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兵勢如水火(1 / 2)

加入書籤

王琳的戰書轉達至吳明徹所部之時,石梁城的攻守戰已經進入了尾聲……

至此,王琳謀算可謂精巧準確到極點,齊將可朱渾道裕依仗孤城據守已有一月有餘。

在此期間,雖然陳軍一路高歌猛進「收復」周遭城池,但各州郡齊軍也竭力抵抗,讓吳明徹在外布防的部曲兵眾們損失慘重,這才有了石梁城下久久不能推進的僵持之局。

經歷過幾場攻防惡戰之後,石梁城乃至整個涇州之內已是滿目狼藉,農田、民宅都遭到了嚴重破壞,甚至就連幾座鄔堡也被拆除。

吳明徹率軍進入石梁的時候,隻見野火遍地,聳立的塔樓都多被推倒橫在地上,可朱渾道裕的腦袋早被砍下掛在城門口,睜大著一雙眼睛瞪著源源不斷入城的陳軍……四處都是死屍,可見此前的戰事之激烈。

但攻下石梁並未給吳明徹多大的振奮,反而讓他有些心事重重……本來石梁他是預計要不戰而克的,但戰事居然拖延如此之久,也大為出乎他的意料。

此戰之中,不但淮南軍民反抗之意堅決,多線作戰的陳軍也開始暴露出一些嚴重的弊端,兵力不足,糧草不足,打擊範圍太深太廣,兵線太過分散,時有將官縱容士卒劫掠,激起民憤。

諸如此類。

這些事情如果隻是一兩件,那麼還不足為慮,但隨著王琳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慢慢奏效,這些弊端就開始集中爆發。

誘發這些事情發生的首先當然是外因:

從十六國亂世再到南北亂世,淮北淮南都是南北兩朝戰爭爆發的集中地區,邊鄙之地當然民風悍烈,也有不少豪強盤踞在此。

且說……王琳昔日所以能割據淮南投北,這些人沒少出力,比如王琳的嶽家裴氏一族,這些人在北齊朝廷這些年的拉攏下來,漸漸淡忘了南朝,而心向北齊。

陳朝一路攻取淮南大城,要掃清周邊之際,便遭遇了這些人的頑強抵抗。

吳明徹的中路軍人眾並不多,隻三萬餘眾,算上民夫、輔兵也不過五萬餘人。

打下了城池要安撫地方豪強、民眾,又要分兵駐守。

如此分攤下來,即便陳軍再如何精銳、將帥參劃的再如何穩妥,也難免捉襟見肘。

先是兩月前,吳明徹正與長孫洪略對峙之際,江北一鄉豪打出北齊朝廷的齊號,率鄉眾五千人攻打瓜步,被任忠平滅;再是二月初旬,和州官吏接到賀若弼書信,降而復叛,又被韋載率軍平定……數路大軍,除卻任忠那一路還算順利之外,連黃法氍也不得不為汝陰、北陳等地的「叛亂」來回奔波,免得大好局麵被再度攪亂。

另外,由於南朝國力不足,暫時無法將大戰所需的物資運輸到位,各路大軍的軍資、錢糧一半多隻能自行補足,各路主帥也為此絞盡腦汁,其中也少不了燒殺劫掠。

陳頊北伐,打出的旗號是收復故土,然而他們卻以一種這樣的姿態來到淮南,不得不說,讓人感到悲哀和荒謬。這注定會造成許多後患,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民心向背!

北齊經營兩淮期間,重視發展民生,加強了對兩淮地區的掌控。幾年發展,頗有些淨土的味道,一度成為了北齊糧倉所在,而南朝大軍大肆北來,時有燒殺擄掠的跡象,使得江北地區遭受了嚴重破壞……時至晚春,早已經過了農時,許多地方甚至連秧苗都未來得及播種,今年的收成也就可想而知,百姓心中的怨憤之氣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也是陳軍後方叛亂不止的根本症結所在!

吳明徹雖深知陳軍種種做為的弊端,卻也無可奈何。

一方麵,陳國確實不能及時保證糧草輜重運輸及時,自古以來,講究一個兵馬未到,糧草先行,陳軍要快速推進,「取之於民」乃是必然之事;

另一方麵,自古皇帝不差餓兵,在這個時代,你指望一支軍隊在物質欲望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全心全意為了人民」,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其將會導致的後果,必然就是軍無戰心,甚至兵變!

對此種情況,陳軍將帥不能不約束,卻也不能約束的太嚴,這就導致了一種惡性循環,他王琳一日不覆滅,淮南一日不全部落入陳國的手裡,就別想後方會消停。

故此,兵力分散是難免的,後勁漸漸不足也是難免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稀有技能 席爺每天都想官宣 三國之巔峰召喚 DC騎士 恃婚而驕 仙途臥龍 隨機超能力 我在快穿世界做大佬 三國降臨現世 最強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