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利與弊(1 / 2)

加入書籤

於謙是知人情世故,而不被人情世故所吞沒的英才。

興安帶來的消息,讓他一眼就看穿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也先沒看錯,用漢人來對付漢人是最好的選擇,漢人比他們更擅長對付漢人。

喜寧定下的計劃,有著很完整的邏輯鏈條。

先是利用內鬼,在京城內散布大量謠言,令皇帝和於謙之間產生間隙。

而後派遣使臣,重點強調朱祁鎮的存在,利用正統皇帝打擊庶皇帝,以此來動搖朱鈺統治的正統性。

接著便要求於謙、石亨、範廣等人前去大營迎接朱祁鎮。

這樣一來,就能把這些將領架在火上烤,讓他們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不管是去還是不去,最後都是死路一條。

若是事情一直按照喜寧所規劃的路線發展,朝中的文武百官,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名正言順的肅清權臣,任何人都挑不出刺來。

到那時,瓦刺的戰略目標自然就達成了。

不管之後接手大軍的是誰,臨陣換將,並且還是一換一大批,都必然會導致京城九門之外的大軍動盪不休。

屆時隻需要騎兵來回沖鋒幾次,九門之外的大軍本就動盪不休軍心渙散,怎麼可能堅持得住?必然會全麵崩潰。

京城自然也就守不住了。

可惜,這一切謀劃的基礎都建立在皇帝和於謙之間產生間隙之上。

喜寧萬萬想不到,眼下的這位年輕皇帝居然會無條件信任於謙,不僅沒有借助這次好機會發揮,甚至還幫助於謙平定輿論。

於謙還沒有發力,找麻煩的人就已經垮了。

後續的招數,隨著這個前置條件徹底拉垮,自然也就沒有那麼要命了。

瓦刺使臣再怎麼努力,有再多的陰謀詭計,要是連皇帝的人都見不到,京城的門都進不去,自然也是發揮不出來。

喜寧這一套陰謀,直接就從根本上被皇帝和大臣之間的絕對信任給打垮了。

而於謙看穿整件事情的邏輯後,就在思考這件事情背後,除了喜寧、瓦刺在推動以外,還會有誰參與?

畢竟整個陰謀裡,最重要的無非就是兩點,一個是輿論的散播,一個是瓦刺使臣要求迎回朱祁鎮。

前者自不必多提,在錦衣衛的殘酷鎮壓之下,哪怕是普通老百姓,都不敢聊這方麵的話題,別有用心之人要麼死,要麼還在大牢裡關著受刑。

壓根就沒有能力和機會再搞風搞雨。

後者呢?

於謙想了許久,想出了兩個人名。

朝中禦史王復,戶科給事中趙榮,這兩人都是王振殘黨,更是朱祁鎮名副其實的忠犬,大概就是後者的保證了。

兩人聯合,很快就能將瓦刺使臣的要求擴散開來,結合先前的一連串鋪墊,於謙很難不死。

好在,朱鈺絕對信任他,這套陰謀詭計自然也就不攻而破。

「你回去和陛下說,瓦刺使臣要見,先帝已死是個事實,但派人去探探他們的虛實,也不是不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我一眼就看出我不是人 我釣的魚能升級 我建的月球基地曝光了 太古神劍訣 閨門榮婿 華娛之生於1988 星夜血空 那雀尋仙錄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吧 不科學力量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