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又遇盜匪(1 / 2)

加入書籤

拿出地圖,確認了良久,他們才確定,已經來到了馮翊郡地界,距離河東郡已經不遠了。

「主公,前麵就是洛水,過了洛水,再有三天的路程,我們就能抵達河東郡。」

老黃舉目四望,可能是想找一個標誌性建築讓李庭嶽自己去猜。

可看了半天,都沒有找到明顯的標誌。

小七估算了一下時間,覺得三天進入河東郡完全不成問題。

在經歷了去年的大災後,今年的百姓明顯少了很多。

尤其是官道兩旁,在走出上百裡路後,他們經過的幾個村莊都是空無一人。

「咱們到哪了?」

李庭嶽掀開車簾,問跟隨在側的黃景瑜。

村子裡,斷壁殘垣隨處可見,在幾所陰暗的房子裡,還有幾具腐爛的屍骨,看頭發和牙齒,應該是村子裡的老人。

大災來臨,能跑的人都跑了,隻剩下了這些老人留在家裡等死。

一個處於陝西寧夏一帶,另一個卻是在河北,中間相隔上千裡,這在後世都是一段不短的距離,更不用說是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了。

「我也不知道,這樣,我去問問小七。」

小七抓了抓頭,一臉羞愧的神情。

李庭嶽也不計較,他知道這幾天護衛隊很辛苦,小七和兄弟們喝酒也是解除疲憊的一種方式。

「軍情司的探子昨天晚上來了一次,那時你已經睡了,就沒有打擾,據軍情司的探子說,最近羌人和鮮卑的大軍調動頻繁,驅趕的百姓也越來越多,看樣子是在醞釀一場大戰。」

黃景瑜平日就是正事不想說,喝酒必有我的做派。

平時的大嗓門嚷嚷的幾乎整個盤蛇嶺都能聽到,打仗的時候也不慫,帶著百十個人就敢和上千羌人死磕。

李庭嶽把目光轉向了小七。

不是告訴他了嗎,軍情司的情報他要親自紀錄,怎麼告訴了黃景瑜?

「昨天晚上和幾個兄弟喝酒了……」

「上穀郡有消息傳回來嗎?」

黃景瑜搖頭:「上穀郡路途遙遠,即使搜集到了情報,想要段時間傳回來也不可能,估計我們到河東郡的時候就應該能收到了。」

李庭嶽點頭,抬頭看了看天色:「讓兄弟們加緊趕路,爭取在天黑前抵達洛水岸邊,今晚在那裡過夜。」

小七和黃景瑜答應一聲,各自去招呼兄弟們加緊趕路。

李庭嶽則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中。

這裡距離上穀郡實在太過遙遠,而幽州的戰局每一天都在發生著變化。

雖說有軍情司的人提前去布置,但也需要一個足夠妥當的戰略計劃。

製訂作戰策略從來都不是李庭嶽的強項,他更喜歡做的事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然後用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推動事情的發展。

但幽州各郡的長官他沒有一個認識的,想要利用也是無從談起。

連年戰亂,除了少數富裕之地還有商隊行走外,像馮翊郡這種地形復雜的邊陲郡縣,平時官道上根本就沒有多少人來往。

這也導致官道上雜草叢生,隻留下兩道被碾壓的堅硬的車轍。

又前行了一段距離,前方出現了兩條岔路。

一條筆直向前,通往洛水岸邊。

另一條拐彎向南,通往長安。

黃景瑜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向前的路。

剛走沒多久,前麵密林中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梆子聲。

隨著聲音,一大群穿著破破爛爛的盜匪攔在了他們麵前,同時,還有更多的盜匪從後麵出現,堵住了後路。

遇到打劫的了。

黃景瑜的第一反應不是害怕,而是興奮。

也沒什麼好害怕的,自己這支軍隊不僅有盔甲,還有唐刀和弓弩,就算麵對胡人的騎兵都不在話下,更不用說是一群盜匪了。

「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領頭的盜匪騎著一頭四蹄發顫的老驢,手裡拿著一隻鏽跡斑斑的馬槊,遙指黃景瑜。

此人濃眉大眼,方臉擴口,長得倒是相貌堂堂,就是形象差點。

騎在老驢的背上想要前行看起來也有些困難。

李庭嶽掀開車簾看了一眼,就對黃景瑜道:「都是窮苦百姓,要是能活得下去,誰會打劫軍隊,讓他們離開吧!」

確實如同李庭嶽說的那樣,這群盜匪就像他們去洛陽路上遇到的劉大刀那群人是一樣的。

為了不被餓死,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去當盜匪。

搶劫不是為了金銀,而是為了一口吃的。

眼前這群盜匪又有什麼區別,都是被生活所迫的窮苦人。

隻是李庭嶽不明白,如今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而且已經過了春耕,想找口吃的比在寒冬臘月輕鬆百倍,為何還要做盜匪?打劫的還是身穿盔甲的軍隊。

他知道,盜匪輕易是不會打劫軍隊的,那樣不僅得不償失,說不定還會沒命。

李庭嶽目光掃視了一圈,眉頭一皺,抬手阻止了黃景瑜想要下達命令的手勢。

這群盜匪目光堅韌,雖然手裡拿著柴刀、鋤頭一類的武器,卻做好了殊死搏鬥的準備。

還有,這群盜匪隻有男人,沒有婦女和兒童。

李庭嶽可不願意和一群盜匪打一場莫名其妙的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這個修真界真是撿到寶了 然後和初戀結婚了 修真門派掌門人 戴上皇冠走花路 沙星矗立 當徒弟對我木有愛情 鳳儀九歌 快穿之我很和善 以契為證 我在幕後創造神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