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1 / 2)

加入書籤

聽了李佑這話,陳知縣被氣得臉色漲紅,惱羞成怒道:「難道你以為本官是這樣的人?」

李佑冷靜下來,仔細一想也不太可能…縣尊是個自矜好名、力求升官上進的性子,怎麼會為了多索要一點錢財,做出這樣非常不要臉的事情。

在和銀子的關係上,陳大老爺或許是個小受但絕不是攻。任何人也不可能在外界沒有任何大事發生的情況下,短短兩天就忽然就改變了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罷。

雖然糾纏上司要解釋是官場一個大忌,但李佑自從將母族那隔了好幾層血緣的美艷喪父表姐送給知縣當妾後,自覺攀上了親戚,不是普通上下級了。便忍不住問道:「恕下官無禮,其中緣故,鬥膽請縣尊示下。」

陳知縣喝口茶道:「並非是我有什麼緣故,是那黃神婆廟的姚廟祝說,願意捐銀五千,求官府不要管理這事,且放任府城無賴去搶購生絲。」

李佑瞠目結舌,主動揮刀自宮的人或許有,但有這樣自斷生路的人麼?姚廟祝是本縣絲織業的協會會長角色,他捐的這五千也必定是絲織業機戶們湊的銀子。把現在的情況串聯起來就是,首先江南生絲短缺,府城的同行糾集無賴來本縣集市搶生絲;然後本縣絲織業給縣衙銀子,求官府放縱府城同行,任由自己的生產原料被搶購,就算雷鋒再世也不會作這樣的好事罷?

「那姚廟祝還特意說,此事不能外泄,若是傳揚出去,五千兩銀子就作罷。」陳知縣補充道:「因為與你西水巡檢有關,故將你叫來告知此事。」

說到五千兩,李佑又發現還有個詭異之處,明明幾百兩就可以買通的事情,他們竟然出了五千直接送到知縣這裡。既說明了決心之大,更說明他們的收益不會小,就是猜不出這黑幕後有什麼利益。

李佑還在皺眉苦思道:「這實在叫人看不懂啊。」

陳知縣很不屑的說:「你做了官月匈中便要有大格局,不要還像小吏一樣斤斤兩兩的算計鑽研,其實根本毫無必要勞神。無非是商人逐利,勾心鬥角罷了,何況買賣生絲也無關什麼縣政大勢,又不是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你我何須為此費心?即便不明白,官府多得了五千稅銀總是好事,任他們如何跳梁那還是小醜。」

五千兩不是小數目,陳知縣倒不是貪圖這些錢中飽私囊,但平白輕鬆得了去當稅銀上繳也是一筆政績,何樂不為。虛江稅銀年定額十二萬兩白銀(不包括糧),五千兩相當於百分之四了。雖然以國朝製度,地方考核中錢糧一項隻要完成定額就可,從來不鼓勵多收,以免造成朝廷盤剝小民的印象。可實際上的潛規則裡,多收多繳總是有加分的。

縣尊都給麵子解釋到如此地步了,李佑還能說什麼?隻能放人了,但怎麼個放法還是可以爭取爭取,現在是各方都求著他放人,要給大家充分溝通人情的時間啊,所以…

想至此李佑請求道:「下官再鬥膽一次,請縣尊準許遲兩日再放人,此事也不差一日兩日的。」

可嘆李巡檢剛才似乎還忠言苦諫知縣不要養寇自重來著…

言猶在耳的陳知縣一聽就知道這廝意欲何為,拍案道:「豈有此理,汝欲養寇…攜寇自重、待價而沽?」

李佑斂容正色道:「縣尊休要誤解下官,難道我是此樣人耶?今日下午捉得人犯,本地無數百姓沿街叫好稱贊。才隔一夜不經審問便放了他們繼續作亂,豈不如同兒戲一般。敢問縣尊,官府威望何在?黎庶將何以看待官府?況且隻聽過抓人遲則生變,未聽說過放人晚了會出亂子。所以總要緩上一緩的,待風頭過去才放人。」

說實話,李佑找的理由很對陳知縣的心思,不愧是本縣最了解知縣的人之一。

果然陳知縣聽了便揮手道:「隨你,能應付了姚廟祝即可。」在他看來,這些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情。

談得夜色已深,李佑要走人時。

陳知縣又吩咐道:「近日有兩樁迎來送往的事情,盧尚書要回京了先不提。明日那老知府要派同知和幾個法師來我縣勘察祈雨事情,說不得需你露麵。所以明日你且先在縣裡候著,到了後便一同去迎接。」

李佑答應下來後告辭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仙路道遠 悠悠鬼同路 蜥蜴尊者 丐世醫仙 三國之白馬將軍震九州 夢至尊 仙路道遠 劍破重雲 當科技與修真重疊時 被怪蛇咬後獲得大力出奇跡作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