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賜魚(1 / 2)

加入書籤

裴烽一陣眼暈,不好再說什麼,唉聲嘆氣地搖頭。

入了宮門,母子四人就兵分兩路,胡大娘子去皇後的長秋宮,兄弟三個往東宮去。他們三個一直關係微妙,裴煜與裴硯素來不合,跟裴烽這個當長兄的關係倒都不錯。於是這般同行的時候,裴烽總會自覺地走在他們中間門,免去幾分尷尬。

走了約莫一刻就到了東宮門口。東宮早就差了宮人候在外頭迎各家公子,見定國公府的人前來,資歷最深的那位管事趕忙迎上前,恭恭敬敬地揖道:「三位公子安好,現下時辰還早,毓德殿備好了茶水,請隨奴先進去稍坐。」

一如東宮官的規製相當於一個縮小的朝廷,東宮的格局也差不多就是個縮小的皇宮。皇宮裡,天子坐擁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處大殿,其中以年節宴飲所用的含元殿最為氣派,宣政殿則是平日早朝、廷議的地方。而紫宸殿乃天子居所,裡麵雖也有一方內殿可供君臣議政,但仍是寢殿更大一些。

眼下這宦官提及的「毓德殿」就相當於紫宸殿,乃是太子的住處。裴硯本以為這樣的遴選該到議政的明政用的明政殿去,聞言心下不由斟酌了起來,猜想是因近臣們乃是太子的親信,所以才會選用毓德殿,顯得親和一些。

他們步入毓德殿時,殿中的人已不少了。毓德殿大致分為五個部分,正當中依次是外殿、內殿、寢殿,此外外殿兩側還有東西兩方側殿。眾人現在都等在外殿裡,足有三四十人,卻都隻安靜地喝茶,並不作聲。

因太子如今剛及弱冠,這三四十人的年紀也都與太子差不多。最大的大概就是裴烽這樣一十一三歲的,最小的十五六,裴煜和裴硯都算年紀居中。

殿裡的寂靜一直持續到辰時四刻,也就是八點整。太子沒露臉,但太子太傅陸時鑄進了殿來。眾人連忙見禮,陸時鑄撫著花白的胡須,悠悠笑道:「對不住,對不住。我歲數大了,忘了今日諸位要來,晨起給太子布置的文章難了些,他還沒寫完。」

眾人忙道不妨不妨,請太子殿下慢慢寫,我們在此處喝喝茶挺好的,東宮的茶真香,倒是太傅您辛苦了。

陸時鑄還是那副笑模樣,目光一轉,看向裴家三兄弟:「國公爺近來可好啊?」

年紀最長的裴烽上前兩步,含笑一揖:「家父仍在外雲遊,已有數月不見,但想來是自在的。」

「自在就好,上了年紀的人,就該自在點。」陸時鑄和氣地笑笑,跟著就又說,「你們枯等也無趣,不如這樣,太子正寫的那篇文章你們也試著寫寫,一會兒太子來了,還可一議。」

眾人一聽:哦,合著您是出題來了。

但他們倒也並不意外,因為太子這是挑選近臣,又不是選妃。投緣固然重要,可真才實學也不能少,總不能挑個紈絝子弟進來天天就知道帶著太子玩,那玩上幾年江山都該涼了。

眾人便提起心神,聽太傅說了題目是什麼。太傅說完,功成身退,又寒暄了幾句就走了。

太傅一走,方才領裴家三兄弟進來的那宦官就又入了殿來,恭請眾人去東西側殿,說以備好了紙筆,方便他們寫文章。

眾人就此散開,入了側殿一瞧,準備得可真周全。不僅一套套桌椅早就擺好了,筆墨紙硯也都已備齊。偌大的兩方側殿,看著就跟學塾的課堂似的。

一眾公子默不作聲地落座,有的思索著太傅所出的題目,並不直接動筆,有的提筆就開始疾書。

裴家三人裡,次子裴煜便是那提筆就寫的。他一貫心思活絡,寫起文章腦子動得極快,總能一氣嗬成。

裴硯自顧定了定心,好歹將那抹喜悅壓製住了。

——這題,他做過!

他悶頭苦讀了好些日子,可世上好文章那麼多,他總不可能樣樣都學。所以他自己劃了些重點,一方麵覺得太子若要聊學問,大概會以史政居多,就多看了史書政書;另一方麵,他想太子是太傅陸時鑄的學生,便又著意將陸時鑄做過的文章多看了看,還有早幾年陸時鑄為科舉出的題也都瞧了瞧。

沒想到還真讓他趕上了。

當學生的遇上考試,最痛快的事莫過於「這題我做過」。裴硯執筆,穩穩落字。

一旁案前的裴烽安靜的坐在那裡,一邊理著思路,一邊不慌不忙地蘸墨。他的目光掃了眼左邊的三弟,又睇了眼右邊的一弟,心裡隻在想胡大娘子如此在意這事,若這機會真讓他得了,家人之間門隻怕要生隙吧?

裴烽望著麵前的白紙,無聲地籲了口氣。

許多時候,他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想什麼。府中許多下人認為這定國公的日子該是他的,因為他是原配嫡出,又在一眾公子裡最為年長。

他私心裡覺得他們說得不錯,可同時他又似乎總對這個爵位不夠在意。遇上大事的時候他總會想,這爵位他不要也罷,隻消一家人能和和氣氣的就好。

裴烽沉吟之間門,又想起了晨起的事。於氏為他這一趟弄得很緊張,早上一起床就忙忙叨叨的,一會兒去給他檢查衣裳一會兒又去催早膳,還一再跟他說,在東宮裡一定要多加小心,一言一行都別亂來。

他被她弄得無奈,寬慰了她兩句,說沒有她想得那麼可怕,東宮又不吃人,他待上半日就回去了。

於氏卻瞪著他道:「你別這麼大意,太子近臣的位子多少人想要、多少人指著這事兒逆天改命呢,你想著去去就回不要緊,可隻怕旁人不這麼想。萬一有那麼一個兩個心思狠毒的,寧可鬧出人命也要把旁人踩下去怎麼辦?你別不當回事。」

裴烽隻覺於氏小題大做,又笑說:「你若這麼擔心,那我不去了可好?咱們就在家待著,你看著我。」

於氏啞了啞,當然不能真把他扣下,卻嘆息道:「倘使真能不去,我倒巴不得你不去。你日後仕途如何我都不在意,我就想讓你平平安安的,別惹什麼風浪。」

在這一點上,於氏和他很像。旁人或許會說他月匈無大誌,可他隻覺得平安是福,家宅和睦也是福。

裴烽很快定下神,雖落了筆,寫得卻隨意。

他隻寫了約莫兩刻,旁人都還正埋頭苦乾呢,他就撂下筆起身往外走了。守在側殿門口的宦官見狀以為他需要什麼,趕忙迎上前:「公子,您……」

裴烽輕鬆地笑笑:「沒思路,我出去走走。」

宦官啞了啞,露出難色:「這您要是出去走走,可就……可就不能讓您再進來了。」

「哦,沒事。」裴烽渾不在意地搖頭,「左右也寫不出,就不寫了,你隻當我偷個懶。」

說完他不再理那宦官,徑自闊步而出去。

側殿裡的眾人麵麵相覷,裴煜下意識地往殿門處看了眼,見裴烽真的走了,暗自鬆了口氣。

他知曉大哥學識不差,現下這般走了隻能有一個緣故,就是清楚分寸。

他無聲地又看了看三弟,心下希望三弟也知曉輕重,別想著在這種事上拔尖。

就這樣,裴烽一去不返,在外麵閒逛了半晌之後,他掂量了一下,索性尋了個宦官去向太子告罪,說自己今日身體不適,不得不先回了。

太子沒說什麼,差人一直將他送到了宮門口,還客客氣氣地詢問需不需要傳太醫去府上。裴烽笑說不用,道家裡有府醫,那宦官也就沒再堅持。他又說今日實在施禮,改日再來謝罪,宦官表示哪裡哪裡,誰都不免有個三災六病,太子殿下都明白。

裴烽於是就這麼回去了,他前腳剛走,東宮那邊後腳就去長秋宮稟了話,主要是顧著胡大娘子在,於情於理都該告訴她。

胡大娘子正與皇後閒話家常,聞言心下一鬆,不由感慨:裴烽真是個聰明人。

她與這個繼子並不算多麼親近,但一直以來她也願意關照這個繼子,更能心境平和地欣賞他,因為他的的確確很懂事,總能無形中化解矛盾,讓大家都自在。

裴烽自覺放棄,裴硯在身份上又差著些,那裴煜應該就穩了。

——胡大娘子無聲地舒了口氣,皇後靜靜看著她,意有所指地笑道:「你家大郎,是個與世無爭的。」

「……是啊。」胡大娘子回了回神,也銜起笑來,又說,「我們家一共來了三個,也不知哪個能合太子殿下的脾氣。」

皇後隻作沒聽出她語中的探問,閒閒笑說:「這本宮倒也說不清了。他們男孩子找兄弟交朋友的事,我們哪能清楚?倒是你們定國公府的孩子,本宮瞧著總比旁人家的好,讓人放心。不論日後是哪個留在東宮做事,本宮都高興。」

皇後這話裡的器重毫不遮掩,胡大娘子雖沒探出自己想聽的,也隻得欣喜地笑起來:「娘娘謬贊了。臣婦倒指望家裡這幾個不中用的兒子日後能跟著太子好好學學東西,好過悶在學塾裡死讀書。」

皇後頷了頷首:「本宮記得你家大郎上次恩科時去了?」

「唉。」胡大娘子笑喟,「失利了,沒能考中,下回再說吧。」

皇後一哂:「這科舉一次就中的寥寥無幾,一輩子不中的倒大有人在。他還年輕呢,慢慢來便是。」

「是啊,上次他也說,隻是先去試試看,探一探自己的底子。」胡大娘子悠悠含笑,就像一個慈母在說自己所生的兒子。

長秋宮這邊一派和氣地聊著,東宮那邊,眾人在午膳前交了卷,小歇不多時,太子就賜了宴下來。午膳過後,太子可算露了臉。

眾人終於聚到了內殿與太子閒談。這其中一多半人沒見過太子,像裴煜裴硯這樣門楣足夠顯赫的時候倒是見過,但也隻是年節入宮宴飲的時候混個點頭之交,沒正經說過話。

所以若真是「閒談」,大家還真沒什麼話講,史政一類的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被端了出來。做學問的事,認不認識都可以一道聊聊。

然而這一聊就是大半日,眼看殿外日頭漸漸西斜,裴硯神使鬼差地想:若一時半刻回不去,楚沁會不會餓著自己傻等他啊?

這念頭不起則已,一起就讓他忍不住總要去想。最初倒還好,他想著這些也沒耽誤正事,依舊與眾人有問有答。後來有個話題一時輪不著他開口,他無所事事之下就走神走得厲害了那麼一點,等到再回過神的時候,太子已經叫了他三回了。

「裴三郎?」

裴硯驀然驚醒,側首一看,太子坐在主位上一臉好笑地打量他:「上哪兒神遊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野犬 劍閣聞鈴 七零嬌妻海島甜寵日常 菟絲花女配(快穿) 異世天災之我有盲盒係統 我的幻獸能進化 因緣庵 愛你時瘋 養生少女在娛樂圈爆紅 我綁定了育兒係統(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