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長壽之鄉(1 / 2)

加入書籤

2021年7月1日,吳剛同學組織如皋市桃園中學1981屆高中老師同學聚會,地點如皋市金鷹大酒店。這天同學們紛紛開著寶馬、奔馳、奧迪、別克。。。。。。參加;我怕回家時電瓶車沒電,索性坐公交來到酒店。鄧剛的家離酒店不過二百米,這時也開著大奔進入停車場,他司機王義也是我們同學,不知為何沒來。

當時吳剛預計不會超過一百人,事實上來了二百!當初十五、六歲的帥哥、美女,如今都成了年過半百的老頭、老太!同學們暢談過往,感概萬千!

因為開飯時間未到,老師和同學們便講起畢業前後自己經歷和聽過的故事,語文老師丁文祥先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 ,如皋現在所處的地方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邊的人們打漁為生,過著勤勞儉樸與世無爭的生活。

卻說西方極樂世界大雷音寺我佛如來,一日端坐九品蓮台。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羅漢、三千偈諦、比邱尼、比邱僧、優婆夷、優婆塞等諸天聖眾,聽他講妙法真經。如來正說得天花亂墜、寶雨繽紛,忽聞東海方向傳來兒啼母哭、子泣父嚎之聲。時玉帝在座,如來命玉帝返回天宮,查明原因再作處置。

玉帝不敢怠慢,即刻返回天宮傳旨:「著千裡眼、順風耳打聽明白歸報」。二神片刻稟奏玉帝:「東海龍王敖廣無事生非,發威風大擺龍尾,東海的潮水一下子湧上堤岸,淹沒了許多莊稼和百姓。一時間屍橫遍野,未死的百姓爬上高樹、屋頂苟全生命,故此啼哭。」

玉帝聞報大怒:「這孽障害死百姓,趕快將他斬了!」

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金星俯伏啟奏道:「天帝暫且息怒。依臣愚見,敖廣已經闖下禍事,殺他也無濟於事,不如令他速將潮水退盡,讓出沿海二百裡灘地。這樣百姓既可免於洪災,又可沿灘耕種為生,望俯詔敖廣將功贖罪。」

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前往東海。

太白 金星領旨,出南天門,按下祥雲,直至東海龍宮,對蝦兵蟹將言道:「我乃天使太白 金星,有聖旨在此,請你快快報知龍王!」敖廣急整衣冠迎接。金星徑入水晶宮,麵南立定道:「我奉玉帝聖旨下界,請你速將潮水退盡,讓出沿海二百裡灘地。」敖廣接旨謝恩,教:「小的們!安排筵宴款待。」金星道:「聖旨在身立等歸報,就請龍王退潮讓地。」龍王道:「承蒙光顧,即退,即退!」

敖廣立即將潮水下撤,太白金星回宮復旨。不過灘地成了旱地,沒有河流難種五穀,老百姓還是難以為生。玉帝復招文武百官到淩霄寶殿議事。

托塔天王出班奏曰:「退潮讓地雖得民心,不過該地乃江海交匯之處,何不令敖廣到海岸一行,從灘頭遊向長江,迂回入海,這樣敖廣所到之處就成了通江大河,既利於百姓耕種,又利於船舶航行,豈不是一舉兩得?」

玉帝聞奏大喜,飭令敖廣到海岸一行,不得有誤。

敖廣不敢違旨,可他堂堂龍王親自到海灘掘河未免有失體統,他讓龍後娘娘代他一行。龍後娘娘來到距長江北岸一百多裡的海岸,沖開泥沙往西南而行,她的三太子敖丙也跟了出來。他們從嘴裡噴水,把沙灘變成沙漿。龍後娘娘在前呼喊,三太子在後跟著遊行。它們遊過的地方就成了大河。

可是遊不多遠,貪玩的敖丙就要停下來四處張望,陸地上的花草樹木讓他著迷,這一切都是在水晶宮裡看不到的。龍後娘娘怕兒子功力不大遊不出去,隻好遊遊停停,停停等等,每遊一段就回頭喊兒子跟上。就這樣邊遊邊喊,邊喊邊回頭,一直遊到現在的如皋縣城。在他們遊過的地方,凡是龍後娘娘回頭喊的處所,河道都會拐一個大彎。

此時托塔天王受玉帝派遣查看進度,他從雲端往下一看,隻見龍後母子遊出來的河道彎彎曲曲,將來船隻來往航行,不但要拐許多彎子,還要多行很多路。天王心想等它們遊到長江,這條河不是到處都是彎子麼?」於是他落下雲端抽出鞭子,對準龍後母子狠抽兩鞭。

不料這兩鞭弄巧成拙。龍後娘娘挨了一鞭,立即頭昏腦漲眼冒金星,直朝東南方向遊去(原計劃向西南遊進長江,河東的麵積將十分寬廣。匆匆投江入海,麵積自然縮小)。敖丙被一鞭抽得渾身抽搐,它拚命扭動身子,一共扭了九十九個彎子,最後從如皋南門竄向楊花橋,經磨頭、吳窯遊向長江,回東海去了。現在磨頭境內的西河灣就是這樣造成的。

人們為圖吉利,把海岸叫作海安(即現在的海安縣),把龍後娘娘從開始到進入長江的那一段河流叫作大龍遊河;把敖丙單獨遊過的地方叫作小龍遊河,又叫通江河。

從此大小龍遊河貫穿如皋,老百姓在這裡精耕細作,過去的滄海變成了桑田。沿海居民取水煮鹽,又通過河流運往如皋、南通。龍遊河不僅灌溉莊稼,還成了江海之間的交通要道。

時光荏苒,又過了幾千幾萬年。秦始皇二十八年,他帶人第二次出巡,大隊人馬在泰山封禪刻石,又浩浩盪盪前往渤海。抵達海邊,秦始皇登上芝罘島,縱情濃覽。隻見雲海之間,山川人物時隱時現,蔚為壯觀,秦始皇心馳神往。

時江蘇方士徐福在側,他說海中有蓬萊、方丈、贏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山中八節如春,四時清明,不知寒暑,不識甲子。中有長生不死之藥,服之可以壽算無窮也。秦始皇聽後問道:「卿曾見此仙境否?如何才能得到此藥呢?」徐福曰:「求藥不難,入海得真藥為難;若欲此藥,須入海方可得也。」帝曰:「如求得此真藥,與卿共食,羽化登仙,不亦美乎?」徐福曰:「必欲臣去,須用大船十隻。諸色匠作俱要預備。要童男童女各五百名,金珠寶貝、飲食器用之類俱不可缺。打點整齊臣便起行。」帝即傳令,打造船隻,各色完備,著徐福過海采藥。

據說徐福滿載仙藥而歸。他從吳淞口進入長江,到達龍遊河時輪船擱淺,不老藥泄入河中。因為濃度稀了,再也不可能長生不老,不過喝了含有不老藥的河水之後,延年益壽卻是真的!這就是如皋人普遍長壽的緣由。

在如皋,長壽似乎成為了生活常態,「七十小弟弟,八十不稀奇。」如皋百歲老人常年保持在500位以上,每10萬人口中的百歲老人占比,高出世界長壽之鄉的標準兩倍多。如皋人長壽的原因說法眾多,沒有定論,也無需定論。在我的家族裡,祖輩當中有三人活過了一百歲,父親今年也九十八了。如皋「長壽之鄉」的名頭,實乃不虛。

如皋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禦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

一個自古崇尚權力的國度,士大夫娶美妻比比皆是,這個「娶」字裡,肯定有太多無奈和冤屈,使得美妻「三年不言不笑」。後來美妻的態度瞬間轉變很讓人深思,我不信是因其夫「射雉」並「獲之」。畢竟,平常的一次去蘆葦盪狩獵,且獵獲的隻是一小野雞,僅此就能博美人一笑,實在牽強,更不足以使一直陰沉著臉的美妻就此回心轉意。我以為讓她屈從且接受命運的,不是「射雉」本身,而是「射雉」之地。

提及古鎮,人們都會聯想到溫婉清麗的周莊、水墨淡雅的西塘、沉穩凝重的烏鎮、大富大貴的南潯,而地處蘇中水鄉的磨頭古鎮,猶如「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卻並不為人們所熟知。

磨頭在如皋西南,關於磨頭也有一段傳說:

相傳五代十國時期,有個叫圩岸的地方,莊上住著一個李員外,生有一子三女,長子呆頭呆腦,人稱大呆瓜,娶了個媳婦卻是個惡婆娘。小女兒名叫李三娘,端莊秀麗,知書達理,尚待字閨中。一天,李員外在家中祭祖,供桌上擺滿了豬頭、雞鴨、水果等供品,堂上沒人的時候,一個大漢忽然從供桌底下鑽出來,捧住豬頭就大啃大嚼。幾個傭人發現後,一擁上前抓住便打。李員外出來後喝住家人,問他:你是何人,為什麼來偷供品吃?那人答道,我叫劉知遠,因在家無法生活,隻能出來闖盪,剛才餓得實在沒有法子了,才偷吃你家的供品,要打要罰隨你的便。李員外見此人相貌堂堂,不像無賴之徒,就把他收留下來,過了些日子,又覺得他是個人才,就把女兒李三娘嫁給了他,可是李三娘的嫂子卻想獨吞萬貫家財,就冷言冷語對待劉知遠,李員外死後,更加變本加厲。劉知遠是個有誌氣的人,一怒之下到郴州投了軍。嫂子轉頭又逼李三娘,限她每日白天挑水30擔,夜裡推磨到天明。這時李三娘已經懷有身孕,熬到要坐月子的時候,還不讓她休息。一天晚上,大呆瓜給李三娘送飯,見李三娘推一步喘三喘,實在不忍心,就換三妹歇下來吃晚飯,自己幫著推磨。誰知道嫂子跟著來到磨坊,一見自己的丈夫幫李三娘推磨,劈手就將李三娘手中的飯碗奪下摔在地上,這時李三娘忽然感到腹中疼痛,倒在磨子旁邊,眼看就要分娩,可嫂子卻說她裝病,拿起磨棒就要打。忽然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從西南邊刮來一股狂風,掀起屋頂,刮走磨盤,其中磨子的上半片就飛到今天磨頭這個地方,正好有四個強盜在此吵吵嚷嚷地分贓,磨子不偏不斜地落下來,「噗通」一聲,把四個強盜打得血肉橫飛,鮮血染紅了磨子,從此,這個地方取名磨頭。舊時,莊上的居民對「飛來磨」敬若神明,認為它能扶正祛邪,是正義的象征。下片磨子又向東北飛了二裡路才落下來,那塊地方於是得名小磨頭。

李三娘爬到牆角裡苦掙苦熬地生下了一個男孩,用牙齒咬斷臍帶,並替孩子取名「咬臍郎」,劉知遠做了後漢開國皇帝以後。派人找到母子倆,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無與倫比的巔峰之作。它誕生於明末清初這一改朝換代的歷史變革時期,不僅具有崇高的文學價值,而且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傳世之寶。

據考證,《紅樓夢》裡很多詩詞,都套用或模仿一代才女董小宛的筆墨,大觀園好多景觀,也和如皋水繪園相似,加上裡麵很多和如皋一樣的方言,於是有人推斷:《紅樓夢》其實是出自如皋人冒辟疆之手。

冒辟疆,出生在如皋城的一個世代仕宦之家,他五次鄉試落第,僅兩次中副榜,深感懷才不遇。當時魏忠賢等閹黨專權,加上災害連年,民不聊生。麵對社會亂象,他常說為人臣者要「常存匡扶之誌」「為國家做一二大事」。

冒辟疆風流瀟灑,滿腹經綸,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剛正不阿,敢與閹黨對峙,那個時代國家動盪,江南名妓們卻普遍節氣頗高,都喜歡有才學、有膽識、有正義感的文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劍蠱異魔 規則怪談之變異的菜鳥級天賦 作者熒光琦的新書 番茄很紅的新書 穿成年代嬌氣小福包 鬥破傳奇 想翻譯你的心聲 民間詭門故事:鬼門背屍人 都市最強防彈武僧 認祖歸宗後,全家天才唯我是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