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1 / 2)

加入書籤

南京。

作為大明王朝的留都,其實先前這兩京製度遭到了很多朝臣非議。

其中叫的最歡的那批人,正是江南士紳縉紳。

起初大明王朝定鼎於南京,近水樓台先得月,江南士紳通過霸榜科舉,一躍成了江南縉紳,一度掌握了朝堂話語權。

比如永樂年間,永樂皇帝設立內閣初期,七位內閣學士中就有五人是江西縉紳,朝堂之上的南方官員一度超過了一大半。

這也是為何,當年朱棣決心遷都北京,朱高煦也鼎力支持的原因之一。

沒辦法,朝堂政局講究一個平衡,不能成為某一派係或者說某一人的一言堂!

帝王心術,就是平衡之道,比如文武平衡,比如南北平衡,一旦哪一方失衡,就會釀出大禍來。

當年即便是言出法隨的太祖高皇帝,洪武年間也爆發了一場南北榜案的驚天醜聞!

大明遷都北京之後,政治中心自然轉移,但南京畢竟是昔年的國都,所以留下了一套中央班子,七部尚書、還有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機構,官員的級別也和北京相同。

朱高煦即位之初,就通過頒詔的形式,確定了北京的正都位置和南京的留都位置。

從此北京各衙署去「行在」二字,南京各衙署加「南京」二字,意味著明朝兩京製度的最終確立。

而南京的中央機構主要管理是南直隸的相應事務,也不能說沒有實權,但相比於北京,肯定是遠遠不如。

正因為如此,所以南京各衙門多為虛職,很是清閒,任職官員被稱之為「吏隱」。

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南京的中央機構實際上已經成為養老機構。還有就是黨爭失敗的官員,往往看似是平級調動到南京,實則是貶到了南京。

但是現在還不同,南京七部也具有一定的實權,主要是因為南京所在的南直隸地區轄十五個府又三個直隸州,相當於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之地,卻不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原來三司執行的職權便由南京六部負責,其中又以南京戶部、南京兵部的權力最重。

現任南京戶部尚書,正是朱高煦的絕對心腹,周忱周恂如。

這個昔年略顯青澀的熱血年輕人,現如今也蓄起了胡須,並且因為常年執掌南京戶部大權,養尊處優之下,也逐漸培養出了上位者氣度。

驟然間聽聞皇帝陛下南巡,周忱雖然有些驚訝,但是並不惶恐,立刻率領南京各部司官員出城相迎。

沒辦法,他這是快要習慣了都。

這位武德皇帝陛下,最喜歡乾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朱高煦先和周忱閒聊了幾句,緊接著就看向了南京兵部尚書張本。

這張本是洪武年間的老臣,以國子監生被授予江都知縣,然後一路仕途高升,雖然沒有什麼太過拿得出手的光輝政績,但是他治理政務突出一個「穩」字,乃是不折不扣的循吏。

而且這張本是個清官,永樂皇帝朱棣也深知這一點,有一次朱棣宴請近臣時,在每個人的岸上擺一銀器,把這些都賜給在座各人,唯獨給張本的案上擺陶器,朱棣對他說:「愛卿號稱『窮張』,銀器也沒什麼用。」張本叩頭致謝。

所以朱高煦對這張本還是頗為看好,陳洽由南京兵部尚書升任北京兵部尚書後,本是永樂重臣金忠主動請求留守南京,可沒過幾年金忠也病逝了,所以朱高煦就讓張本接替了他的位置。

這位老臣乾得還算不錯,行事一板一眼,沒有絲毫疏漏之處,就是突出一個「穩」字。

朱高煦先是設宴款待了這些南京官員一番,以寬慰他們留守功績,等宴會結束之後,單獨留下了張本和周忱二人談話。

周忱倒是不以為意,皇帝陛下來了,肯定是要找他密談的,不管是上海水師基地和海軍學院,還是南直隸這些年工商業的發展,這都是皇帝陛下關心的問題。

倒是張本有些受寵若驚,他年紀已經大了,能夠做到南京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仕途已經算是到此為止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在不一樣的魔法世界 神醫從婦科聖手開始 穿成五歲小福寶?別慌,反手掏出空間躺贏 末世之保護小師姑 夫君每天都在等著被反殺 道果,我能修改萬物 你好,一九九六 我的檔案可以很厚 成團失敗後影帝向我全網表白 重生之雲蒼王對我情根深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