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槍戰戲的分歧和票房事件(2 / 2)

加入書籤

劉若音也許多多少少受了七月與安生的影響才找了周東雨,周東雨也確實能夠完美演繹小曉。

可惜在這一點上,劉若音偏偏有些失策了。「安生」的前任愛情並不是大多數女孩的共鳴,相反「七月」的才是。

所以她們中許多人不理解小曉的離去,許多人同情見清的現任妻子。

事實上,的確是小曉成就了見清,但她什麼也沒得到,就被見清的現任妻子輕鬆撿了現成。

而電影的受眾,又幾乎全是婚姻的過來人,他們都已經活在了見清妻子的視角。

見清既不夠愛小曉,也不夠愛妻子,更不懂得如何孝順父親。正如許多男生,既不是真的愛前任,也不是多麼愛現任,更不懂得如何愛父母。他愛的隻有自己的成就感。

這部平平淡淡的電影裡,概括了見清們的混沌,與小曉們的悲哀。它無需感動你,無需求共鳴。

它隻是半生沉浮的劉若音一個華麗的轉身、一個瀟灑的背影。如果沒猜錯,她應該隻會執這一次導筒,所以充分發動了她的能量,組建了豪華的幕後陣容,在選角上也隻注重角色貼合度;

對中國電影來說,票房造假沒什麼新鮮。前有《阿童木》(2009)虛報票房引****介入調查,後有《葉問3》(2016)8000萬假票房轟動紀錄,如今《後來的我們》預售期涉假票房隻不過是其1/6,真不算「成績突出」。

但回顧近十年「票房造假」歷程,值得玩味的是,這場牽扯電影產業鏈三大核心環節——製片、發行、院線的權力遊戲,「頭號玩家」在一點點轉移,曾經是院線「偷票房」笑傲江湖,後有發行勾結院線「買票房」瞞天過海,如今則有了製片、發行聯合票務平台偷梁換柱,玩得院線團團轉的趨勢。

內地電影的利潤分配方式,是電影淨利潤=票房收入-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即票房收入x稅率,此前稅率為33%)。

為了偷稅漏稅,影院虛報瞞報票房成風,業內也稱這種「虛假票房」為「偷票房」,十年前每年計算機售票係統統計的全國電影票房比市場真實數據「縮水」10%左右,包括《趙氏孤兒》(2010)、《盲探》(2013)、《風暴》(2013)等電影都曾遭遇影院「偷票房」;

以懷念青春的名義,電影《後來的我們》在國內五一檔刷屏了。

作為劉若音導演的處女作,上映不滿4天,這部電影票房已突破8億元,劉若英也成為華語影史最高票房女導演,貓眼平台更是預計其最終票房將達到1469億元。

不過,在票房節節攀升的同時,關於電影惡意大麵積退票,票房造假的質疑越演越烈。目前,國家電影局已介入,電影主創團隊和貓眼電影平台也做出了回應。

從楊遠恆給孟輕舟反饋的信息中可以確定,大規模退票的確發生了,但利益相關方卻都是一副無辜模樣,事件真相依然撲朔迷離;

不甘受騙的網友將劉若音的歌曲作了改變,一時間傳遍網絡;

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退票,可惜你早已關閉,退票的通道!」

後來;

終於在血淚中明白,有些票一旦買下就退不來;

原本還不錯的電影,卻因為發行方和投資商的幕後操作,引來了罵聲一片;

一部商業片,男女主角要引起觀眾的喜歡非常重要。

比如《尋夢環遊記》,男主是個可愛的愛音樂的小朋友。《瘋狂動物城》,狐尼克雖然坑蒙拐騙,但他買大冰棍賣小冰棍的點子非常可愛。

但是《後來的我們》裡,景博然扮演的角色在海龍攢電腦賣盤(那幾年都是拉進去一個人就敲詐1000元走)、賣盜版盤(買回去性感白種姑娘和黑人男性大戰回去發現是美羊羊和灰太狼)、當暴躁快遞小哥、當罵人的遊戲客服,最後還做了一個很難看的頁遊。

而周東雨扮演的角色賣軟件、賣小商品、當房產中介,還幻想著嫁給處長。

這幾個身份裡一個正麵形象都沒有。

怎麼讓觀眾喜歡他們呢?

看他倆分手,心中隻有心情愉快,覺得乾壞事多咯果然是不行的。

金順是發型小妹,金三順是蛋糕店師傅,雅麗英差點,是老挨罵的編劇,不過韓國的編劇是正經職業,可能跟他們沒抗戰就亡國了,沒有神劇有關係。

主角做什麼職業還是挺重要的;

蜜蜜也做過導演,她執導的哪部《現在去見你》,成績還不錯,雖然是玩票性質,但也給她添加了不少光環;

劉若音的電影上映初期她還在美國,回到國內的時候,正好碰上了買票房事件;

她看完電影後,感覺確實不咋的,但感動也不少!

以往有老孟在家鎮場子,這種事蜜蜜想參與都沒機會,這次算碰上了;

「我算是服了這些人了,隨便一首歌都能拍成電影,比咱家老孟還有才,厲害!」

紫萱白了她一眼,「你可別對著記者胡說啊,輕舟又不在,惹出事了,沒人給你擦屁股!」

「切!」

歌曲變電影,這也算我們國產電影的特色之一了;

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幫不願意再創作又想圈錢的人,一顆顆急功近利想要分一杯羹的心。

他們不在乎電影好不好,專不專業,隻需要懂宣發。他們熟練運行囊括各環節的流水線,把i變成產品推出讓觀眾心甘情願買單,清晰理智地掌握著普羅大眾的死穴,隻要一出手就能敲中你的七寸:情懷。

緬懷過去、細品遺憾,大抵是所有人的通病。後來的生活不如意,就容易想起當年要是不錯過那誰會怎樣。後來的生活要是很幸福,又會犯賤地叩問自己「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我們的回憶鑄就了我們自己,當然得為過去美圖秀秀濾鏡磨皮。

正是這樣的情懷,這樣的不理智,給了這幫人可趁之機。他們拍得再差,也會有很多人在電影院盯著「後來」兩個字就痛哭流涕。

影迷呢?

在認真看完這部被寄予厚望的電影,還指望著能大哭一頓結果全程被劇情惹出尷尬癌的你們,下回消費的時候能不能稍微想一想。

別忘了大明湖畔的《同桌的你》、《梔子花開》,墮胎憂傷的青春年華,是怎樣傷害觀眾的麼?

是的,高胖子的學識,何老師的情商,奶茶的溫暖,喜歡的人不少。但稍微一動腦就想得出,這些歌曲電影的背後,某一藝人能起的作用其實微乎其微,贏家是他們背後站著的那麼一幫人,賺得盆滿缽滿樂不可支,正在對其他同行發信息說:人傻,錢多,速來!

至於電影本身,明明就是一個就能拍完的事,偏偏要整一個注水擴充版,究竟是加長版林肯還是王大媽的裹腳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至上國度 萬古朝天 我的妹妹是富二代 紅樓春 帶著房車回古代 諸天大奸商 聽說隻有我沒穿越 最強係統之萬界主宰 重啟修仙紀元 開局十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