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修真勢力(1 / 2)

加入書籤

第八十五章修真勢力

南漢劉氏:唐朝末年,嶺南東道節度使劉隱,逐漸平定那裡的一些割據勢力,以後,據有西自邕州(今廣西南寧南)、東至潮州(今屬廣東)的嶺南廣大地區。後梁貞明三年(917),其弟劉岩稱帝,國號越,不久改稱漢,為與北漢分別,所以世人稱之為南漢。南漢背後的修真界支持者乃是以普濟寺、淨土宗為首的佛門勢力。

南唐李氏:唐末,楊行密據淮南28州。902年,受唐封為吳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當時,大將徐知誥掌握大權,927年,行密子吳王楊溥稱帝。937年,徐知誥廢吳帝楊溥,自己稱帝,國號大齊,改元癉元。次年改姓名為李昪,改國號唐,史稱南唐,都金陵(今江蘇南京)。南唐zhan有今江蘇、江西和皖南、鄂東南等廣大地區,背後的支持者為以茅山派、重陽派、天劍門和佛門禪宗、三論宗等道佛教派為首的正道修真者。

吳越錢氏:錢鏐在唐末占據杭州地區,後來,他吞並浙東,zhan有兩浙10餘州之地。唐昭宗任他為鎮海、鎮東節度使。907,朱溫建立的後梁封他為吳越王。吳越國土狹小,北鄰強大的吳(後為南唐)。錢鏐戒約子孫,世代交結中原朝廷,借以牽製吳和南唐的侵擾。背後的支持者為大明寺、無極門、普陀寺、靈感寺等正道修真者。

大理段氏:大理在唐朝時期本是南詔國封底,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此後就一直內亂不斷。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背後的支持者為十萬大山中的「萬妖盟」和南疆巫門中比較開明的修真者。

居住在北方草原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契丹族,在唐朝滅亡的同年,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勢力日強,916年,建立契丹國。後唐時,契丹攻滅渤海國,南向爭奪中原,後來改國號大遼,改元大同。背後的支持者同為以北方魔教和東方魔教為首的魔門勢力,其他正道門派在魔門強大的壓迫下隻能自保,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世居青藏高原的吐蕃國,如今也是陷入了內亂的邊緣,外麵還有鮮卑族和回紇的威脅,所以也無力參與對中土的進犯。吐蕃背後的支持者有兩方,一方是以密宗、布達拉宮的喇嘛為首的藏傳佛教勢力,他們在藏地紮根多年,根深蒂固,而且佛法精妙、高手眾多,隻是一直保持低調、不為一般人所知;

另一方是以西方魔教為首的旁門和邪派修士聯合而成的魔修聯盟,他們人手眾多,而且正直天下大亂,這種混亂的局勢更適合魔道和邪道的發展,所以聲勢也愈發浩大起來。

這兩方勢力,一方人數雖然不多,但是都是精英,實力強大、而且紮根藏地多年,占據地利;

另一方人手眾多,但是泥沙俱下、龍蛇混雜,其中很多人也隻能壯壯聲勢而已。不過魔門和邪道、旁門修行方法本來講究的就是速成和另走歧境,所以也是趁著亂世,急速的壯大著實力,占據天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落魄新帝在民間 快穿空間靈願 箏愛一心人 熟練度之王 符武通靈 千古長歌 日月臨淵 九天殺 太平妖未眠 九荒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