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 27 章(1 / 2)

加入書籤

薑二郎唯二畫過的美人全在燈籠上,就算是最年少輕狂、不羈的年歲,他也沒似其他年輕郎君那般對美人圖和美人起過興。

與其相信施晚意是用美人圖投他所好,薑嶼更願意認為這是某種撩撥。

而借由美人圖和一並送來的隻有寥寥幾筆的書信,薑嶼按照禮節回信時,在信末留了幾個問詢。

一個有心,一個有意,有來有往,兩人便有了通信。

並且不約而同地選擇,含蓄而不露骨的隱晦表達。

文字的魅力便在於此,即便不見麵,以字識人,以文識人,也能從中感受到彼此的契合。

非是赤|裸才引人動情。

樂而不淫的曖昧,更搔人癢處,教人心動神馳,眠思夢想。

薑嶼越發喜她,本就十分的姿容氣度,仿若吃了神丹妙藥,風華耀眼。

這幾日滿京隻要見過薑二郎的人,無不目眩神迷。

長壽坊北裡中曲,位於施二娘外宅後方一牆之隔的宅子裡——

幕僚莊含一進書房便看見薑二郎清靡惑人的模樣,心下冷笑,嗬,談情說愛的男人。

麵上,一本正經地遞上密信,「大人,江南快馬加鞭送回來的信報。」

薑嶼拆開信,迅速一覽,眸色微深,遞還給莊含。

莊含看過,皺眉,「派去瀛洲的人還未查探到軍餉的線索,河間王的玉墜竟然出現在江南,若非刻意釋放煙霧,迷惑追查的人,就是告訴追查的人,軍餉已經轉走。」

信上稟報,盤查過玉墜的來源,線索隻到江南,似是與瀛洲不相乾。

莊含問:「大人,依你看,這軍餉可有轉走?」

「何必教人牽著鼻子走?我不在乎軍餉如何,我隻剿亂黨。」

薑嶼運籌帷幄,誌在必得道:「世間之大,魏元豐若鐵心鼠藏,必然難尋,可他既對軍餉有執念,我便引他出來。」

魏元豐其人,極其自負,當年一戰,丟失軍餉,致使丟失魏室江山,必然意難平。

亂黨潛藏生事,也急需更多的錢財來支撐。

薑嶼提筆,在瀛洲地圖上方勾畫一個圈,打了叉,落下一個殺氣騰騰的「殺」字。

瀛洲城,城南,仁心醫館——

坐診的老蘇大夫五十歲,已行醫三十餘年,醫術極好,是瀛洲城裡頗富名氣的大夫。

出得起診金的富貴人他看,出不起診金有疑難雜症的百姓他看,煙花柳巷、下九流的病人他也看……

若說整個瀛洲城,出門入戶最多最便宜的人是誰,仁心醫館的老蘇大夫必定有名。

這段時日,仁心醫館來了三撥人,不看病,淨打聽事兒。

老蘇大夫有醫德,萬萬不會將病患的隱私透露給旁人。

除非……

有外快賺。

前兩次,口音不同的兩撥人皆詢問瀛洲城上半年莫名死了許多人,是什麼病症。

老蘇大夫先後接過兩錠銀子,一張銀票,實話告訴兩夥人:「這人一傳話,傳來傳去就變了樣兒,都傳出瘟疫的話來了。」

來人問:「不是瘟疫?那是為何?」

「若是瘟疫,莫說一座城,整個瀛洲都要遭殃。」老蘇大夫捋胡須,「不是病,病哪會挑人得?那是受災嘍,天老爺不讓百姓活,百姓遭不住啊……」

來人早已查到些事兒,追問:「不是有一些人橫死嗎?」

「你問得是這個啊。」

老蘇大夫道:「個個都死傷慘烈,恐怕是山匪作亂。唉~刺史大人重病著呢,還要教人傳話封口,以免人心惶惶……」

他再不知別的,兩方來人便離開去別處打探。

這兩方人都有人脈,自然要尋到州衙或者其他一些知情人處,不過這些後續,老蘇大夫是不清楚的。

而今日來人,京城口音,正是龐嬤嬤的兒子。

他指名道姓,問得是前刺史大人府裡的事兒。

前刺史大人家世背景深厚,且老蘇大夫的兒子小蘇大夫還跟著前刺史夫人去了京城,老蘇大夫便當著醫館內病患的麵兒,大義凜然地直接趕人,「去去去!老夫行醫治病,豈會透露病人隱私?」

醫館內病患和陪同的人立時便稱贊老蘇大夫「有醫德」。

老蘇大夫一拱手,便不理來人,轉身去繼續給病人看診。

龐嬤嬤的兒子在瀛洲城多番打聽,未有所獲,自不甘心放棄,就蹲守在醫館外等候。

晚間,終於蹲到了老蘇大夫身邊兒的藥童出醫館,立即攔住人詢問。

藥童初也守口如瓶,被他硬塞了幾塊碎銀子,這才小心翼翼地回頭瞧一眼身後醫館,低聲問:「你想問什麼?」

龐嬤嬤的兒子立即問:「陸刺史得的是什麼急症?」

「我瞧見師父脈案上,寫的是陰陽毒,爛瘡嚴重,又有其他並發之症。」藥童說著,目露疑惑,「可我未曾瞧見陸刺史麵有紅斑。」

龐嬤嬤的兒子不懂醫,仔細詢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藥童是出來打酒的,怕晚了挨罵,模棱兩可地解釋了兩句,便說什麼都不再停留,匆匆跑向酒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嫁給殘廢將軍後 人在零零,學習勿擾 我靠算命爆紅網絡 我靠煉器成團寵 童話後遺症 失憶美人揣了我的崽 禍水如她 劍靈她不想努力了 紅雙喜[七零] 天道決定用愛感化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