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1 / 2)

加入書籤

第1083章

寧衛民成功激起了倆法國明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這接下來才算是能給這倆法國明星帶進中華美食的小學裡去接受啟蒙教育了。

不過既然是啟蒙教育,那就還到不了吃大菜的階段呢。

寧衛民自然是以主打以小吃為主。

於是雖然他還是多數在長城飯店粵菜風味的中餐廳或是壇宮飯莊擺宴請客,但腸粉、叉燒包、水晶蝦餃、乾蒸燒賣、糯米雞、奶黃包、薑撞奶、蘿卜糕、流沙包……這些廣式點心,以及豆漿、茶湯、麵茶、餛飩、湯麵、拌麵、炒麵、炒飯、燒麥、豆包、打糕、發糕、包子、餃子、鍋貼、餡餅、油條、油餅、糖餅、糖三角、糖卷果、涼粉兒、蔥花餅、銀絲卷、炸三角、炸咯吱、炒疙瘩、貓耳朵、煎餅果子、蘿卜絲餅、門釘肉餅、褡褳火燒、燒餅夾肉、燒餅羊湯、老麵饅頭、荷葉粥、臘八粥、拉拉兒、疙瘩湯、小肉飯……這些京城小吃卻成了主角。

當然,根據外國人的飲食習慣,完全隻有碳水攝入當然不行,還得再搭配蔬菜與肉食。

這倒也不麻煩,在這方麵寧衛民隻要點幾個糖醋黃瓜、果仁菠菜、炒胡蘿卜醬、涼拌海蜇、清拌赤貝、芹菜腐竹之類清口兒的涼菜,代替沙拉和輔菜。

再添上幾個糖醋櫻桃肉、宮保雞丁、糖醋裡脊、黃金肉、軲轆錘、炸八塊、燒羊肉、乾炸丸子之類的純肉菜。

或者是蒜腸、熏雞、叉燒、清醬肉、醬肘子、鬆仁小肚兒這類的盒子菜。

又或是烤乳鴿、鬆針烤雞、烤羊肉串、烤鹿肉串、烤五花肉、烤蘑菇之類的小燒烤即可。

對於西方大部分國度的外國人來說,這些沒有太古怪異味,相對簡單且純粹的吃食,怎麼搭配都是很完美的席麵。

已經足夠把兩個法國明星吃得眉開眼笑,為華夏豐富多彩的食品驚嘆,感到大長見識的了。

至於京城名滿天下的豆汁兒,寧衛民可沒給兩個法國明星推薦,更沒像相聲裡說的那樣,一腳踹倒,硬灌人家一碗。

真要這麼乾了,那他純屬缺心眼。

雖然這東西說起來連清代的皇帝也喝吧。

確實是跨越了階級,實現了破圈兒,傳承了幾百年,能夠養生怯病的好東西。

可這東西享受上也是有門檻的,屬於上了癮忘不掉,但成癮也不易。

好這口兒的京城人基本都是得自家傳,是打小就一碗碗讓家長捏著鼻子灌出來,練就的童子功。

連他這樣的野孩子,沒人教給,都欣賞不了。

那他乾嘛非得把倆法國明星往溝裡帶,非得破壞人家對華夏美食的好感呢?

絕對不能啊!

其實都別說豆汁兒了,什麼臭豆腐、鬆花蛋,折耳根、酸筍,隻要是帶有刺激性異味食品,甚至鹵煮火燒、炒肝兒、鬆花蛋、鳳爪、烤月要子這些髒器雜碎也統統都不能。

倒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而是因為即便是小吃,這些也屬於小眾款晉級版的。

外國人想吃可以,但有個前提,得先得把大眾口味小吃先熟練掌握了,才有可能體會到這些吃食的妙處。

什麼事兒都跟上學一樣,必須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否則無異於拔苗助長。

然而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誇誇法國人,對於美食還真有股子執著的求知欲。

因為雖然從民族性格和習慣的角度出發,自由散漫,精致浪漫,崇尚享樂的法國人和拘束、內斂、勤勞的華夏人呈現出截然相反的迥異。

但在美食方麵,法國人卻和華夏人有著太多「異曲同工」之處。

比如說,無論法國人還是華夏人,都可以對某一道菜侃侃而談,而不覺得無聊。

彼此都喜歡吃稀奇古怪的飛禽走獸,很重視前菜(涼菜),以及喝酒……

都會為吃一頓美食心甘情願走很遠的路……

都會向家裡長輩請教烹飪的方法,並一代代的繼承下來……

所以在飲食方麵的喜好和習慣,法國人和華夏人其實是很親近,也很相似的。

當兩個法國明星真正欲罷不能的愛上了一些華夏美食,和寧衛民有了更多可探討的話題,這就進一步為他們彼此關係向良性化轉變鋪平了道路。

寧衛民甚至抽空教會了凱瑟琳德納芙包餃子,阿蘭德龍和麵、擀餃子皮。

而且還征詢了兩位明星的意見,他用攝像機給這樣接地氣的場麵拍攝了下來,並且獲得他們的允許對外公布後,在華夏影迷中取得了極其強烈的理想反響。

就這樣,這種於公於私都俱佳的經歷和結果,不但真正讓寧衛民成為了兩個法國明星的朋友,也奠定了他們之間信任的基礎。

於是寧衛民順利地成功推進了他的下一步計劃——就是閒暇的時候帶著兩個法國明星走出他們下榻的飯店,在京城各處逛逛,並且全程用攝像機錄製下來,最後剪輯製作成一部紀錄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三國大文聖 征戰諸天世界 薄先生很偏執 穿書後我嫁給了病弱反派 乃木阪物語 穿成八零福運小團寶 氪金飛仙 我給世界首富守活寡 天命相師 重生後她成了國民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