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1 / 2)

加入書籤

第四十二章

特殊的造型出門,著實吸引眾人的目光。

有時候就是要大膽自信點,隻要自己不要臉,就無所謂異樣的眼光。

甚至在大熱天,待在門板遮住的陰涼處,不用曬陽光,其實還是挺舒服的一件事。

萬事有好有壞,這不馬上就要讓他想要做太陽傘。

袁斌隻能在心裡不停的這麼的安慰自己,心安理得的行走在道路上。

天氣炎熱,小路曬得特別乾,行走都會帶起來很多的塵土。

在很多村子裡,好多人家都會在清掃院子的時候,同時向院子裡灑水。

可以帶來一絲絲的涼爽,同時讓塵土降下去,不弄髒衣服。

「王彘,去找製傘匠做幾把傘,就是要擋太陽的傘。」

袁斌真是想到什麼說什麼,他覺得以後不能頂著門板出門了。

「遵命主公。」

王彘趕緊答應了,要不是今天頂著門板出門,他都不知道頭上有了遮蓋物,竟然還挺舒服。

果然主公就聰明絕頂,瞅瞅人家的腦子轉的有多快,很快就想到了油紙傘。

要說到古風的三大裝飾物,油紙傘,紙扇,簫。

「再做幾把扇子,沒錯!家有工匠能不能做風扇?」

袁斌扌莫著下巴,繼續琢磨如何度夏。

在最熱的三伏天裡,最好是去山上的小亭子避暑。

在山後背陰處,小亭子正沖著山間的風口,是真涼快呀!

夏天需要用冰,他會硝石製冰法。

袁斌也做過實驗,也知道硝石製冰法,很簡單,就是往水裡放硝石。按照比重調配,很快硝石就會帶走熱量。

而且硝石是可以反復利用,按照常理來說,隻需要找足夠多硝石,就可以長期的利用。

但是他不知道硝石在古代叫什麼?

這就是十分尷尬的一件事情了。

袁斌真是鬱悶,自己的腦袋怎麼什麼都不記呢?真是個榆木腦袋。

袁斌想著事情,卻腳步跟著秦野豬行走,愣是沒出錯。

~~~~~~~

為了得到主公的獎賞,工匠們可是費盡了心思。

這次所來測試的收割工具一共有三種,特意留了幾塊晚熟的稻田進行測試。

已經收完稻穀的老百姓們紛紛出來圍觀看熱鬧。

工匠們已經準備就緒,三種收割工具,每一種都挺特殊的樣子。

袁斌到來之時,眾人紛紛讓開路。

「王村長,叫幾個經驗豐富的老農,一起測試。」

袁斌想著這些工具用出來,做出來一定是要老百姓用的工具。

真正實用者是農民,那就不能讓別人測試,讓經驗最豐富的老農測試。

第一個工具,加大加長版的鐮刀。

這個工具一看就是在投機取巧,反正就看著那麼像死神的鐮刀。

袁斌看著大鐮刀,就不像好用的樣子。

而且還要擔心會不會傷到別人,這就是在濫竽充數。

因為就連袁斌都能看出來大鐮刀並不實用。

不說好用不好用了,光是用鐵的造價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承擔。

「第一種大鐮刀不能用,你需要貼合實際,容易傷到人就不說了。你打造這一把大鐮刀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普及整個縣城需要多長時間?」

袁斌隻是淺淺的問了幾句話,就讓這渾水扌莫魚的工匠無地自容。

王村長和身後的幾位老農都暗自點頭,主公說的十分在理。

準備投機取巧的工匠被說的滿臉通紅。

巴管事瞪了他一眼,平時做事都投機取巧,真當主公啥都不懂呢。

因為第一個工具出師不利,第二個上場的老實巴交的中年工匠譚大明有一些不知所措了。

「俺…俺…做的,做的是釤鐮。」

譚大明本身就緊張,而且他天生是個結巴。

手腳都不知道放到哪裡,說不出來話,隻能把他做出來的東西,讓大家看一眼。

確實長得稀奇古怪,周圍的人們都在好奇這個東西到底該怎麼使用?

由竹編、釤刀、手把和繩索四部分構成。

釤鐮的主體是一個由竹篾編成的半圓形大網眼竹筐,形狀像簸箕,比簸箕稍大,長寬各三尺多。

在箕口處安裝一個二尺多長、四指寬的釤刀。

釤刀很簿,很鋒利。箕口兩端,一端裝木柄,一端係繩子。

木柄約有三尺長,繩子稍短。木柄末端安有一短橫木,便於手握。

繩子末端,係一個方框形轉軸,便於手拉。

釤鐮樣子怪怪的,但是看上去還挺好用。

譚大明因為結巴說話也說不清,所以他盡可能的展示釤鐮的好用。

隻要配合著月要的扭動,就這麼一下接著一下,很快他附近的稻穀就被摟得乾乾淨淨。

本來第一個工具,展現出來時,王村長等人失落的搖搖頭。

老百姓使用的工具始終傳承了好多年了,也沒有人想要改過工具。

都有一種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是好東西的想法。

現在看到這種古怪古怪的收割工具,大家還挺好奇,並且刷刷刷是真快呀。

「很不錯,肉眼可見的收割成果。王村長,你挑幾個人上去試一試,看看效果,對比你們用鐮刀怎麼樣!」

袁斌沒見過這種工具,果然這些工匠們啊,隻要逼一逼總會給大家驚喜。

王村長趕緊點頭,幾個老農早就已經摩拳擦掌等著了,作為莊家的老把式,他們看一看就知道釤鐮該怎麼用。

「村長,我可是老花呀,咱們倆可是一起長大的夥伴。」

花老頭已經搶先第一個名額,立刻就來到了譚大明身邊。

譚大明將手中的工具交給花老頭,教給他該如何用力,該如何使用。

隻是稍微一聽,花老頭就基本上掌握了技巧,雖說剛開頭的幾下,差點割到自己。

其他沒搶到名額的老農紛紛嘲笑:「行不行啊?不行下來我們上。」

「肯定行,看我的!」

花老頭氣急敗壞的說道,很快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力道。

都是剛收完稻穀的莊稼人,誰不知道收莊稼的時候累呀。

花老頭就感覺確實是比鐮刀省事,而且一摟一大片,特別有成就感,乾的活是又快又多。

「照著我這種做法,我覺得用這個工具,我一天能收三畝地!」

花老頭用完了之後,直接被其他的老農給搶過去,確實是挺好用的,老農們也是很嚴謹,不說大話。

老農們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確實是搞不懂這個用法如何用勁。

很多年輕人都看的火熱,他們也想動手試一試這種新的工具。看著是真好玩兒了。

「好用是好用,不過用釤鐮確實需要點技巧,會的不難,難的不會,還是個問題。」

王村長跟幾位老農溝通之後,給出這麼一個答案。

袁斌點點頭,任何工具都沒有十全十美的存在。

這種釤鐮提高效率,確實能用,一看就是眼前這個老實巴交的譚大明是經過思考的。

「記下來,賞銀百兩!」

袁斌還是知道打一巴掌給一個紅棗,立刻就表示釤鐮,被采用了。

譚大明一張普通的臉上,帶著心滿意足的笑容:「謝,謝謝主公…」

「你做的不錯,以後繼續保持。」

袁斌拍拍譚大明的肩膀,心想:這都是技術人才呀,不知道他還會點啥?能不能壓榨點好東西。

譚大明激動的不得了,整個人都開心了。

「王彘,以後給他漲一倍月俸。」

「是,主公。」

袁斌想到現在府裡好像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工資單,上進的標準。

就是達到什麼成就,就可以到什麼職位,什麼職位就可以達得到什麼樣工資。

這些都應該有明確的規定,要想馬兒跑得快,就要給馬兒吃草。

譚大明都已經幸福的要暈倒了,不停的感謝著主公。

而第三個工具,則是腳踏舂米機。是是一個馬木匠的女兒馬玉,想出來的腳踏舂米機。

馬玉僅有十三歲,卻已經要開始相看親事,不過天生半張臉是陰陽臉,就是胎記長在右臉上。

細看五官其實是非常漂亮的一個小女生,但是這塊黑色的胎記,全部都吸引了別人注意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重生七零傻妻要翻身 跟男主離婚後我揣了崽 心機美人[快穿] 都市之絕世仙醫 漁女趕海發家記 快穿之禦妖有道 何故十九樓 七零之攀高枝 穿成農家子靠植物係統飛升首輔 穿書女配,回村種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