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下本兒(1 / 2)

加入書籤

1982年2月23日,報紙上發表了「電視劇《紅樓夢》攝製工作在籌備」的消息。

怎麼挑選角色,到底將會由誰來出演劇中主角,一時成為社會上關注的焦點。

而就在這同一天,寧衛民也喜從天降,終於獲得了宋華桂批示的五萬元啟動資金。

不用說啊,手裡有了錢當然就完全不一樣了。

自此,雖然在名義上,寧衛民負責管理的齋宮陳列館和建國飯店服裝專營店,仍然是總公司的下屬單位。

可由於無需再事事向公司請示,幾乎已經完全脫離總公司的掣肘。

寧衛民已經在實質上,把這兩處都變成獨立核算的小單位了。

這就是說,他等同於被「分封」了,終於成了貨真價實的一方「諸侯」。

乾什麼都可以憑自己高興了。

還別說,咱們的寧侯爺倒是真不糟踐剛剛贏得的這份財權。

錢一到手,還沒焐熱呢,他就急著往外扔。

別的不說,通過「外服」他剛剛選定下來的四名新職工,就沒經過總公司崗前培訓。

直接被他給弄到了齋宮來,和「十二釵」這些老職工一起,參加他精心準備,獨樹一幟培訓科目。

和總公司通常的打字、發傳真、強化外語,以及普及基本外貿知識的培訓內容大不一樣。

寧衛民更在意實用性。

所以他定下的課程就是四方麵,外語、化妝,儀態儀表和服裝銷售知識。

至於老師,他不惜斥重金,托關係,分別以三十五元和二十元一次課的代價,從國航請了一個在職的空乘組長和一個友誼商店服裝部組長,來給姑娘們做培訓。

同時,他還從友誼商店給所有的姑娘們買了口紅、腮紅、睫毛膏、高跟鞋。

並且在西四「造寸」以每人四百元的價格,按照民航的新製服樣式,給十六個姑娘每個人都量身定做了一冬兩夏三套工作服。

說白了,那是真下血本兒了!

還沒開始創造效益呢,僅僅這些開銷就達到了八千元,。

而且很顯然,一個國際品牌的服裝專營店,居然要用這麼大代價,聘請裁縫去仿照別人的製服為自己員工訂製工裝。

這說起來當然是有些可笑的。

恐怕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會認為此舉純屬騎馬找馬的傻事。

可事實上還真不是這樣的,此舉反而極有必要。

因為本質上,皮爾卡頓的女裝就不適合當工作服。

大師的設計風格向來都是追求前衛的獨特之風。

無論是五十年代退出的「泡泡裙」,還是六十年代的「宇航服」係列。

都能體現出他作品中強烈的「未來主義」。

即使他現在受到我們古建飛簷的影響創造的「寬墊肩」。

也一樣脫離了傳統,顯得很誇張。

說句實話,在寧衛民看來,大師在西方時尚界的聲譽主要是得益於探索服裝風格中,他經常能夠打破想象力界限,才會受到同行認可和追捧。

要不是恰逢其時,我們共和國在個人美上被封禁的太久了。

在驟然開禁後,國人下意識都熱愛標新立異的奇裝異服,越誇張越愛。

皮爾卡頓的衣服能否打開國內市場還真是未知數呢。

反正照寧衛民的認知和審美來說,「C」的女裝隻適合於舞台,但距離現實卻有些遙遠,商業性價比並不高。

他當然不願意自己下屬也都跟公司裡那些姑娘們一樣,變成張牙舞爪,翩翩飛舞的妖精。

即便亂花漸欲迷人眼是一種妖冶美。

但能肯定的是,這樣的張揚打扮,怎麼也不像賣衣服的了,就更談不上什麼服務。

寧衛民是需要他的員工漂亮,可更重要的也要保持低調和莊重。

更何況「C」的女裝是成衣,本身在國外就是平民化的時裝,以款式取勝而非質量。

那又能穿多久啊?

天天上身的話,幾個月就得換上一套新的,那又是多少成本?

反過來,寧衛民用「造寸」的裁縫師傅,給姑娘們量體裁衣可就不一樣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三國大文聖 征戰諸天世界 薄先生很偏執 穿書後我嫁給了病弱反派 乃木阪物語 穿成八零福運小團寶 氪金飛仙 我給世界首富守活寡 天命相師 重生後她成了國民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