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文名(新的一周求票票,求收藏)(1 / 2)

加入書籤

宋朝之前,漢字橫豎一致,除了草書,所有筆畫以收腳為主。

這就造成了後世許多孩子看唐朝之前的書法家的字,覺得不過如此。

而到了宋朝後,為了適應印刷術的發展,大批量印書,出現了宋體。

宋體是為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一種漢字字體,刻匠們加粗仿宋體的豎線和筆畫的端點以抵抗刻版磨損。

字體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鈎等筆畫有尖端,屬於襯線字體。

這也讓後世的書法風格多了許多裝飾,或者說個人特征的靈魂,並從此流傳開來。

趙德昭的字就屬於這種風格,相比宋徽宗少了楷書的瘦金體風格與工整,多了一絲屬於自己的殺伐氣勢。

一個才十四歲的「孩子」,如今竟然就已經博采眾長,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字體。

這不是天才,誰是天才!

正因為要揚名,趙德昭才不會在乎許世知道他以前的字體,直接把現在的字體大明大白地亮出來。

因為有這樣一個名聲,與許世一個人的懷疑,絕對是收獲大於風險。

即便是許世懷疑,也不會揭露,反而會幫趙德昭掩飾,因為教出趙德昭這個書法大家,也是他的功勞。

而在趙光義這邊,趙德昭其實一點也不擔心。

因為這個時候的趙光義重視的是軍權,隻要不問他奪權,他還能容忍一個精明的侄兒。

關鍵是,上麵還有一個趙匡胤。

所以趙德昭既要韜光養晦,不能讓趙光義忌憚,也要適當證明自己。

一個無能的皇子,是不值得大臣們追隨的。

歷史上,趙光義能等到十一年後,南方完全平定才動手,這就給趙德昭了一個借鑒。

隻要他沒有聚起大勢,他是不敢真正拿自己怎麼樣的。

而對才十四歲的趙德昭來說,軍權現在自己是不指望的,那麼,在不引起他戒心的時候,讓自己更加名正言順,更加重要。

一個名正言順,是整個華夏在封建時代最有力的輿論宣傳。

一個對弟弟妹妹仁愛的皇子,還能勇猛無敵上陣殺敵,還能自創字體文采出眾,這個名氣還是很管用的。

趙德昭一張張考卷寫下來,原本研墨伺候的佟亮已經被司天監的王鉞擠到一邊,這位五代時期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已經被趙德昭的字體迷的麵紅耳赤,不能自抑。

趙德昭懷疑他可能等閱卷之後的第一時間,就會把自己的考卷據為己有。

他今年才二十六歲,論資歷當然比不上其他人,但他老爹牛批,在宋朝的官場,人人都要給他幾分麵子。

他父親王樸是後周時期最全才的大臣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王樸自幼聰慧警敏、好學擅文。後漢乾祐三年(950年),王樸中狀元,擔任校書郎。

但是對後漢不滿,辭官回家,到了後周又被柴榮重用。

此人文武雙全,柴榮擔任晉王時期的所有政務,幾乎都是他處理的。

柴榮當上皇帝之後,屢次征伐,采用的平邊策也都是王樸的謀劃。

他的《平邊策》運用戰略上進攻先近後遠、先易後難,戰術上進攻避實就虛,擾敵令其疲憊的方法而擴展後周版圖。

包括現在的趙匡胤對外戰略,也是遵循他的平邊策,宋朝統一南方,有他很大一部分功勞。

而且柴榮出征,每次留守大本營,掌管開封府一應大權的,也都是王樸。

王樸除了文武雙全,還精通數學,天文,建築,音律。

開封府建設規劃,皇宮建設規劃,後周時期的顯德欽天歷,宋朝時期的音律都出自他手。

可惜的是他猝死離世,隻活了五十四歲。

趙匡胤每次提到他,都說王樸如果活著,他不可能當上皇帝。

這是一個被譽為智謀堪比孔明,五代十國第一人的大牛。

王鉞當然比不上他老爹,隻精通數學和歷法,在欽天監任職。

不過現在開封府的人都還記得王樸的功勞,文武大臣們對他的後人也都格外禮遇。

他如果想要搶趙德昭的考卷,其他人還真不好意思跟他搶。

王溥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圍在趙德昭的麵前,但是屬於他的那一份歷史考卷,他比誰捏的都緊。

同時他的心裡也不無疑惑。

趙德昭在所有人眼裡都是一個沒有心計的直人,包括他,一開始都隻是將趙德昭當做一個剛蒙學的稚子。

可是現在趙德昭表現出來的實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今日為了探底,他出的題目數目眾多,足有百題,涉及歷史上各個時代。

但除了少數偏門的歷史人物和事例,他都能分析的清清楚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舉國隨我攻入神魔世界 都市魔少歸來 舞台之王 我真沒想當火影啊 鈴子 我能隱身十分鍾 德魯伊為所欲為 安生飯店 回檔在相愛之前 白堊紀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