也是不會想要勞民傷財,兒臣得知此事,已是與各官署衙門皆聯係打通,漕運總督府、江寧、江蘇織造府皆已回復雲麾使。」

胤禩又提醒康熙。

兒臣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了!

一個時辰掰開變成兩個時辰用。

白天要上朝、去軍中訓練,晚上要做掌衛公務,接著還復習了前兩回南巡的課業。

您都不誇誇我!

他也不明著說,就如清純的小白蓮一般,強烈暗示引導,又欲說還休,讓康熙自己去扌莫著良心想一想是怎麼「辜負」胤禩的。

他竟然笑嗬嗬地看著他給大哥訓了整整一個月!

康熙輕咳一聲:「你做的很好。成家以後,胤禩穩重了許多,可以獨當一麵了。」

胤禩得了康熙的誇獎,也算是將自己的鬼故事在君父麵前過了明路,以後拿出去賣的時候隻要說一句汗阿瑪也知道,就不會有人盯著他彈劾了。

南巡行程路上時,聖駕身邊時常會召見臣子、兒子與妃嬪伴駕,如胤禩這樣正受寵的「小」皇子共有仨,另外還有十三阿哥胤詳與十四阿哥胤禎。

與另外兩位阿哥比起來,胤禩已經算是年長的大人了。

從前他享受受寵「小兒子」的待遇,如今有了更小的阿哥們隨行,仍然能聖寵不衰,即使自身是個隻喜歡寫話本這些旁門左道的阿哥,皇上不斥責他仍然寵著放縱著,可不得令人多瞧上幾眼八阿哥有什麼三頭六臂的能耐?

胤禩從康熙這兒出來,就感覺到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瞅來瞅去。

因為專門訓練過,對人的打量視線很敏銳,胤禩扭頭順著那道目光看去,瞧見了十四阿哥胤禎,正騎在一匹溫順的母馬上隨行,距離自己並不遠。

胤禩朝他笑了笑,另一邊胤禟已經在叫他了。

「八哥!十四!」

戲文裡提到的「八爺黨」,在此次南巡齊聚起來,因胤禩忙於寫話本,沒空拉攏兄弟們,自然也沒有像大部分的八阿哥們那樣向十四伸出橄欖枝。

結果問題出在了胤禟這兒,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與十弟玩兒的時候都拉上了十四弟一起。

胤禎不喜歡與親哥胤禛待一起,倒是與胤禟玩得極好。

胤禟道:「八哥,等到了江寧我們一起喝酒賞月吧!」

「十四弟也一起來,江寧那兒的月色有與京城完全不同的風情。」

胤禩笑容溫和而縱容:「好,既然九弟相邀,那買酒的錢就由我出了。」

胤禎打著就近觀察八哥的主意,也一口答應了下來。

康熙到達漕運總督府後,便親自去巡視黃河,隨行對於到達高家堰,其附近就是會影響眾多農田的洪澤湖,一旦洪澤湖水位上漲決堤,周圍的鹽城、高郵等地都將受災。

因地勢關係,於成龍提出的疏通河水遲遲沒法解決的洪澤湖泛濫導致的水災。

是因黃河下遊水平麵低於海麵,有倒灌之危。

康熙命人在洪澤湖測量水位,親自前去觀覽全局,視察情況。

結果官員測量出來,洪澤湖的水位地勢比黃河要低,黃河若是倒灌入洪澤湖,其水位上升勢必泛濫淹沒四周,若是決堤則毀壞良田千畝。

在此過程中,帝王時不時地召見朝臣商議,眾人激烈討論。

「疏浚不可解決問題,築堤亦非長久之計。」

康熙道:「必須將黃河之水刷深,黃河之水每升一尺,則各河之水淺一尺。(1)」

具體辦法,則是派遣人去將黃河各彎道以人為之法弄直,方能令湍急之水直行。

君父與臣子們商議時,皆將阿哥們召至身邊,也是為了讓大家都學一學治河內政。

剛出上書房的小阿哥們,滿腦子皆還是四書五經、經史子集,內政之事還未漲見識的,皆已經聽得雲裡霧裡。

唯年長一些的阿哥,方能全程跟上,而整個過程中,唯有太子能與君父一對一答。

他們仰望政務能力絕佳,綻放光彩的太子,憧憬他有智慧與眼光,也羨慕他受君父之重視。

胤禟見到現在的太子,目光閃了閃,心中暗暗疑惑。

這麼有才華的太子,真的會如夢中那樣被君父廢了嗎?

他最近總是做一些夢,將腦海裡浮現出來的記憶片段都給梳理了一遍,心裡對最終繼位的老四更加不滿。

他眼巴巴地看向了八哥胤禩。

他還是那麼溫潤如玉,像夢裡一樣好。

他絕對不會讓八哥變成夢裡這樣的!

「八弟有什麼想法嗎?」

胤禩唇邊泛著笑正在發呆,突然聽見太子喚自己,忙回過了神。

一旁的胤禟眼神頓時犀利起來。

太子!

他難道想要搞八哥?

「抱歉二哥,臣弟剛才沒有仔細聽你們說。」

在汗阿瑪的危險目光下,胤禩直接承認了自己剛才發呆:「臣弟在回憶昨日隨汗阿瑪去視察黃河與洪澤湖交匯處時的畫麵。」

「剛才說到了如何跟治倒灌之危,」有關於治理黃河水患,歷朝歷代都在努力,事關固國□□與民生,前人的智慧已經不足以應對如今的黃河形勢,即使是扌莫著石頭過河的方式,也要在嘗試著去治好它。

胤禩比劃了一個角度:「洪澤湖與黃河交匯之處,河流是這樣的走勢。」

幾乎徑直沒有阻礙的那種,洪澤湖水位相對低則黃河之水可以輕鬆地倒灌入其中。

太子聽他提起,若有所思,已然想到了主意。

康熙眼眸一亮:「倒是與朕想到一塊去了。」

君父此言一處,還沒感悟到方法的小阿哥們仍然雲裡霧裡,太子悟性絕佳,接口道:「你是說,將這個走勢角度更改了,使得黃河之水不易倒灌入洪澤湖!」

「是了,高家堰一帶黃河之水水流湍急,為何不將其堤壩往東再修一些,形成更小一些的彎流呢?」

將幾乎徑直的角度,改變成銳角,則黃河之水倒灌洪澤湖則必然受到阻礙,更多的水將順著人為規劃好的走形繼續往下遊流淌而去,這是個物理原理。

康熙贊揚太子道:「保成說的一點不錯,正是如此。」

於是下令將黃河南岸之堤壩向東修,以實行此「釜底抽薪」之良策。

臣子們贊美皇上聖明,又贊美太子聰慧。

而比劃了一下的胤禩,悄悄隱藏起了自己,半點不攬功勞,又陷入了發呆之中。

他想到了新的鬼故事!

有關於被鄉人們祭河神的新娘。

胤禟見太子說出了附和君父心中設想的絕妙主意,這分明是八哥先想出來的,而八哥卻不開口說話了,差點沒有急死。

他見太子被眾人圍著誇,心裡別扭:明明是八哥先想出來的,到頭來都在誇太子,也沒有人注意到八哥了。

胤禩丟失了可以出風頭的機會,憋得他臉都紅了。

再看八哥,他唇邊的笑容一如既往溫和含蓄,不爭不搶,脾氣那麼好!

待君父將黃河治理政令下達,南巡的隊伍又去了下一站。

帝王抵江寧,此處皆張燈結彩,百姓夾道歡迎,江寧府之富饒肉眼可見。

因提前打過招呼,不令南巡事宜勞民傷財,康熙到達江寧直接住進了江寧織造府中,一切財用支出皆由京城撥,雖也有江寧織造官員補上一些,康熙卻壓著不讓大辦。

沿途看風景閒情逸致什麼的就少看一些,轉換一下心情變好,重要的是處理政務。

猜中了帝王心思的臣子們,自然不敢鋪張浪費,南巡事宜一切從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全球人民大穿越 穿書八零:團寵福寶致富忙 傅爺夫人,超凶殘! 影後她又又又翻車了! 黑蓮花今天洗白了嗎 抗日之晉北小卒 從初見到白頭 穿成惡毒女配後我成了團寵 白日菊之愛 玄幻:我有九個大帝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