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量子場(1 / 2)

加入書籤

海原大學物理所。

辦公室之中,陸景明坐在座位上,望著麵前的一顆小小鐵球怔怔出神。

那顆鐵球並不大,大約隻有三厘米左右的半徑,放在手中則感覺沉甸甸的。

它的質量恰好是一千克。

之前,巨人「送」給人類的那顆微型黑洞,質量也是一千克。

要製造一顆質量為一千克的黑洞其實並不難,甚至可以說很簡單。隻要陸景明能想到辦法,將麵前這顆半徑為三厘米多一點的小小鐵球的半徑壓縮到一點五乘以十的負二十四次方厘米就可以了。

這甚至要比一顆質子的半徑還要小上億倍。

沒有任何人類已經掌握的力量,可以將一顆鐵球壓縮到那麼小。原子彈,氫彈,都不行。

所以人類便無法製造出這樣一顆黑洞。

但是,巨人,或者說巨人身後,據推測存在的那個神秘組織卻將這樣一顆黑洞製造了出來。

隨手將那顆小小鐵球拿在手裡把玩著,陸景明雙手握住,雙臂用力,開始按壓這顆鐵球,似乎這樣就可以將它壓縮下去一樣。

但就算陸景明雙手按的生疼,那顆鐵球都沒有絲毫變化。

它的半徑沒有縮小哪怕零點零零零一毫米。

依靠外力壓縮來將一定的質量壓成黑洞,除了激烈的天文事件之外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已經明確知曉巨人,或者說巨人背後的那個神秘組織擁有「冷卻」微型黑洞,令其不因為過快的霍金輻射而瞬間蒸發的技術,那個神秘組織其實也沒有必要通過壓縮物質的方式來製造黑洞。

它們完全可以通過極高能級的粒子對撞機來製造出一顆亞原子級別的微小黑洞——這一點,以現在人類的科技也可以做到,之後,利用這種冷卻技術,令這顆微小的黑洞不像人類所製造的那樣瞬間蒸發,然後再通過精密的手法,一顆粒子一顆粒子的「餵養」它,直到它成長為一顆擁有宏觀質量的黑洞為止。

這種一種理論上完全可行的方法。

於是,問題的難點,便著落在了那種可以「冷卻」黑洞的技術上。

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現有的理論水平,去推測一個可能掌握了不知道超出人類多少倍科技力量的存在是如何冷卻一顆微型黑洞的,這很難,甚至於不可能做到。但陸景明卻必須要去做。甚至,陸景明對此還有一定的信心。

原因很簡單,這仍舊基於陸景明之前的那個推論。

巨人是障眼法,是為了將人類智者的思路繞到死胡同裡去,隻專注於尋求巨人的行事邏輯,寄希望於通過掌握巨人的行事邏輯來掌握巨人的行為,而不是去探求那一係列異變幕後的真實原因。

雖然不知道那些異變的真實原因,其背後的科學原理究竟是什麼,有什麼用處,為什麼那個推測中的神秘組織不希望人們知道這些東西,但這其實不重要。

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那便是,敵人不希望我們去做的,我們便偏要去做。哪怕目前還不知道有什麼用處也要去做。

基於這個邏輯,陸景明便可以得出下一個推論,也即,那個神秘組織不希望陸景明來思考這件事情,所以,陸景明便偏要來思考這件事情。

而,如果那個神秘組織不認為自己可以找到這種方法的話,它們又何必打出障眼法來誘導自己呢?

陸景明的一絲信心便來源於此。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自己最初那個推測成立,幕後黑手確實存在的前提才有意義。如果最初那個推測便錯了,後麵這一切便也沒有意義。

可是仍舊是那句話,分析巨人行事邏輯的人已經夠多了,不少自己一個。

將那顆鐵球隨手放在桌子上,陸景明再一次開始了思考。

令黑洞蒸發的霍金輻射是因為虛粒子對,誕生於真空之中的虛粒子對因為黑洞的引力而擺脫了一起湮滅的命運,其中帶負能的粒子落入黑洞並導致黑洞質量降低,帶正能的粒子逃逸,看起來就像黑洞在輻射粒子一樣。

但從更為本質的地方來說,虛粒子對這個詞匯其實隻是個偽命題。它其實並沒有對應的物理實體——它不像是質子,中子,電子一樣,在宇宙中客觀真實的存在著。

宇宙之中其實並沒有虛粒子對,它隻是物理學家們為了便於計算而提出的一個概念性的東西。

量子場論認為量子場是最為基本的存在,它未受激發,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之時,便是真空狀態。當它受到能量激發時,不同的震動模式便產生了不同的基本粒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修真界女團團長 美利堅念詩之王 隻有我能當火影 國王係人生 攻速法師 精靈時代之攻略玩家 諸神管家 三國之我要做皇帝 全球觀影時代 我會吹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