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第181章 第一百……(2 / 2)

加入書籤

太子袁傑希能說出這一番話,也是將父皇放在了心上,他有手段,心中有溝壑,但是也不失溫情。

此時此刻他能夠說出勸解父皇的話,也是下足了狠心了。

『忠言逆耳』,勸說的話不好聽。這世上人人都希望依著自己的性子,可從來沒有聽別人勸說,規範自己的時候還特別開心。

武德帝袁斌雖然覺得太子說的話有一些大驚小怪,但是也是有道理的。

生活了這麼多年,他能夠理解『其中一些道理』,有時候步子不能跨得太大,容易卡襠。

「飄了飄了~朕有點飄了,還是兒子你想的通,唉,我真的是忘卻了」

袁斌臉皮也厚了,畢竟一把年紀了,想想如果自己真的是著了道,那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哪怕是當上了皇帝,也沒有說是什麼都不聽,至少他心中還是有一杆秤。

太子袁傑希聽了父皇的話,心提起來又穩穩的放回去,開始說了幾句像模像樣的好話。

反正父子二人是有感情在的,這感情不說是深似海,但是至少有這感情,在大家做事的時候還是顧及的感情。

父子二人在禦書房,感情更加深厚。不過對於這個女子科舉的事情都有所保留。

太子袁傑希覺得女子可以適當的開放,但是去工廠做做工,順便在家帶孩子就可以了。

真的是沒有必要進入考場,因為女子當官,實在是麻煩事太多了。

而武德帝袁斌沒有放棄這個想法,隻不過他知道就憑自己,空口白牙的說話,到時候政策無人執行也是白搭。

除非呀,天降猛女打開局麵。否則單靠一個人的努力是很難。

哪怕是皇上,也打開不了這個局麵,因為他手下裡大多數都是男人,陰奉陽違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武德帝心情不怎麼順暢,不過慶幸事情還沒有鬧大,可以慢慢的搞。

***

很快,哪怕朝廷官員們有一些細微的察覺,也已經忘之腦後。

因為科舉前名出現,湯寅當上了狀元郎,其他的都是年輕才俊。

而這新的一批進士進入官場,將會在底層老練年,備受重視,也備受壓力。

能不能熬過去,能不能上青天,就看看他們自己的能力了。

這一批300名的進士,進入朝廷官場,也就是灑灑水而已,就好像是一顆石子丟進了湖麵,雖說盪起來了點點漣漪,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其中這一批進士中,最苦的人竟然是排名最高的前10名,尤其是狀元郎湯寅,分配的地方是最苦的,不過他的官位也是最高的七品官員。

其他的進士全部都是從七品官員做起,幾乎都是進入到了六部中,當打雜的小官吏。

等磨合過兩年之後,這些進士才會被分布到外麵升官的同時也在小地方為政一方。

沒有人進入翰林院,翰林院這個地方很清閒。

***

南方荊州臨海之處,海城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

沿海地區沒有良田,都是鹽鹼地,而且這邊生存著一群,百六十行中的一行海民。

這群海民生活的十分困苦,先他們在海裡麵收到的東西,每年還得給皇上上供。

必須撈到固定的數量,然後還要交稅,還會受到商戶的壓榨,還有各式各樣的困惑。

尤其是對海民最不友好的是,經常會有一些海外的流寇,倭寇,他們會燒殺掠搶,無惡不作。

臨海之處,當地官府也會出動一些官兵,但是還沒有專門的海軍,每次行動的時候都是特別的慢。

狀元郎湯寅出生也是豪門,不說是頂級的世家,也算是耕讀家族出身。

所以被發配到此處的時候,他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但是,狀元郎湯寅可不是慫貨,他寫的策論很好,很受武德帝的重視。

再分配到任務的時候,武德帝很認真的跟他說:「治理朝廷,治理一個地方,從來不像策論上寫的那樣簡單,紙上談兵,希望你不是誇誇其談。」

狀元郎湯寅當時是如何回答,他認真的向皇上請命,說自己有信心去幫助一個地方發展。

但是當他看到那衣不遮體的百姓,又黑又瘦的老百姓,尤其是那孩子細脖子上頂著一個大大的腦袋,他覺得孩子脖子都要折了。

狀元郎湯寅進入到海城,看到那破破爛爛的衙門,這地方沒遭難,甚至好多年都沒有縣令。

「沒有良田,隻有無邊無際的大海,這可是如何是好?」

狀元郎湯寅頭都大了,而且這地方還沒幾個讀書人。

幸虧家族帶來了不少人,在開局的時候讓湯寅穩定住了。

慢慢穩定住,他也不傻,他知道現實和想象有點差距,所以當經歷過現實的打擊之後。

湯寅有點知道武德帝到底是什麼心態了,他可能心裡頭就瞧不起自己這些光會讀書的人。

『皇上是英明,啊,慶幸皇上還可以自己來殺手鐧,要不然自己真的是求助無門了!』

湯寅雖說覺得皇上比較坑自己,但是也慶幸皇上給了自己保命的東西。

就像狀元郎湯寅等十人,每月有一封可以直達聖上的密信,匯報他們在當地的情況。

皇上會給予一定的幫助,而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帶著自己的理想,發展好當地的經濟。

而他們所做的一切,在五年之內會受到朝廷的檢測,稅收,教育,經濟發展,等等各方麵都會得到考察。

沉下心來的湯寅,是知道自己的弱點,也知道自己的優勢,於是開始暗地裡讓手下去打探消息。

明麵上他以自己狀元的身份以及非常有才情的,天才詩人的名號,開始在縣城中特別的招人眼目。

於是手拿武德帝成功秘籍小冊子,先探查本地的特色能否發展成特色產業,形成大的規模發展經濟。一步一步的開始進行實際的演練。

經過探查之後,海城這個地方,倒是有錢人大多都是商戶,主要就是收攬海民手中的珍珠,珊瑚等一切特別好的海貨。

當然極限的壓榨海民手中的好東西也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就是把價格壓到極限,特別低。

可能一顆上好的珍珠在外麵能賣到上百兩銀子,在這裡可能幾十個銅板,甚至是幾兩銀子就能拿下。

要知道海貨在其他不挨著海的地方,價格很昂貴。

海就是代表著鮮,而且有很多海魚可以製作鹹魚,很多偏遠地方人的喜愛。

又能當鹽,又能當菜,又能當肉。可以說是非常的不錯!

仔細一想,其實靠海除了種地不好之外,其實有不少的好處。

而且這地方經常會出現一些外邦之人,有時候或者是其他頭發,反正不同種族的人。

想想皇上至今還保留的一項政策,就是發現新的糧食就可以獲得爵位。

『不錯不錯,都是好東西~』

有了想法之後,湯寅就有了再次行動的動力,突然間踏實,這一步一個腳印,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誰知道下一步驟會怎麼做,而對百姓會有什麼樣的好處?

這種實際性的操作讓湯寅得到快速的成長。

像狀元郎湯寅這種情況不在少數,但是也有情況,就是直接擺爛,直接擺爛的人,武德帝不乾慣著,直接要麼回爐重造,要麼重新考試,要麼回家吃自己。

不能留在任上,禍害當地百姓,反正武德帝有的是辦法。

******

緊挨著匈奴的邊境城,建立了新的貿易城。

新的貿易城中,因為建立在魏朝,所以收稅收高昂的稅。

不僅收本國的商人的稅,還收外邦商人的稅一視同仁,甚至外邦商人的稅,有時候還會特別高。

商稅司正式成立,貿易城由方邊境城共同管理,互相監督,互相扶持。

同時,商稅司會派官員在此收稅,可以說是將一切都算計到位了。

負責此處重要的人正是紅袖侯爺,這個貿易城由她創立,也用她的名字諧音,武德帝特意賜名:鴻城。

紅袖侯爺知道這是一次機會,所以他大膽的向武德帝請命。

『商稅司非常重要,以後可能占據國庫比例很高,所以必須多項監管,不能光有男子官員,其中也需要女子官員。

不需要官位多麼的高,但是隻需要相互的監督。

同時,商稅司官員需要調動,不可能長時間待在一個位置上,而且隨時需要調查抽查。』

紅袖侯爺這一番話說的可都是為了皇上好,為了朝廷好。可從來沒有為了自己說話。

隻不過在朝堂上卻因為紅袖侯爺這一番話,卻引起來了不少的動盪。

因為這商稅司真是一個油水足的地方,都不需要貪汙腐敗,那些商人會送很多禮,都不需要過多的計較。

武德帝袁斌倒是沒有想過讓商稅司。進入什麼女子官員,他當時想的就是這個部門需要一些真正懂得經商的人才。

懂得如何撈錢,如何為國庫撈錢的人。

才能將這個商稅司真正的發揚光大,如果光靠商稅就能支持國庫的話,到時候甚至是可以減免老百姓的稅收。

老百姓也能更加的輕鬆,一切都是在思緒中在慢慢的考慮中。

「嗯嗯~不僅招女子,也得找真正懂經商的人,就是給朕往國庫掙銀子的人才。

這事就這麼定了~專業的事兒用專業的人。」

武德帝袁斌從來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對,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機智了,怎麼有自己這麼英明的人?

可以向全天下招收一些經商奇才,也不計較,年紀大小。隻要有能力就行了。

紅袖侯爺沒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善解人意唉,直接給遮掩了一下。

「皇上聖明,下官實在是考慮不及時,忘卻了商稅司除了管稅,還要管創收。」

紅袖侯爺是會拍馬屁的人,看似是在說自己丟落四,考慮不恰當。

其實就是在誇獎武德帝思考的齊全,要不說人家是可以當侯爺的人,說話就是好聽。

其他官員可不想聽這兩個人,你誇我來我誇你,趕緊開口反駁。

「皇上思呀,怎麼還給商人設立一個部門,商人低賤,商人本性奸詐,又怎能當好官員……

而且千年來商人的稅都不高,您這直接把稅收直接調了這麼高是否……」

有的官員是聽不了這些話呀,不知是真心還是假意,反正他們就覺得用商人的銀子,好像是不乾淨的。

「要麼你給朕把國庫充盈起來,朕就收回自己的話。要麼你就閉嘴!別說話。」

武德帝袁斌說話一如既往的噎人,也不想想現在國庫到底是什麼樣。還有臉在這裡跟自己反駁。

說話的官員被噎得要死,臉都漲得通紅,但是在場的官員沒一個人替他說話。

「以後給朕提議,可以!但是帶上你們的解決方案,別空口說大話,反駁了之後,給朕來一個解決方法。」

「你們是幫朕解決問題,而不是給朕製造問題。如果不能勝任,那就請辭,有的是人想做你們的位置。」

皇上退朝離開,留下跪倒一片的官員們,反正武德帝不在乎,愛咋樣咋樣吧。

*

武德帝似乎真的開始不講武德,他的獠牙已經露出來了,現在有人用了,就不把前朝的殘餘官員。

這些殘餘的官員,以前是以袁家為首,後來以喬家為首。

現在這些殘餘的官員皆是以謝家為首,而現在占據這些官員皆在清閒的位置上。

比如謝家主目前擔任的是翰林院大學士,屬於翰林院高官,管理的翰林院,平時就是看看書為皇上擬旨。

或者是為皇上讀書,也用不上謝大學士,這個位置可以說是清貴清閒沒有實權。

像前朝的大部分官員,基本上都是被淪落到沒有實權的位置。

但是他們能怎麼辦,就像謝大學士身後也沒有多少官員了,他們隻能被迫的接受這一係列的事情。

*

謝大學士嘆口氣,他隻能夠監督自家的後代。

這天變了,皇上想怎樣就怎樣,一朝天子一朝臣,隻希望自家的子孫後代可以爭氣吧。

不過要說這些人認命是不可能的,他們搞事情的能力一直是非常強的。

所以他們就會轉投,要麼投入太子的懷抱,要麼投入晉王的懷抱。

太子是真沒把這些人當做一回事兒,因為太子覺得自己登基之後可能也會將這一批人愛弄死。

太子的做法狠心程度,他真的不會給自己留有任何的隱患。

*

晉王最近接了新的差事,就是修官路,這是一個非常吃力的活,而且不好乾。

但是,晉王算是看準了,自己那太子哥哥永遠是在乾這種吃力的活。

而父皇是一個喜歡乾實事兒的人,所以太子才會那麼的穩妥。

父皇喜歡什麼人,那晉王就覺得自己就要做到父皇心中好兒子的印象。

明明小時候特別喜歡舞槍弄棒的晉王,開始做一些踏實的事情。

在晉王接收任務之前,武德帝還是警告了一番:『要是禍害百姓,提高徭役程度,就為了趕工程,別看你是王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朕這裡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晉王隻要想起父皇冷冰冰的聲音,就渾身打哆嗦。

他打心眼裡邊是害怕了,父皇似乎變得不像以前的樣子了,以前父皇可是非常的和善。

『不過也正常,畢竟是當上皇上了,他以前可不是這樣對自己的,父皇對自己可好了……』

『為什麼父皇變了呢?以前父皇對自己和兄長是一視同仁的。』

晉王有時候真的是琢磨不透,所以就算是接了一個不太好的差事,也沒有為了功勞而瘋狂的趕工,不把百姓的命當一回事。

謀士們也琢磨不清,朝廷一些投靠晉王的官員也琢磨不透。

最後還是晉王越想越魔怔,他覺得自己和哥哥沒有什麼不同,隻不過太子是親生父親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還活著。

是不是父皇覺得自己的親生父親還活著自己的心,還掛念在親生父親那邊?

晉王突然間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好像是真實存在的,要不然怎麼解釋現在的情況呢?

***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一切都往好處發展著,各地方似乎也進入了平緩期,風調雨順更是個好年頭。

東宮終於傳來好消息,太子妃已有孕在身,受到了全天下的關注。

武德帝是個好皇上,太子是個好太子,現在馬上就要有第代了,天下安定,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預兆。

太子妃有孕在身,隻要一舉得男,出現了皇長孫,可以說是讓太子這一方,再加大砝碼。

太子的位置隻會更加的牢固,雖然現在太子的位置可以說是在史書上都有名氣,因為皇上實在是太信任。

武德帝去行宮,太子監國已是常態。

*

京城外,別院行宮。

武德帝袁斌有一些略微的糾結,他真的是有一些受不了,他覺得自己早晚要腐敗了,要被腐蝕了。

「小張,走,跟朕一起去釣魚,昨天的窟窿再重新打開。」

「遵命陛下~」

袁斌拿起自己的魚竿,張總管提起小木桶,身後跟著不少人,準備去池塘釣魚。

太子冒著大雪,前來給父皇請安,然後就看見這令人羨慕嫉妒恨的畫麵。

別院修的是非常的雅致,而且特別大,要比皇宮好住多了。

每個院子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景色,前朝的修築,武德帝剛知道這個地方光收銀子,而自己沒有享受過,就覺得自己虧大了。

這不來,武德帝到了別院之後就樂不思蜀了,整天就是釣魚,怎麼就愛上了釣魚?!

太子:父皇,您可別釣魚上癮呀,國家大事要緊。

武德帝:你放屁,朕天天釣魚都沒有上癮。

太子:??:,m,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傻妻要翻身 跟男主離婚後我揣了崽 心機美人[快穿] 都市之絕世仙醫 漁女趕海發家記 快穿之禦妖有道 何故十九樓 七零之攀高枝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穿書女配,回村種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