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人頭〔二合一〕(2 / 2)

加入書籤

年前眾人為了賑濟欽差人選擠破腦袋,曹顒為了避嫌,並沒有跟著攙和。

現下從賑濟轉為清查江南積欠錢糧,名義上是戶部差事,可是從皇上增查分查官員禮部,刑部,都察院都有來看,協查人選也並不限於戶問。

要知道,年前下江南的官員,總理大臣每人給養廉銀三千兩,分查每人銀一千兩,協查每人四百兩。

對於低品級京官來說,這絕對既得裡子,又得麵子的肥差。

江南那邊負責的總理大臣是戶左侍郎王璣與原委署江南江蘇巡撫尹繼善。

尹繼善前些日子摘了委署的帽子,實授江南江蘇巡撫,署江南河道總督。

有資格保舉協查人手的,除了總理此事的尹王兩人,就剩下戶部幾個堂官與十三阿哥這個掌部王爺。

聽了十六阿哥的話,曹顒心裡估算了下。

按照官場慣例,關於臣工保養,我是有引動約定俗成的規矩。

尹繼善是地方官,王璣是京官,有欽差身份,兩人同為清查江南錢糧的總理大臣,尹繼善不能超過王璣,多半是持平。

王璣是戶部四侍郎之人,既得了差事,占了甜頭,也不好平白矮一頭,當是相同。

幾位侍郎,要減兩位尚書一等。

兩位尚書,要減怡親王一等。

雖怡親王行事謹慎,在保舉朝臣方麵向來不怎麼參合,可該留出的缺還是要留出來。

總共需保舉二十六個人頭,曹顒估算一下,自己分到的人數在四個上下。

因此,曹顒點點頭道,「兩個沒問題,再多怕是費勁了……難得有出京的差事,我想讓元鬆出去見識見識。……」

十六阿哥點頭道:「他官職身份也合得上,孚若還要提挈其他人不?若有的話,爺向十三哥那邊打聲招呼也行……」

曹顒搖搖頭,道:「暫時沒什麼人選……我還留了一個缺,盡夠使了……」

說到這裡,他倒是想起李孫兩家。

孫家還罷,孫文成已經起復,孫禮也出仕,即便不能立時翻身,日子也過得去。

李家那邊,李煦是罪餘之人,李x除了功名,隻有孫輩在內務府當差。

隻是內務府與六部到底隔得遠,差事不好混在一處,要不然的話曹顒倒是真想拉扯兄弟一把。

「李家那邊,我們老太太常惦記……若是李諾兄弟兩個能差遣,還請十六爺照拂一二……」

提及這個,十六度阿哥有些不耐煩,道:「難道李家隻是孚若親戚,不是爺的親戚不是?隻是他家那位老太太,委實是沒譜的,爺這幾年,沒少照顧李家,否則兩個罪臣之後,也不會在內務府立住腳跟,誰還虧待了他們不曾?卻是不知足,每次去給太妃請安,都是哭窮道苦。又是在十五嫂跟前,連爺都跟著臊得慌……」

誰家都有兩門這樣的親戚。

十六阿哥所說的,就是李煦的繼妻王氏。

王氏與密太妃是堂姐妹,能養出李x那樣的精明兒子,關不是個愚鈍的。

隻是她死了親生子,對後來歸宗的兩個雙胞胎孫子也不甚親近,一味愛財。

不隻去十五貝勒府尋密太妃道苦,就是在曹家這邊,也沒少嘮叨。

李氏念她上了年歲,並不與之計較,每回過來,都沒有叫她空手,多少也有貼裃李家之意。

不想,王氏得了銀錢財物,回去後都作了私房,半文也不再撒手,不僅待李x這房兒孫沒什麼情分,即使待李講,李證兩兄弟,也沒露半點慈愛。

一來二去,李氏心中不耐,就吩咐李家這邊的小輩直接過去請安。

她這邊預備的東西,也不再經過王氏之手,直接點名給侄兒,侄孫們。

見十六阿哥連李諾,李語兄弟都遷怒上了,曹顒隻能道:「老的糊塗,小的這兩個還算明白……李諾孝順,早年北上侍疾,留了病根……李語承繼到我家老太太這一房,小兩口都是本分老實,我們老太太難免多惦記一些……」

十六阿哥聞言,神情漸舒緩,道:「也是不容易,內務府上下,多少人伸手……李家這兩於富貴鄉,家境一下子落下來……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換做其他人,既過了窮日子,怕要將銀子當成命根……這兩個,卻是本本分分的,沒有給爺抹黑……」

曹顒點到為止,便不再囉嗦,就此岔開話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大明:開局召喚天山童姥 我的夫人是神捕 據說我被炮灰了 古墓直播:主播管這叫探險? 我和對家互掐後he了 我有天翼係統逆天崛起 蒼天之譴 山海封神記 穿到古代開醫館 機戰:全金屬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