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征倭國?打南洋?朱棣人都傻了!(1 / 2)

加入書籤

大同府,北伐大軍,中軍大帳!

這大同府,即是燕雲十六州之一的雲州,當年被兒皇帝石敬瑭割於契丹,自此陷落於異族鐵蹄之下長達一百六十多年之久。

直至大明鼎立,兵馬大元帥徐天德一舉收服燕雲十六州,朝廷改雲州為大同府,下轄四個州,七個縣,向南距離山西布政司駐地六百七十裡。

大同地區「東連上穀,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被譽為北平的西北屏障。

放在以往,雲州一直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殺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

畢竟對於中原王朝而言,燕雲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門戶。

在國力昌盛時期,它是中原王朝經略控馭北方遊牧民族的據點和橋頭堡;在國力衰弱的時候,燕雲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屏障與前沿,是軍事鬥爭的「戰略緩沖帶」。

長城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南下則能起到防禦屏障的作用,而緊挨著長城南側的燕雲十六州,以其堅固的城池、巍峨險峻的山脈及橫貫交錯的大河構成了戰略上又一道防線。

它是長城防線的有力依托,與長城構成唇亡齒寒、互相支持的關係。

曾在中國歷史舞台上稱雄一時的少數民族,無一不是通過這地方殺入中原,而歷代漢家王朝,也都把大同地區作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主要戰場,將大同作為鞏固其北部邊防的北邊重鎮!

到了大明朝,大同府防衛山西的北部,在地形上好似蒙古高原向南突出的部分,對於北平附近的華北平原,有居高臨下之勢,故而在戰略上十分重要!

也正因為如此,大同府成了九邊重鎮的核心地帶。

這裡城堡建築最多,長城是雙重的,分外長城和內長城。

宣府和大同,是長城邊防的要沖,而大同邊鎮又常被稱為九塞之冠。

畢竟,這一大塊地方,以前叫做燕雲十六州!

自春節一過,朱棣當即下令,三軍繼續推進,向宣府大同一帶集結。

永樂大帝本就不是一位耽於享樂的帝王,而是一位作風果決的鐵血皇帝。

隨著他一聲令下,永樂朝第二次北伐,也就此正式開始!

大帳內,一眾武將們吵得麵紅耳赤,朱棣悠哉悠哉地坐在龍椅上抿著茶水。

中央擺放著一個巨型沙盤,柳升與吳高等靖難名將正圍攏在沙盤之前,吵得不可開交,似乎在爭論何人為先鋒官一事。

畢竟現在大明周邊,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也隻剩下這漠北草原上的韃靼瓦剌。

上次北伐,打趴了韃靼,就隻剩下了這次北伐的目標瓦剌。

如果再不爭搶一下,那他們日後上哪兒撈軍功去?

勛貴集團與文臣集團不一樣,讀書人可以通過科舉入仕,但是武夫丘八呢?

隻有軍功!

軍功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一切!

正當此時,大帳外突然進來一道人影,身著錦衣衛飛魚服。

「報,應天府錦衣衛急報!」

朱棣眉頭一皺,心中對紀綱略微有些不滿。

急報急報,成天都是急報!

老子讓你這條看門狗在應天看家,不是讓你天天給老子發急報的!

應天有老二監國,有老大坐鎮,還有楊士奇金忠等人輔佐,能出什麼事情?

想著,朱棣有些無奈地接過奏報,翻開一看,眼睛卻是瞬間瞪得滾圓。

這封急報,署名人不是紀綱,而是老二!

而信件裡的內容,更是讓永樂帝看得頭皮發麻。

「這個混賬東西,他到底想乾嘛?」

眾將聞言頓時安靜了下來,氣氛詭異至極。

不用懷疑,大家心裡都明白,皇上口中的「混賬東西」,指的是誰。

嗯,除了那位監國漢王爺,應該沒有其他人了。

上回掏了皇上的小金庫,導致皇上勃然大怒,差點取消北伐直接回去收拾他了。

這回,漢王爺又乾了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

趙王爺站在一旁,心中升起了無限悵然。

老二啊老二,你個王八犢子,你就不能安分一點?

他娘的讓你監個國理個政,你老老實實地做就是了,成天鬧什麼幺蛾子啊!

朱瞻基也感到好笑,心中暗自為自家二叔默哀。

惹怒老頭子一回,可能僥幸躲過,但是你老虎屁股扌莫上癮了,這不是找死嗎?

薛祿等一眾大將此刻心中也很是無語,他們生怕皇上被氣昏了頭,腦袋一抽這仗不打了,回去揍漢王去了。

一段詭異的沉寂之後,朱棣突然開口道:「今兒先到這兒吧,趙王留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在不一樣的魔法世界 神醫從婦科聖手開始 穿成五歲小福寶?別慌,反手掏出空間躺贏 末世之保護小師姑 夫君每天都在等著被反殺 道果,我能修改萬物 你好,一九九六 我的檔案可以很厚 成團失敗後影帝向我全網表白 重生之雲蒼王對我情根深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