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雅子敬論大勢(1 / 2)

加入書籤

許濟沒有料到,董貴人之死,居然連魯肅都知曉了。

許濟明白,自曹操勝得劉表、袁紹後,諸侯對於曹操皆心生忌憚,於許昌派遣了不少細作,恐怕曹操在許昌誅殺叛逆之事,第一時間便傳到諸侯耳中。

許濟眼神望著魯肅,觀察著魯肅的表情,過了良久,許濟望著魯肅,反問道:「若是妃嬪欲亂朝綱,子敬覺得,這天子妃嬪該殺否?」

麵對許濟的目光,魯肅沒有絲毫躲避,反而臉上露出憨笑:「若是大將軍未勝得冀州袁紹,則天子妃嬪有再大罪過,都不可殺。」

「那依子敬之意,如今我主勝得袁紹,那天子妃嬪可殺嘍?」許濟嘴角頗為玩味,同時心中暗想,這個魯子敬,雖然擁有一副忠厚老實之人的麵相,想不到其內心,卻是極不安分,其人與外表極不相符。

「當然該殺!」

「這是為何?」許濟見魯肅說的如此斬釘截鐵,心中有些驚詫,這魯肅其人,不僅心性與麵相不符,其人殺心還頗為不小。

「天下動亂太久,唯有真英雄才能力挽狂瀾,平定亂世,那真英雄需乾坤獨斷才可。」魯肅說完此話,便先是一聲長嘆,接著才又道:「伯雅言大將軍乃當世英雄,而許昌有天子在側,大將軍若想乾坤獨斷,唯有殺雞儆猴,用以震懾天子,使其不能阻大將軍決策,而殺那天子妃嬪,便是震懾天子最佳人選。」

看著眼前的魯肅,許濟嘴角咧開,魯肅之言與自己想到一塊。

當初曹操欲殺董貴人時,許濟也曾思索過,殺天子妃嬪,等同造反,曹操已沒有回頭之路,且會背上漢賊之名,而這一點,乃是殺董貴人最大的壞處。

當然,有壞處,自然就有好處,那就是立威,除了能警示天子之外,同樣能震懾朝堂內的宵小之徒,且能匯聚曹操麾下文武的凝聚力,畢竟大家同在一條船上,已沒有回頭路。

而許濟更在意的是,隻要曹操將董貴人誅殺,那之前曹操還頗為不堅定的改朝換代之心,將更加堅定,因為曹操明白,若是這個歷史,仍由大漢延續,那曹操身後之名,必是遺臭萬年,唯有創造一個新的朝代,才能將這聲名掩蓋。

別說曹操平時不注意自己聲名,若是如此,其心於亂世之初,也不會以霍去病來為自己做榜樣。

而許濟也不是心狠,對於曹操誅殺董貴人不進行勸阻,實乃是這個亂世,也讓太多人身不由己,董貴人是,天子劉協是,曹操是,許濟亦是。

許濟望著麵前的魯肅,見識到其不安分之心,於是笑著開口:「子敬之言有理,如今漢室傾危,我主將那董貴人誅殺,實乃無奈之舉。」

對於許濟為曹操的辯駁,魯肅隻是笑著微微點頭,隨即看向許濟,口中卻言道:「漢室何止傾危,在肅看來,漢室將再難復興。」

許濟聽魯肅說完,心中便知,這魯肅已有了對自己主公的投靠之心,不然其必不會同自己說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隻是許濟並未點破,反而問起了魯肅:「子敬,這是為何?」

見許濟不僅未對自己大逆不道之言進行嗬斥,反而問起自己緣由,魯肅心中已經明白,這曹操麾下文武,大部分都已不再忠於漢室,都是忠於曹操個人。

也是因為如此,魯肅此時心中,對於投靠曹操之心更甚,畢竟魯肅若是投奔曹操,而曹操卻無改朝換代之心,那自己於史書之上,作為曹操幫凶,定會同樣臭名昭著。

但是如今不同,聽許濟之言,曹操最少也像那周文王,該朝換代之心已定,如此,投奔曹操未嘗不可。

而這時聞得許濟所問,魯肅則是微微一笑:「因為有大將軍在,此時也不同周末春秋,齊楚爭霸;給予大將軍的選擇,隻有一條,那就是平定天下之後,創立新朝。

許濟明白魯肅為什麼會這樣說。

這就要看齊桓公和晉文公所處的時代了,齊桓公和晉文公所處的是春秋時代,春秋時代周王室衰微,春秋五霸使用的策略是尊王攘夷,當時周王室的影響力還在,所以才把尊王的旗號打了起來,作為號令天下的根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錦衣巡天 舉國遠征異次元 在韓國當地主 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 我開陰陽茶館那些年 柴刀之後我居然穿越到女尊輕小說 甜妻還小,總裁需嬌寵 最後的邊境 我用古武打穿末日 帝威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