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1 / 2)

加入書籤

第五十四章

吳文說黃河要決堤的話,讓吳村長震驚,但是還是招呼村裡人緊急避難。

因為村長這麼大年紀了,也是經歷過黃河決堤,每一次都是災難。

「老天爺怎麼就看不慣老百姓過幾年安靜日子呢?」

「可憐可憐我們這群無辜的老百姓吧!!」

吳村長拄著拐,聽著雨漸漸變小,隨後雨聲變得越來越大。

自古水火無情,每次黃河決堤,將農田房屋,毀於一旦。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就是滅頂的打擊,但是他們又不能到處亂去,每次逃災過後又得回到家鄉。

隨著敲鑼,村子中的老百姓們也都已經聽到了消息。

男女老少都行動起來了,把家裡之前的東西該捆捆該綁綁。

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人家,行動起來更加的迅速。

年輕人可能不知道洪水的危害,但是老人可都是經歷過的,談起洪水來都臉色大變。

「不知道這次村子裡邊兒,能活下來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這次能不能活下來……」

不少的老人看著暴雨連天的樣子,就算吳文不說,他們也想帶著家人們趕緊逃離了。

隻不過不少人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死心啊。

故土難離是所有人的想法,離開家鄉去其他地方討生活難呀。

「爹娘,別感嘆了,咱們一家子能都活著,一個都不丟。」

老人家的孩子們紛紛聚集到一起,抱團取暖,人多力量大,才是應對災難的法寶。

「哎,這次逃難咱們去哪裡呢。糧食也不多了,地裡的糧食算是徹底的毀了。」

「往北邊逃,還是往南邊逃,還是往江南逃?」

「如果能去京城的話,肯定是去京城最好了,皇上肯定不會不管咱們老百姓的。」

「也不知道哪裡有好人家啊……」

眾人伴隨著雨聲,紛紛議論紛紛,對未來十分渺茫。

吳村長也沒有個好辦法,他倒是想去京城,但是這一路上危險重重,倒不如直接拐入下江南。

江南魚米之鄉,啥時候都沒聽說過江南有吃不飽飯的時候。

~~~~~~~~

中州,洛陽城。

連綿不斷的大雨,並沒有影響洛陽城裡貴人們的生活。

吳文淌著大雨,就算是身上的蓑衣都抵擋不住雨水的侵蝕,漸漸的將他的衣服全部都浸濕了。

這些都不算事兒,吳文作為九品的小官吏,小官吏的職位是世襲的。

吳家世世代代都是治理黃河的水利方麵的專家,一代又一代的經驗積累,可以說是經驗非常豐富。

吳家人可以說是對黃河又愛又恨,帶來了肥沃的土地,養活了沿岸的百姓。

但是黃河之怒,又瞬間能侵蝕農田,帶走無數的生命。

世襲的小官吏職位,對於平民老百姓來說,這簡直就是旱澇保收的好差事兒。

對於吳文來說,這輩子他就隻能做一個九品的小官吏,無論他有多大的能耐,都不可能跳過這個圈。

雨水順著吳文的蓑衣往下流淌著,他有些局促不安的站在知府大人的門前。

「勞煩稟報,我有要事稟報給知府大人!請通報知府大人吳文前來稟報黃河有j決堤的風險。」

吳文雙手抱拳,神態焦急的說道。

門房且撇撇嘴,嘴裡說道:「那你且等著吧~」

門房去稟報給小侍從,小侍從又去稟報給管家,管家又去稟報給知府大人。

中州,洛陽知府章炳春,人稱章知府,此時正在府中,他正在飲酒欣賞雨砸落在花園中,尤其是池塘的荷葉上,劈裡啪啦的聲音非常的悅耳。

章炳春乃是高丞相的學生,同樣是出生寒門,耕讀世家。和高丞相出身差不多,讓高丞相忍不住扶持一把。

所以才會步步高升,年僅三十五歲就已經做到了知府之位。

朝中有人,就是如此的好升遷。

章知府沒別的愛好,就是好賦詩風雅,喜歡各種風景,然後提筆寫成詩句。

當然他之所以能夠升遷,就是年年向高丞相上供。

而且絕對不會做什麼改變之事,跟洛陽城的當地豪強,相安無事。

章知府讀書就是為了享受榮華富貴,現在他正享受著榮華富貴呢,所以他不想做出任何的改變。

小妾在旁邊彈著琴,侍女們伺候著章知府,讓人就覺得這日子過分的悠閒了。

管家不忍打擾主子的好心情,等主子告一段落再說吧。

~~~~~~~~~

吳文就這麼等在大門外,任憑雨水沖刷心中的寒冷,卻從腳底湧向心頭。

『這世道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這種無能無庸之輩,能當上知府。

不把老百姓放在眼中,隻會自己享樂,這種人當一個高官,還有沒有天理,還有沒有王法!』

吳文年輕氣盛,穿著蓑衣,覺得眾人看他的眼神都變了。

他覺得眾人都在議論紛紛,都在指責自己,看看又有人來高攀知府的大門。

腦海中不停的湧現出的想法,現實議論紛紛,簡直都要把他整個人給逼瘋了。

吳文憤怒到了極致,倒是冷靜了下來,他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報告給官府之後,他就收拾東西帶著家人走人了!

『這破官,誰愛伺候誰伺候!』

吳文惱羞成怒的想,他已經下定決心了,走了,不伺候這幫人了。

腦海當中閃過各種想法,現實中其實他的腳步沒有動一下,他現在想自己要不要去找一下王師爺?

找一下洛陽城各大家族是不是更加有效果?

吳文在門房嘲諷的眼神中離開了,王師爺是洛陽城王家分支,也算是沾親帶故。

王師爺可是知道吳家世代治理黃河,對治理黃河有著超乎常人的毅力。

王師爺是本地人,家中的門房也是本地人,所以對於吳文,洛陽城本地人都非常的敬重。

門房一聽吳吏,立刻客氣的說:「吳大人,趕緊您先來門房避避雨。」

吳文剛剛受到了挫敗感,心中都無限的懊悔,他家的爺爺父親都為了治理黃河,而付出了生命。

本來鬱鬱不平的內心,現在被門房恭敬的請進府裡,也稍微的平息了一下。

王師爺聽到門房前來稟報,立刻就走出了房門。

「小吳大人,真是辛苦了。可是黃河水位有變?來來來,我帶你去找知府大人。」

王師爺對吳文非常的客氣,這種客氣是對於吳家人的尊敬。

雖然世人貪圖權貴,但是世人也是真的很敬佩『為理想而戰的人』。

「王師爺您客氣了,隻是事不宜遲,水位漲得實在是太快了,而且這大雨連綿不絕,黃河隨時都有決堤的風險!」

吳文認真的說道,心想該盡的責任他已經盡到了,剩下的無能為力了。

「小吳大人,你先去喝碗參茶,去去濕氣,換身新衣服,可別再生病了,來人啊,趕緊去準備。」

王師爺已經做到這份上了,就不怕做的再多一點,熱情的招呼著吳文。

而王師爺也派人去通知章知府,等吳文收拾好就立刻前去知府的府宅。

~~~~~~~~

章知府被掃了雅興,心裡不怎麼舒服,但是對於王師爺還是挺尊敬的。

畢竟王家在洛陽城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王師爺正是王家分支,但是和王家的嫡係一脈處的非常不錯。

王師爺領著吳文,前來並報章知府,章知府在書房裡等著。

兩人行禮,被一身儒雅之氣的章知府客氣的叫了起來。

吳文從懷裡掏出一個用油紙,油脂裡細心的包裹著所記錄的堤壩水位的高度。

「知府大人您請看,這是黃河水位的高度,已經過了警戒線,隨著雨水持續的湧入,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決堤。」

「黃河決堤會造成兩岸百姓流離失所,土地淹沒,毫無收獲,還挺大人盡快做決定。」

吳文將記錄的本子,恭敬的遞給章知府,希望能引起知府的重視。

章知府看不懂,他是真看不懂這所記載的東西有什麼用,於是看了幾眼放在桌子上。

「嗯,本官了解了,本官看這雨越下越小了,不會有什麼事吧。」

「這件事本官已經知曉,你們就先下去吧。」

章知府真沒覺得這事兒有多大,就算出現大事了,他也不可能稟報給皇上。

首先現在正是皇上最得意的時刻,這要是決堤了,自己沒有什麼好處,黃河沒有決堤,自己上報給皇上就是在掃興。

王師爺張了張嘴,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可能是章知府沒有見過黃河決堤,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性。

不能繼續勸說,繼續勸說就是招人煩了。

吳文還想繼續說,希望章知府能夠帶領著府城的老百姓們趕緊逃難。

但是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章知府帶著老百姓親自逃難,這被皇上知道了,肯定是要殺頭的。

不僅高丞相救不了他,天下誰都救不了章知府。

「那我等就先行告退了,章知府告辭。」

王師爺攔住了吳文,恭敬的離開。

章知府已經端茶送客了,他是在兩人走後思考了很久,還是覺得不應該上報給皇上。

而且自從他來到洛陽城,幾年的時間,也曾遇到過這種大雨的時刻。

幾年也從來沒有說過黃河決堤的事情。

章知府相信這就是胡編亂造,不是胡編亂造,也是危言聳聽。

~~~~~~~~~~

洛陽城各個家族也知道了吳文的提醒,也紛紛提前做了準備。

老百姓們也挺信任吳文,他的祖父父親都曾預言成功黃河決堤。

當年拯救了不少的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們會相信吳文。

老百姓們相信沒有用,關鍵是章知府知道了情況卻毫無所動。

天氣由瓢潑大雨變成了毛毛細雨,隨著雨水漸漸變小。

章知府還對自己的手下說道:「我就說吧,黃河哪有那麼容易決堤?前幾年這種大雨也不是沒有過,也沒見到過黃河決堤。」

「人呀,要學會長腦子,不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否則就會被別人欺騙你。」

章知府自以為是的說道,他也不傻,往年下大雨的時候也多了。

手下之人當然是應聲附和的,不停的誇贊著章知府臨危不懼。

~~~~~~~~~

別人不懂,吳文又怎麼會不懂,他又去查看了黃河之水,絲毫沒有下降的趨勢。

這就說明上遊還在下雨,而且雨水不小啊。

最關鍵的是朝廷每年都會撥款,用來打撈黃河的淤泥,每年精心的嗬護才能夠防止黃河決堤。

但是碰到發洪水,就算是細心嗬護,也可能是無於事無補。

章知府並不知道黃河的重要性,也不知道黃河的危險性。所以每年撥款修護黃河的銀兩,都被公然貪汙了。

拿出一點銀兩隨意的糊弄一下,這糊弄的是誰?糊弄的就是老百姓。

最後受災的還是老百姓,最苦的還是老百姓。

吳文失望至極,別人不走他走!

吳文的父親和祖父都葬身於黃河之中,家中隻剩下母親和一個妹妹吳柔,還有祖輩傳下來的水利書。

隻有兩箱子書是最值錢的,也是家族傳承的根本。

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吳文的決定就是全家的決定。

吳文的母親吳白氏不停的嘆氣,吳家的男人啊,都被黃河帶走了性命。

吳白氏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吳文也丟失性命,所以離開就離開吧。

吳柔已經十二歲了,平時就跟著母親在家裡學習刺繡,聽說吳家隻是小小的九品官,但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兒。

身份說出去還是很好聽,隻不過實際上卻沒有官宦家女兒的享受。

平時還要繡一些針線活,拿出去換成銅板,用來補貼家用。

「哥哥,我們非得要走嗎?」

吳肉是害怕的,這一路上哥哥要照顧母親,又要照顧她,孤兒寡母,獨自上路真的是太難了。

「放心好了,哥哥去找商隊,咱們跟著商隊一起走,也好有個照應。而且咱家有馬車,妹妹跟娘待在馬車裡,我負責趕馬車。」

「趕緊收拾好東西,咱們快點走了,這官兒不當也罷!」

吳文氣性大,也不想受這窩囊氣了,說什麼都要離開,主要是他真的覺得黃河此次一定會決堤。

吳柔勸說不了哥哥,隻能跟著哥哥一起忙碌起來,哥哥說什麼就是什麼。

吳文一家人收拾完行李之後,趁著夜色離開了洛陽城。

等了三天過後,衙門看到吳文一直沒有來應卯,就派人前來查看。

終於才發現吳文一家人消失了,人家不告而別了。

洛陽城中有一些老百姓,慌亂了起來,吳文走了,那他們可怎麼辦呀?吳文為什麼不像他的父親一樣?

對呀,就像他的爺爺和父親一樣,為了所有的老百姓,不停的勸誡,這次為什麼沒有通知大家?

洛陽城的老百姓還有一些埋怨,他們也不想一想吳家的男人可都死了呀!

慌亂之中,很多人卻在不停的埋怨。

但是總有一種僥幸的心理存在,就因為這種僥幸心理的存在,導致有很多老百姓不掉棺材不落淚。

所以吳文的父親爺爺才會在勸阻,到最後自己卻沒有逃出災難。

這次吳文不伺候,愛咋咋樣,反正他早就已經把家中的戶籍準備好了,萬事俱備,想去哪裡去哪裡。

吳文:老子不伺候了!

…………………………………

如果說黃河兩岸的中州,下著大暴雨,雨水過於充足。

那麼南郡府本應該是風調雨順,水雨充足的地方。

今年卻至今未下過大雨,南郡府不缺水,有湖有河有山間的泉水,水是不缺,但是不下雨,老百姓們就得自己去挑水。

有的縣裡麵沒有大河,隻有彎曲的小溪流,一直不下雨,這導致小溪流的水一直是下降的。

村子和村子之間又開始要發生矛盾了。

住在上流的村子攔截水流灌溉,住在下流的村子,老百姓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水流越來越小。

可不就發生了戰鬥,能不打仗嗎?

糧食沒有水,可能顆粒無收,那不得活生生的餓死。

為了不被餓死可不得爭水,不為了灌溉也得自己喝水呀。

水流還沒有徹底的斷了,隻是不下雨,讓人的心情都特別的煩躁。

摩擦也越來越多,摩擦變多就容易滋生矛盾。

大元縣倒是沒有太大矛盾,因為有一條長長的大元河,這條河水自古至今就沒有斷流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傻妻要翻身 跟男主離婚後我揣了崽 心機美人[快穿] 都市之絕世仙醫 漁女趕海發家記 快穿之禦妖有道 何故十九樓 七零之攀高枝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穿書女配,回村種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