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又要出戰了(1 / 2)

加入書籤

周洛祥在聽說\"「專利」的概念之後,驚訝了好一陣子。

但他在和羅田森等工匠交談後,確定了這事的真假。

最後做出了決定,願意傳授自己的鑄炮技術,並且親自動手教授工匠們製作紅夷炮的方法,這樣可以換取子孫後代數十年的利益。

其實,溫越有著足夠的威望,去強製要求工匠們公開他們的技術。

但溫越並不打算這樣做。

他認為給予每個人直接的利益,更能提升他們的工作熱情。

自願而非被迫地分享技術,會給工匠們造成消極影響,連著生產力也無法增加。

因此,在火炮廠內,包括羅田森在內的近百名工匠成為了周洛祥的學生。

這一百多名工匠都專注於學習紅夷炮的鑄造技術。

盡管周洛祥對佛狼機火炮也有不錯的研究,但溫越讓周洛祥目前就傳授眾人紅夷炮的打造方法。

相比於弗朗機炮,紅衣大炮具有更遠的射程優勢,這對於對抗建虜來說非常重要。

不然建虜那邊有了紅衣大炮,己方還是射程短的弗朗機炮。

這戰鬥就完全可以不用打了。

去年年末的時候,周洛祥帶領工匠們完成了三十門紅衣大炮的鑄造。

幾個月後,火炮打造完畢。

但由於采用了泥模法,最終隻有五門達到了合格的標準。

而這個合格率在明末已經是非常高的水平了。

接著,他又嘗試了溫越所說,新穎的鐵模法,再次鑄造了十門火炮,現在剛好鑄造完畢。

恰好溫越過來,便一起去勘驗結果。

在寬敞的火炮廠場地中,十門新鑄成的三磅紅夷大炮被運了過來。

在眾人的目光下。

幾名工匠先將其中一門紅衣大炮拖到中心位置,往裡麵裝滿火藥,並引出了長長的點火繩。

隨後又有一名工匠,用火折子小心地點燃了點火繩。

然後,他們急忙撒開丫子就跑。

隻是過了五秒鍾。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以及劇烈的濃煙彌漫開來。

隻見那座重型火炮,在火藥的崩裂下,騰空而起,然後猛烈摔在地麵上。

看這門紅衣大炮似乎完好無損的樣子。

周洛祥的臉上出現激動之色,對溫越恭敬道:「請將軍勘驗。」

眾人都跟著溫越走過去。

那門火炮已經被工匠們抬到一個高台上。

周洛祥又戴好眼鏡,在火炮上下打量,認真地檢查炮身是否有損傷或炸裂的地方。

不久,他臉上露出了欣喜,對溫越行禮道:「將軍,使用鐵模法鑄造火炮已然完善,此炮已沒炸膛之憂。」

周圍的人群一片歡呼,隨即齊聲請求溫越為其命名。

溫越臉上也是藏不住的笑容,說道:「那就叫它『青牙炮』吧。」

這是首次使用鐵模法製造的火炮,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所以溫越不舍吝嗇直接以青牙堡的名字命名。

等著所有火炮經過檢驗。

最後,會在炮身上刻錄銘文,標明重量、火藥量、鉛彈重量、可用的封閉群子彈數量。

以及工匠和檢驗官員的名字,覆蓋炮衣後即可正式入庫。

檢驗完畢後,最後十門紅衣大炮中,有四門火炮達到標準。

這樣的合格率相當出色。

在場的所有人都為此歡笑不已,如此高的成炮律,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一致認為這是鐵模法的作用。

「將軍所言以黃鐵打造火炮,現已成功,將軍所說的另外一種以熟鐵打造火炮之法,小人也會盡快研習實驗。」

這批火炮的成功,讓周洛祥對溫越所說的話,信心倍增。

此時,他又提起另外一種打造火炮的方法。

去年的時候。

溫越在提及鐵模法之後,曾隨意談及用熟鐵打造火炮。

使用生鐵製作火炮雖然成本較低,但是會導致火炮異常笨重,例如紅夷十二磅炮的重量高達四千斤。

現在明軍裝備的六磅紅衣大炮,也有常用在三千斤的,這對軍隊機動性極為不利。

根據溫越在後世看到過的有關資料。

其實紅衣大炮也能用熟鐵製成。

雖然熟鐵無法直接澆築成型,但可以通過加熱鍛打的方式,使其逐漸旋轉形成圓形炮管。

這種方法製成的火炮不僅重量減輕了一半,而且壁薄膛寬,不會擔心炸膛問題,還能容納更大的炮彈。

相比之下,生鐵鑄造的火炮內部常有許多氣孔和粗糙表麵,難以打磨平整,導致裝填速度慢。

熟鐵打造的火炮還有另外一個好處,便是內膛極其光滑,大大加快了炮彈的裝填速度。

當然,鐵模法鑄成的火炮,盡管內膛也同樣光滑。

但在輕便性和靈活性方麵,仍然不及熟鐵炮。

溫越點頭道:「好,周主事,你盡管研習打造,不必擔憂成本損耗。」

……

「預備射擊!」

離開火炮廠後,溫越又來到了炮兵訓練場。

看見溫越親自到場檢閱,王鈎顯得格外振奮。

他威風凜凜傳下命令,讓所有火炮瞄準遠處設置的目標。

在王鈎麵前排列的是二十門紅夷大炮。

包括六門六磅紅衣大炮和十四門三磅紅衣大炮。

而隨著新鑄成的四門三磅紅衣大炮加入隊伍,王鈎的千總炮兵隊,就擁有紅衣大炮二十四門。

這些火炮整齊劃一地排列開來,它們巨大的炮口不斷調整方向。

而在觀測手麵前,擺放著一架光鮮亮麗的炮鏡。

沒有,就是炮鏡。

數月之前,青牙軍中已經開始配備炮鏡和千裡鏡。

這兩種工具都需要用到透明無色鏡片。

盡管此時的無色玻璃價格昂貴,但它並非稀奇物品。

在北京城,朝廷就有專門的玻璃工廠。

然而,這個時代生產的無色玻璃難免會有一些氣泡。

盡管溫越也知道該如何消除氣泡。

而眼下手頭上缺乏相應的工匠,也缺少生產玻璃的興趣。

玻璃這種東西,放在盛世或許能賣個高價格。

可在亂世,根本換不了多少米糧。

青牙軍中,製造炮鏡和千裡鏡的鏡片,是用水晶作為玻璃的替代品。

在明末的士紳階層中,水晶是一種相對常見的東西。

江蘇東海出產的天然無色水晶,可以在大明許多城市購得。

關鍵的不是原料本身。

問題在於鏡片的設計和加工過程中所需的精湛工藝和光學知識,這在當時的明朝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

好在,具備這些專業知識的人才雖然稀缺,但也並非完全不存在。

他們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

而當情報司前往江南搜集相關農書的時候,也發現了幾位擅長此項技藝的人才。

在經過不惜重金邀請後,這些人已經來到了山海關,為溫越效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門大佬三歲半,七個哥哥寵上天 新封神演義 神秘復蘇之詭書 晉血山河 我在規則怪談擁有不死之身 孤桀詩集 w財子 深秋淺憶 權力爭鋒 刀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