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加入書籤

第73章

東都,皇太子最近日子過得一點也不好。

石侍妾死了,還是被君父給賜死。雖然天使來傳聖諭之時有一些暗示,宏武帝的話也說的通透。一切不過是為著皇太子善後。

堂堂皇太子需要君父來善後,不是無能,還能是什麼?

石侍妾的死,在皇太子的眼中隻是一個開端。再往後東都死掉的人更多。欽差辦事,手段更辣更狠。

或者說欽差得著宏武帝的示意,隻要跟皇太子的侍妾石氏親爹這一個出頭椽子的一拖累。拔蘿卜帶出泥,這裡麵牽連的人就更多。

在宏武帝的眼中,所謂善後自然就是貪官汙吏這等不能盡職盡責,還總拖朝廷後腿的全部挖乾淨。

一拔一拔的挖,隻要皇帝想,不可能挖不出來。當官辦事有真正廉潔清白的好官嗎?

可能有,不過便是有,也會如夜空的皎皎明月,太顯眼太少了,那是絕對少數裡的絕對少數。

貪官可怕與否,在宏武帝的眼中就是能否辦事情,繼續朝廷掃掉麻煩的就是好官。拖一些稀在那裡,還想朝廷替他收拾,這等牧羊犬皇帝不收拾,難不成還等著人禍越鬧越大?

要知道星星之火之所以燎原,這自然是一些人準備的乾柴太多。其時乾柴如果不是乾柴?

這一切未必就會發生。

「孤的嶽丈被抓了?」李茂鼎問著身邊的崔長史。

崔長史眉頭差一點皺成一個川字。崔長史回話道:「殿下,鎮國公如今平安無恙。京都東宮的太子妃和大郡主也一切安好。」

崔長史就提醒皇太子,可別咒您的親嶽丈,他出事,東宮能安穩嗎?

「奉卿,孤說得是素素的父親,在孤心底素素的父親也是孤的嶽丈。」皇太子李茂鼎回話道。

崔長史一聽這話,他差一點沒氣得吐血。

皇太子嘴裡的素素,自然就是被宏武帝賜死的石侍妾。這一位閨名素素。

崔長史就不懂,這一位石侍妾多大的本事。這把皇太子惑得三迷五倒,連認石氏的親爹當嶽丈的事情都乾得出來。這讓鎮國公府知道了,鎮國公會怎麼想皇太子。

「殿下,您的嶽丈大人隻能有一位,也隻能是京都的鍾公爺。」崔長兄嘆息一聲後,他小心的提醒話道。

崔長史的提醒,皇太子李茂鼎好歹能聽進去。李茂鼎不回話,他就是沉默下來。

瞧著皇太子這等抵觸的情緒。崔長史又說道:「京都的消息,秋獵之時皇帝替四位公主殿下指婚。在秋獵裡,燕王和蜀王皆露臉,皇上各有賞賜。太子殿下,還請您以大局為重。」

對於崔長史而言,他想替皇太子收拾爛攤子,這本事有限。真的不是為著前程,他挺想請這一位另請高明。

「孤知道。」李茂鼎又沒聾又沒瞎,京都來的消息他都知曉。他說道:「父皇要換孤,不過讓孤給二弟騰出來位置。」

這時候的李茂鼎有一點心灰意懶

。他說道:「素素歿了,她爹孤也沒有保住。孤這東宮皇太子還有幾份體麵?」

對於皇太子而言,他覺得自己已經沒臉。

崔長史說道:「這一回出事情,欽差大人用力過猛。顯然一切來自京都的指示。一些應該閉嘴的人已經提前閉嘴。殿下,皇上是在乎您的。若不然何必在東都大動乾戈。」

在崔長史的眼中,宏武帝已經替皇太子開脫了。反正能知道皇太子黑料的人選,除了他這一位替皇太子辦事的去了洪洞縣,他逃過一劫外。

其它皇太子身邊的,有一個算一個的知情者全部閉口。當然不是封禁令什麼的,就是物理意義上的永遠閉口。

什麼人不會開嘴說話,還是永遠。隻有死掉的人。

「奉卿之意,這一回孤的錯處在父皇眼中已經逃脫。」李茂鼎聽懂心腹的意思,他有一點不敢相信。

「石侍妾的死就是皇上的答案。她死,一切結束。」崔長史這會兒懂了,皇太子是在替石侍妾傷心嗎?一定的。

但是更多的還是皇太子恐慌,如今有崔長史的安慰,他自然自己安然脫身,君父也不會再罰。

皇太子李茂鼎覺得他又行了。

「那孤也不好一直在東都懈留。我等還是趕緊東巡。」皇太子也想脫離麻煩。前麵他就覺得前途無望,才會消極態度。現在知道自己沒問題,皇太子又信心滿滿。

「臣謹尊殿下之令。」崔長史瞧著活泛過來的皇太子,他沒有拒絕的意思。他也盼著皇太子趕緊離開東都,東都這地方克皇太子,完克。

宏武二十二年,秋,皇太子李茂鼎離開東都。在東邊巡視一番,一直拖到宏武帝二十二年的孟冬臨,應鍾月的時候,皇太子李茂鼎打包一下,準備收拾收拾歸京過年。

宏武二十二年,皇帝雖然給四位公主賜婚。但是公主當然不急著下降駙馬。至於駙馬未來能不能迎娶公主,還要看著他們的建功立業成績如何?

皇帝重成績,皇帝不重門戶之爭。

宏武二十二年,仲冬之時,黃鍾之月。皇太子李茂鼎回到京都。

皇帝對於皇太子的歸來,他的態度淡然。

泰和宮,禦書房。

皇太子李茂鼎把自己一路出巡的經歷呈報上去。皇太子的奏本擱到皇帝禦桌上時。李恆沒有急著看。

李恆的目光落在長子身上,他問道:「你還有什麼話對朕講嗎?」李恆想聽一聽皇太子的心聲。

機會給不給?

宏武帝給了。

「兒臣在奏本之中詳細寫明一一經歷。兒臣錯了,往昔不懂父皇待兒臣的看護,以至於在東都差一點鑄成大禍。兒臣請父皇責罰。」皇太子李茂鼎跪下來請罪。

瞧著皇太子真誠的認錯,李恆點點頭,他說道:「男兒辦錯事情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不懂得悔改。朕還想察看一下你往後的表現。」

「你先去退下,去兩宮皇太後處問安。再去見一見你的母妃。她們皆是你的長輩,你離開京

都,她們也是掛念於你。去吧。()」李恆擺擺手,他示意皇太子李茂鼎告退。

得著君父示意,皇太子李茂鼎恭敬謝禮後,退出禦書房。

皇太子走了,李恆才打開皇帝的奏本,李恆仔細的翻看了兩回。

裡麵倒是老實的交待錯處,這在皇帝看來就挺好。至於皇太子是真改,還是假改,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在時光之下,一切都會顯露出來。李恆這一位帝王且不急。

長壽宮。

錢太後見著歸來的皇太子,本為的一些抱怨心聲這時候哪能講出來。錢太後瞧著曬黑的皇太子,她的心頭也有心疼。

這一個孩子是錢太後打小看著長大,或者說李茂鼎的身上也流著錢氏一族的血脈。

比起其它的皇子皇女,李茂鼎這一位皇太子給錢太後的親近感最深。

因著思念兒子,錢淑妃沒有玉衡宮裡的等候。錢淑妃直接就在長壽宮裡候著。

錢淑妃見著向皇太後,向她自己問安的皇太子。

錢淑妃拿著手帕子擦試淚水。這等時候哭泣,於錢淑妃而喜極而泣。

回來就好。○()」錢太後說道:「茂鼎,你一歸來,哀家和你母妃就心安。」

「累皇祖母擔憂,累母妃擔憂。」李茂鼎此時也有愧疚之色。

東都他惹事,在宮廷之內的祖母和母妃如何擔憂。如今一見親人,他心頭當然有愧疚之意。但是這一點也不代表了皇太子就不捅了簍子。隻能說縷教縷不改,皇太子李茂鼎也算得慣犯。

至於是改不了,還是皇太子的耳根子太軟,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故事。

在長壽宮待一些時辰。李茂鼎陪著皇祖母和母妃說一些話。他說,她們聽。

東都發生的一些事情,錢太後和錢淑妃都在裝傻,都裝著不知道。皇太子不提,她們也不提。所有人都默契的裝著一些事情已經過去。

在長壽宮問安後,皇太子又去一趟長樂宮。

在長樂宮裡待的時間更短,爾後,皇太子李茂鼎就回東宮。

李茂鼎歸來,他一位皇太子當然就是東宮的主心骨。

太子妃鍾氏在見著皇太子時滿麵激動。她的眼眸子裡盈盈含著淚花。

「殿下平安無恙,真是祖宗保佑。」太子妃雙手合十,她在感念李家的列祖列宗。

「這些日子辛苦太子妃。」李茂鼎在東都時發暈,他心疼石素素,心疼的覺得沒了她一天也沒有活路。

等著回到東宮,他見到太子妃的時候,他貌似又覺得石侍妾的歿了,又好像沒有那麼難以接受。

「不辛苦,全是份內之事。」太子妃笑著回了話。爾後,太子妃跟陪嫁嬤嬤說道:「嬤嬤,快把大郡主抱來,也讓她見一見自己的父王。」

一歲半的大郡主已經會喊人。她被奶嬤嬤一抱來後,她伸手就向太子妃要著抱抱。

小小人兒可愛又漂亮。一切落在太子妃的眼中當

() 然是滿心歡喜。太子妃抱起閨女。她笑道:「來(),我家的大郡主也喊人。瞧瞧?[((),這是誰?」

太子妃指著皇太子,她這一說話,大郡主的目光就落在親爹身上。不過對於皇太子,在郡主的眼中自然是陌生人。

於是大郡主就往母妃的懷裡鑽。太子妃哄著女兒,她說道:「快看,這是父王,乖娘,快喊父王。」

大郡主才一歲半的小孩兒,她丫丫學語。母妃一喊,她也喊一聲。

「父王。」雖然萌萌的童音喊字時可能不太清晰。不過落進皇太子的耳中,他還是聽懂父王二字。

皇太子這會兒心疼閨女。他想抱一抱,小孩兒那當然不樂意讓陌生抱。於是皇太子有一點失落。

太子妃寬慰道:「殿下剛回來,小孩兒還認生。等過些日子就好了。」

「殿下,您一路風塵撲撲,想必也吃了累,受了累。您要不先去歇歇,晚宴時分再替您接風洗塵。」太子妃提議道。

「依你所言,孤先去歇歇。」此時皇太子李茂鼎確實也感覺到乏累。於是他同意太子妃的建議。

等著皇太子離開後,太子妃的神情冷漠下來。

她的眼眸子裡少一些情感。在太子妃懷中的小人兒感受到母妃的變化。她有一點害怕的感道:「母妃。」

許是感受到懷中孩子的份量,太子妃的眼中又是染上色彩。這會兒太子妃對心腹的陪嫁嬤嬤說道:「嬤嬤,讓人熬了藥,東宮缺了皇孫,我不能再等了。」

依著太子妃的心思,她當然想順其自然的懷上子嗣。奈何各方的壓力給來,太子妃哪能安坐如山。

東都發生的事情,哪怕不是全知道。太子妃還是知道一些內幕。如皇太子身邊多添了一些美人,還有一個得寵的石侍妾。

特別是石侍妾有身孕一事,這給太子妃的沖擊很大。

東宮一旦出現庶長子,太子妃怎麼辦?

太子妃鍾氏當然要趕緊的懷上一胎。一旦生下皇太子的嫡長子,太子妃也能喘上一口氣。不必像現在這樣被人時時刻刻著趕緊懷上一個皇孫。

錢太後、錢淑妃都盼著皇孫,鎮國公府也希望添一個皇外孫。

同時燕王妃這一個妯娌也在旁邊比襯著,太子妃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那是大的太子妃已經決定喝上生子秘方。

燕王妃乾過的事情,太子妃如何就做不得?

「諾。」陪嫁嬤嬤跟太子妃一條心,這等事情當然不會阻攔。陪嫁嬤嬤也盼著太子妃的膝下有皇孫。

隻能說主仆的利益一致,都是想著有一個皇孫,東宮安穩,太子妃安穩。

宏武二十二年,季冬臨,大呂月。

皇帝收到邊疆的奏報,當然是諸多消息裡的一條。被發配至河西的錢淑妃娘家人和宋昭媛娘家人,這二位妃嬪的娘家男丁歿了。如今就剩下一些老弱婦孺。

至於為這般模樣,因為今年的冬河西之地太冷,降雪一多,突然遇上突發的情況。然後,就沒有然後。

() 一場雪崩(),出現意外。這時節裡哪裡不死人。隻不過因著這兩家人的身份特殊一點?[((),這才會有人報上來。

李恆在沉默。這等事情裡麵的貓膩他都知道。

隻是皇帝不想管,或者他想看一看東宮的成色如何。

於是皇帝把這一份奏本擱開。皇帝想裝著沒事情。

錢淑妃和宋昭媛還是關心娘家人,她們的耳目在宮外有,那自然是錢太後和宋太後的幫襯。

於是比皇帝晚了半個月的時間,河西之地的消息傳來。

錢淑妃和宋昭媛二人哭成淚人兒。這親爹親兄弟沒了,連承繼香火的侄子侄兒也沒了。這可怎麼辦是好?

玉衡宮。

錢淑妃期期艾艾,她去求錢太後。一見著錢太後,錢淑妃哭成淚人。她說道:「姑母,您一定得做主。都說死者為大,如今侄女的父兄子侄比不在,後麵就剩下來母親嫂嫂和侄女,還望姑母您伸一伸援手,一定讓她們歸京吧。莫要再留了河西之地受苦。」

此事錢太後也感同身受的難過。畢竟這錢淑妃真沒了娘家兄弟子侄,皇太子往後的母族指望,自然就指著錢太後的娘家人。

「哀家想一想法子。」錢太後沒有拒絕錢淑妃的意思。

「姑母,您一定有法子。」錢淑妃比錢太後更相信。在錢淑妃瞧來,姑母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長壽宮裡,錢太後下了決心想幫襯一回老弱婦孺。

長樂宮裡,宋太後也聽一回宋昭媛的哭哭涕涕。宋太後的心思更簡單一些,她還覺得讓宋昭媛的娘家人留在罪籍太難看。這一提起來就讓燕王李茂眺臉上無光彩。

於是兩宮皇太後不約而同的向泰和宮遞了消息。

兩宮皇太後想見一見帝王,李恆當然不會拒絕。

申時,帝駕到了長壽宮。

李恆向嫡母問安後,天家母子二人一起聊一聊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核影之下 寶石胸針[先婚] 雲鬟濕 教小棉襖修煉武林功法,縱橫江湖 重生:帶著武林盟主搞外遇? 救命!福女帶著物資空間闖七零 宿主拿穩be劇本後和主角he了 開局混沌體,我無敵億點不過分吧 天聖之王 好運一家人!看咱躲過災荒,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