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千年契約(1 / 2)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日子,梁仙姐在鄭家和開源武館之間來回。在張雅君的悉心指點下,她的輕功和移步身法長足進步,劍術也逐漸入門。為了能夠早日和師哥師姐們一樣身懷絕技,梁仙姐風雨無阻,刻苦習練,即使累得渾身酸痛,走路站都站不住,也從不叫苦。她的堅韌,贏得了師哥師姐們的尊重。難以想象,她一個嬌小柔弱的姑娘家,能接受如此的超強訓練。師哥師姐們都很關照她,悉心指點她不足的地方,休息的時候,都圍著她說笑,給她講笑話;吃飯的時候,有好吃的也多分她一點,惹得鄭源兒都有些嫉妒。

梁仙姐逐漸習慣了開源武館的生活,多少過往的不開心都在師兄師姐們的互相勉勵愛護中消散,她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自在,安逸。

鄭源兒每天都和梁仙姐一起到武館練習;說來也奇怪,平時鄭源兒不怎麼喜歡到武館來,自從梁仙姐來後,卻是同甘共苦,一刻也不拉下,好像生怕落在了仙姐姐的後麵一樣。溫氏和鄭家母是看在眼中,打心裡對梁仙姐越來越喜歡。

梁仙姐在不間斷的練習之餘,也和師兄師姐們到靜室中打坐運氣,或到禪堂聽課,或結伴到玉壺山中尋找機緣,觸發靈感。張開源師父,鄭天宏爺爺經常來講課,從中州八百年史跡到地方政治,從農桑修造到機織刺繡,大到統軍作戰,小到居家修身,包羅世間萬象。

梁仙姐認真的聽著,這些是她從前想都不敢想象能學到的。她不識字,從私塾聽來的僅有詞匯也難以成文,張雅君師姐便手把手的教她斷文識字,細心周到。師姐外表冷艷,內心熾熱,梁仙姐真的很感激她。

在琴室,梁仙姐扌莫到了千百回夢中所見所想的古琴。曾經,穆小俏及一乾青樓女撫琴作樂,嫌她礙眼,把她趕到屋外,她多少心裡的苦澀,渡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黑夜。她很喜歡古琴古樂,從骨子裡的鍾情,今後終於可以自己動手彈奏了!她滿眼滿心都是熱淚,特別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鄭家母姓王名君瑤,七十有幾了,仍身體硬朗;她可是出身書香門弟,大家閨秀。自嫁與鄭天宏後,夫妻恩愛,琴瑟調和。鄭天宏吹得一口好蕭,王君瑤也習得一手好劍,每當偕遊山水間,指點日月山河,鸞鳳和鳴,端的是神仙佳侶,羨煞旁人也。

王君瑤一有時間,便把梁仙姐和鄭源兒叫到書房,教她們詩詞歌賦,及為人處世之道。梁仙姐悉心求學,很是認真;鄭源兒本不想學,但見梁仙姐那麼認真,自己也不能太懶散,也就隻好當一回事。

半月後的一天,梁仙姐和師姐們在武館後山菜園中除草。看著滿眼的綠色,瓜蒂果實,還有不遠處正揚花的稻穗,心裡真是開懷的愉悅。武館數百弟子,這一片百十畝的田地和果園,是可以滿足武館全年的囗糧的,加上牧羊圈養及織房編造等,開源武館做到了真正的自給自足。

「姐姐,姐姐!」忽見菜園入囗處,鄭源兒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過來,拉起梁仙姐,說:「姐姐,快跟我回去,爺爺剛才從聖泉宮回來了!」

「爺爺回來了?」梁仙姐一陣欣喜,也顧不得一手泥土,回頭說:「各位師哥師姐,大家辛苦了,師妹有事回去一趟,再見了!」

師姐們說:「沒事,你去吧!」

梁仙姐和鄭源兒回到鄭府,鄭天宏正在會見村裡的幾位長老,可能是有關此次聖泉宮之行帶回來的信息。兩人看到師父張開源也在,不好打擾,便退到偏室,焦急的等待他們離去。

鄭天宏和幾位長老神情嚴峻。鄭天宏說:「我這次回聖泉宮,見了宮主,掌教及幾位執教,近日連續接到庭州和上州方麵的信息。庭州連年嚴寒和乾旱,牧草枯死,牛羊餓斃,牧民四處逃難,湧入周邊州府,而首當其次是上州。因天氣異常,上州糧食也連年欠收,無法接收大量難民,為了生存,牧民和上州民眾經常發生沖突。上州已經關閉了邊界,禁止牧民進入。這場民眾沖突引發的州府交惡,打破了近百年來的和平,雙方已然兵戈相向。庭州數次上書皇室,希望幫忙解決當前的困境,奈何各州府自顧不瑕,也就沒有回信。庭州王一怒之下,脫離了天朝,派兵進攻上州,狼煙在三關燃起,戰爭一觸即發。」

鄭天宏沉吟說:「近幾年的天災人禍,聯係最近的事件,掌教認為,這天下有大事發生,希望各分院和聖泉村等早做準備,擴大生產,加緊訓練弟子,以備不時之需。」

「三百年前,西州叛亂,進攻上州,持續多年的浩劫,民眾死傷十之有八;此次庭州叛逆,可能禍及的不單是上州,而是整個天下。一千二百年前,龍劍俠祖師攜夫人黃冰雪助前朝虞室奪得天下後,雙方約定:虞室擁有統治天下的決策和行使權力,龍劍俠祖師及夫人享有授教天下的權力,雙方都有絕對的自主權,不得互相乾涉。之後祖師夫婦入聖泉峰開山建宮立教。新朝建立後,繼承了前朝的規定,除了授教子弟外,皇室和官兵不得涉足聖泉宮方圓三百裡地界範圍內,聖泉宮不得參與皇室和治理天下的事務。聖泉宮有權教育弟子為官之道,聖泉宮弟子可以入仕,但弟子一旦參與天下事務,就不得再次返回聖泉宮。這樣規定的原因,就是斷絕政權影響天下授教,也限製教派影響政權;但在所有規定之外,又附加了一條:當有外敵入侵,威脅到天下安寧的時候,聖泉宮有權參與衛國戰爭,與皇室及天下人一道,共同抵禦侵略。所以,千百年來,聖泉宮一直以保家衛國為己任,為天朝文明的延續,為大夏的繁榮,做出了不可抹滅的貢獻。此次庭州叛逆,脫離天朝,形同外敵,聖泉宮有責協同皇室平叛。」

長老們靜靜的聽著,感覺到事態的嚴重。

鄭天宏銀須飄飄,繼續說:「麵對庭州的咄咄逼人,麵對即將到來的嚴峻事件,各位長老回去後請發動民眾,抓緊生產,備耕備糧,同時杜絕浪費。大抵動亂,皆為糧草爭執,咱們聖泉村為天下百姓之首,不可不防。」

長老們說:「請家主放心,因為有鄭家的從中調度,村民飼養的家畜,種出來的糧食和果蔬等,作坊生產的陶瓷,布料,物用件等,都能及時的満足各界的需求,現在生產的盡頭很高。民眾不擔心外界的騷擾,所以都能安心的生產。」

鄭天宏點點頭,說:「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掌教在危言聳聽,庭州乃化外之邦,怎麼會撼動到我大夏的根基?庭州區區數十萬人囗,相比我大夏億萬民眾的級別,簡直是孤蟻撼大樹。庭州常年麵對嚴酷的生存環境,連活下來的希望都是奢侈,更何況填飽肚子!每一場天災人禍,淘汰的都是老弱病殘,有幸活下來的,都擁有超強的體魄,和進擊意識。反觀我大夏,人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享受著社會富裕帶來的各種福利,接濟救助,沒有了敵人,也懶得去強化自己。你試看上京中州成群閒逛的人們,寧可坐在茶肆中閒談,青樓歡場中左擁右抱,也不會去關注民生,關注天下的大勢。殊不知不進則退,國家機構養著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每天吟詩作對,歌舞升平,充耳不聞邊塞的狼煙。試問哪一天,強敵來襲,拿什麼去對抗?筆墨紙硯,口誅筆伐嗎?還是糖衣炮彈?敵人不會聽我們的,我們終將成為對方枮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鄭天宏頓了一下,繼續說:「也不是說,文化不能強國;但真正的戰爭,拚的是實力,是後繼人員的體魄,是過硬的兵器,是取之不盡的糧草及能源!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哀者莫大於幸,不可不慮。開源,即日起,武館擴大招生,凡是有點潛質的都可以進入學習,教習要因人而異,重點在臨敵方麵的技擊。」

「是,家主,開源回去就開始著手實馳。」張開源起身抱拳說。

「好了,多的不說了,你們回去吧!記得隨時注意外來人囗的動向,及天下的大勢;隨時保持聯絡,有任何情況,第一時間告訴我,大家共同商量對策。」鄭天宏說。

「是!我等謹遵!」

眾人陸續離開,回去布置了。

鄭天宏端起茶杯,茗了一口茶,說聲:「你們兩個,出來吧!」

梁仙姐和鄭源兒在偏室聽著鄭天宏和眾人說話,這麼大的事,感覺自己的事都不是事了。聽見爺爺發話,便轉了出來,叫聲:「爺爺!」又不知說什麼好。

鄭天宏招手說:「到爺爺麵前來吧!」

兩人互相看看,便來到爺爺麵前坐下。

鄭天宏看著梁仙姐說:「仙兒,爺爺到聖泉宮的時候,韓師弟已經下山去了。至於你說的義弟義妹,東方執教說韓執教是有兩個弟子,但是不叫瑤峰和瑤芳,而是叫離塵和疏月,不知是不是他們兩個。」鄭天宏輕笑說,「不過聖泉宮有規定,凡入門弟子,都必須隱藏本來的姓氏,而由師父另取道名;隻等有機會下山之後,或融入民間,當可恢復本來姓氏。或他倆人就是仙兒的義弟妹呢?!不過信之下山後,他二人就閉關去了,需要很久才能出來,」鄭天宏撫撫長須,似乎覺得好笑又不可思議,他說:「才十四五歲的孩子,就閉什麼關呀?!韓師弟也真是的,嗬嗬!」

梁仙姐卻信以為真,她沒有想到爺爺百忙之中還記得幫她打聽,很是感激。她說:「謝謝爺爺,知道弟弟妹妹在聖泉宮,仙兒就放心了。爺爺,等弟弟妹妹出關了,您就帶仙兒去找他們好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詭異陽差 關於我死後那些幺蛾子事 耍棍 網遊之弒神 不負佛子,唯負卿 天道:六千萬年的戀愛史 上仙有劫 來人開棺,世子妃要帶朕回宮 重生後,暴虐王爺不經撩 薔薇盛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