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皇甫迎軍報賊情(一)(1 / 2)

加入書籤

月色明媚,涼風宜人。

連夜撤退的張濟,兵慌馬亂中,心情五味雜陳,驚駭有之,不舍有之。

驚駭的是,荀貞奇兵天降,銳不可當;不舍的是,他在弘農盤踞甚久,今卻不得不撤往華陰。再思及撤退到華陰以後又該怎麼辦?思緒更是難言。

現下亂世,百姓凋零,民力就是財富,可來不及裹挾城內外的士民與他一起退向華陰了,張濟乃至連自己現在弘農縣內外的兵馬都來不及全部帶上,最終跟著他撤退的,隻有兩千人。至於他在弘農這些時搜集到的財貨等物,更不用說,也是沒時間帶走了。

狼狽不堪地出了華陰縣城,張濟猛然想起一事,急問左右:「夫人何在?」

左右從吏中一人扭頭向後張了張,回答張濟,說道:「夫人應是在後頭的輜車隊裡。」

張濟暫駐馬道邊,亦往後頭張望,於撤退的亂軍中,看到後邊遠處有三四輛輜車,吱呀吱呀地沉重前行。張濟打馬過去,呼聲喚道:「夫人何在,夫人何在?」

從行車邊的仆隸、奴婢一腳高一腳低的跟隨車邊。

聞得張濟此問,一輛輜車邊的兩個健婢慌忙答道:「將軍,女君在這裡。」

張濟循聲過去,到此輜車旁邊,兜過馬頭,邊跟著走,邊向車中問道:「夫人還好麼?」

車中傳出嬌柔的婉轉之音,話語中帶著害怕和恐慌,回答張濟,說道:「將軍,賤妾尚好。」

話音聲裡,輜車的簾幕掀開,這婦人的容顏便於車窗內現了出來。

月色灑落其上,恍惚間如似春夜之時盛開的牡丹,又如見沉夜酣睡的海棠。在這倉皇撤退的亂軍之中,於此馬嘶人奔的雜音映襯之下,這張美貌的麵孔更是奪人心魄。

這婦人便是張濟之妻鄒氏。

見到妻子安然無事,張濟的擔心略微放下。

擔心稍下,卻又有別種的情緒湧出。越是看其妻花容月貌,他越是覺得對不住其妻。

回想當日,董卓死後,其妻就已是跟著他擔驚受怕一遭,後來殺入長安,為董卓報了仇後,張濟被李傕、郭汜排擠出長安,初到弘農時,張濟向其妻保證,以後絕對不會再讓她顛沛流離,可是轉眼之間,荀貞兵到弘農,其妻不得不再隨著他倉皇流離。

張濟長嘆一聲,說道:「為夫無能,不能使你安居!」

鄒氏露出點勉強的笑容,反是安慰張濟,說道:「隻要能跟著夫君,不管去到哪裡,賤妾都是開心。」

張濟又嘆了口氣,默默地跟著輜車行了一小段路,與鄒氏說道:「且到了華陰,觀望一下形勢,若能得車騎、郭將軍援兵,守住華陰,就守;若不能守,我想著,要不就回涼州去罷。」

對於還回涼州,鄒氏是沒有抵觸之念的,相反,比之在三輔這些地方刀兵不休,漂泊不定,若是能回到故鄉涼州,她反而覺得高興和心安。

聽了張濟此話,鄒氏便問張濟,說道:「夫君,真的能回涼州去麼?」

不僅張濟的妻子,隨從輜車邊上的仆隸、奴婢大多是跟著張濟和其妻從涼州來到弘農的,他們聽到張濟說要不回到涼州這話,也都是偷偷地看向張濟,等候張濟的答復。

注意到了其妻和這些仆隸、奴婢的期待,張濟不由心中想道:「吾妻和這些奴婢都這般想回涼州,我部將士之思鄉由此亦可知矣。」

可是,能還回涼州麼?張濟實是並無把握。他剛才所言,不過是為了撫慰他的妻子罷了。

不忍心再看鄒氏帶著期盼的嫵媚容顏,張濟索性也就不再作聲。

鄒氏心下了然,悠悠嘆了口氣,伸出凝脂如玉的手,放下了車簾。

退往華陰的張濟所部南邊三四十裡以外,約有千餘涼州兵馬,亦正在夜下趕路,朝華陰方向行去

。這一股兵馬,比張濟所部更是亂哄哄一團,此正是前去阻擋荀貞,卻仍為關羽、張飛所敗的張繡及其所部。

大腿上受了傷的張繡平躺在一輛平板車上。

平板車比不上輜車穩重,前頭拉車之馬又奔行甚快,故是行於道上十分顛簸,不時牽動到張繡的傷處,痛得他嘶牙咧嘴。

後望之,似乎隱約可見火把光芒。

也不知是真的看到了火光,還隻是心理上的作用,但寧願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張繡甚為擔心那果然是荀貞派來追趕他的兵馬,盡管傷口疼痛,一疊聲地催促駕馬的兵士加快速度。

遠近樹上的宿鳥,被他們這一隊亂兵的動靜驚起,飛向夜空。

啼鳴聲散入夜色,落入張繡耳中,憑添淒惶,不由又想起這幾日的經歷,嘆道:「荀貞之用兵竟如此之速!關羽、張飛竟如此之勇!」

從董卓禍亂洛陽開始,追隨董卓的這支包括張濟所部在內的涼州兵馬縱橫洛陽、關中,幾無對手,張繡因此常懷小覷關東群雄之意,而於今日,見識到了荀貞帳下將士的驍悍能戰,驚覺自己以往坐井觀天之餘,給張繡的心頭也蒙上了一層重重的陰影。

張繡勉強支起身子,朝前眺望,前邊夜色蒼茫。

……

卻那張繡以為看到的後邊的火把光芒其實是他的錯覺。

這一支奇襲盧氏縣的荀貞部隊從何而來,張繡料對了,正是翻越熊耳等山來到的,並打出的荀貞旗號也不假,確乎是荀貞親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做大佬的富貴花 大清種田十福晉 我能化身萬千係統 開發原始星球 撿屬性武道 秦時明月之大佬的日常 火影世界的幻術大宗師 漫威歸來 美食百味屋 我的武功無限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