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加入書籤

陛下出城十裡相迎祝家三小姐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了。

連帶著堂兄府裡都熱鬧了許多,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為了探個虛實。

不過接下來幾天,李文翾都沒空來騷擾相思,因著他突然遇到了些麻煩事。

姚津叛亂,擁立前朝蕭氏的血脈,自封為王,一舉拿下了駁陽城,放出消息要和李氏王朝分庭抗禮,甚至取而代之。

那蕭小郎君帳下有個叫林掠的謀士是個不世出的奇才,因而還真的拉攏了一些能人。

消息昨日才傳過來,說那蕭賊正在四處招兵買馬。

早朝的時候,一群大臣七嘴八舌吵得不可開交。

倒也並非無可用之才,也非棘手難為,實在是……

都說三個女子一台戲,男子也沒好到哪裡去,湊一起,扯東扯西,胡攪蠻纏,廢話連篇。

吵得李文翾腦仁疼。

說那蕭賊不足為懼,蕭氏一個旁支的來歷不明的嫡子,如今才不過十三歲,據說羞怯無能,不堪大用,一個傀儡罷了,那林掠雖能耐,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焉能長久。不用等他們招攬兵馬,大周的鐵蹄就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

大周以武立國,以文治天下,已歷四代,國運連綿,先皇雖好大喜功剛愎自用,可年輕時候也曾禦駕親征,立下累累戰功,為大周基業立下汗馬功勞,隻是人心易變,天子也不能幸免,後來才生出諸多的是非出來。

然而先皇懶怠朝政之後,卻還有個能耐的太子,為大周延續著國運。有幾年皇帝沉迷仙術道法,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常常罷朝,十天半個月才上一次朝也是有的,奏折全是太子批的,幾個老臣實在看不過去,紛紛跪請陛下社稷為重,一度到了要死諫的地步。

先皇覺得那些老不死的煩得慌,假稱自己病了,乾脆讓太子監國。

隻是沒想到太子比意料之中更為能乾,朝野上下無不稱頌,甚得民心,他的那些皇弟們便坐不住了,皇帝心中也不大愉快,反而勤勉了些,形勢焦灼,內鬥突起,局勢千變萬化,人人自危。

於是才有了相思請辭的事。

那些不過是幾年前的事,如今換了一片天,倒像是恍若隔世了。

所以,他們覺得,要想國運長隆,皇嗣乃重中之重。

一群人說得真情實意,最後噗通噗通下餃子似的,全跪了下來,求陛下為江山著想,早日充盈後宮,綿延子嗣。

寶座之上,李文翾端坐著,掐了下頭疼的眉心,心道:孤讓你們討論平叛之事,你們倒關心孤生不生兒子,一群廢物。

國危矣!

「鎮日裡都是些雞零狗碎的事來煩孤,你們若是能乾些,孤也能騰出些心力喘口氣。馬上就是梅雨季節,去年淮北水患淹了多少良田,今年若故態復萌,可有一個能給孤一個預防解決之道?」

大殿霎時跪了一批。

「蒼北去歲收成不好,又遇上冷冬,沿途十幾座城的百姓吃不上飯,賑濟的糧款孤聽說到現在都還沒抵達,為何無人來報,都是吃乾飯的麼?」

大殿再跪。

「還有關外,關內富庶才幾年,一個個狼子野心要破關,可有人能替孤鎮守?」

殿內一片寂靜。

倏忽:「臣等無能!」

李文翾起身,冷哼一聲,拂袖而去:「退朝罷!」

陛下避而不談,下了朝,大臣們交頭接耳,暗忖陛下心意,幾個起哄之人,心裡存的其實是討好之意,陛下出城十裡迎那祝家的三小姐,儼然是情誼深厚,據說兩個人同在東宮長大,自小就是照著太子妃的樣子養著的。

陛下應該是欲立祝家三小姐為後,臣下們催一催,陛下也能早日成全自己心意。

可陛下那意思,分明是不悅。

「陛下登基後,先是起復了祝嶸,後又提拔了幾個祝姓才俊,三小姐的叔父自戕後,顯龍關一直由龍大帥代為接管,陛下把龍大帥調到燕西去了,想要效仿先帝,封祝二小姐為女將軍……」

「那二小姐確實頗有當年女侯的風采,顯龍關又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極易立戰功,來日兵權在握,祝家光復有望。」

「如今文官隱隱有以祝嶸為首的意思,武將又後繼有人,莫非陛下怕祝家權柄滔天的舊況重演,並不想立祝三小姐為後?」

「是了,定是如此。」

「那日裡縱馬疾奔出城相迎,怕也是做給旁人看的。」

「咱們這位陛下,心思一向莫測。」

……

這話到最後,又傳回到了相思耳朵裡。

念春出門采買,去望月樓給三小姐帶糕點,碰到一群酸儒在隔壁茶樓裡點評天下事,也是我朝避諱少,宮闈之事也敢亂嚼舌根,不知怎麼說到後位懸空之事,神神秘秘道:「那祝三小姐,怕是幌子,聽說左丞相之女待字閨中,正是合適的年紀,陛下早些時候就和左相通過氣了……」

茶餘飯後的談資,總是一分真,九分假,聽了便罷,可到底涉及自家主子,念春越琢磨越覺得煞有其事。

「陛下若是這般作踐三小姐,我定……」念春氣成河豚樣。

聽夏撩著眼皮:「你定如何?那可是陛下。」

兩個人自小陪著三小姐一塊兒長大的,從牙牙學語便一同吃住了,八歲跟著小姐一塊兒進皇城,又跟著小姐回奐陽,小姐和殿下朝夕相伴的日子,她們自然也是目睹過的,又見陛下如今待三小姐也親昵,因而總覺得他還是從前那個殿下。

可殿下終究是王權在握,君臨天下的帝王了。

念春還想說兩句氣話,聞言隻覺得後背起了一層冷汗,三小姐都規矩守禮,做奴婢的,更該本分才是。

「我隻是心疼三小姐。」念春兀自小聲嘀咕了一句。

聽夏拍了拍她的肩,她如何不是呢!

三小姐瞧著半生錦衣玉食尊榮不斷,可好似一直在顛沛流離,年幼時父母都在領兵打仗,她統共在父母身邊待了幾個月就被送去關內,奐陽老家裡也沒有可托付的人,祖母早就不在了,祖父在道觀清修,外祖父老梁王怕皇帝扣押女兒的血脈,要三小姐無論如何也不要送回都城。

相思被父親的親信徐伯看護著,長到八歲,日日在思念父母中度過,時時盼著父母能回來和自己團聚,盼著戰事結束,和父母一道歸家。

最後盼來的,卻是父母的死訊。

扶著父母的靈柩回奐陽,隻姑母待她親厚些。

老梁王本來是想要把相思接去自己身邊的,身為老梁王的長姐,太後勸說,將相思送去她那裡養著,一來消除陛下的疑慮,二來養在她身邊,沒人敢苛待,日後從皇室出嫁,也算體麵隆重。

老梁王起初不願意,但因著自己年邁,恐護不住她幾年,最後還是同意了。

相思同外祖父沒見過幾回麵,中間又橫亙著各種緣由,因此和外祖父始終不大親厚。

算來算去,倒是殿下最為親近,可那終究是天子。

是福是禍,猶未可知。

相思倚靠在榻上,翻看一本話本,都城的冊子,是要比奐陽花樣多些。

暮春三月,雨水淅淅瀝瀝,她執意要開窗,這會兒雨絲從窗外飄進來,落在紙張上,她也不在意,漫不經心翻過一頁,頭也不抬,笑說:「相國家的千金,是要更溫婉更有才情些,從前一塊兒讀書的時候,夫子就常誇她。」

文華殿乃祖皇帝特辟出來給皇子皇女們讀書的,一些大臣和宗親的孩子,也會選去陪讀。

太子其實不用去,他由三師三少單獨教導。

是太後說,太子性子孤僻,每日去文華殿同兄弟姊妹們一道讀書,也好添些煙火氣。

於是他每日裡隻上半日。

相思和阿兄晨起一道在太後殿內用飯,然後由內官護送著去文華殿讀書,後晌相思便獨自去文華殿了,放學時候,太子總會去接她,一路上,詢問她可有不懂的。

阿兄靈慧,一點就通,記性也超群,讀過的書過目不忘,相思便不行了,她自幼在邊關長大,父母都是武將,家裡的教書先生也隻起個啟蒙的用處。

相思本就底子弱,先生講了什麼,她隻能聽懂個大概,阿兄板著臉考問她,她腦子便隻剩一團漿糊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風雪待歸人 來自祖星的攻略 我想看星河 撿個喵 前奏很長 藍龍無限進化 鬥羅大陸之我有億點武魂 偽造上神 穿越之玩家第一 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