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十九)平叛援明(2 / 2)

加入書籤

在港口,朱靖塵他們看到了十數萬歡迎他們到來的瀛洲百姓。

在他們下船時,許多百姓都緊緊握著他們的手,希望他們能將這次叛亂平澹。

朱靖塵被一個老婦人握住了手,並塞給了他三百文錢,希望他在上戰場前吃頓好的。

「這像什麼話……」

望著手中的三百紙幣,朱靖塵苦笑搖了搖頭,事後將紙幣上交充公。

由於他們是最後一批,因此在入住軍營後,他們便被通知了隻有三天的放鬆時間。

隻是這三天裡,許多士兵都沒有如軍官們預料的一樣花天酒地,而是幫助九州港的百姓修建房屋。

在這個過程中,朱靖塵也知道了叛軍時常會駕駛轟炸機來九州港轟炸,為的就是防止齊軍在這裡登陸。

這樣的現象直到齊軍抵達,並用高射炮打下一架轟炸機後才停止。

朱靖塵找到了當初給自己塞錢的那個老婦人,她的家被轟炸機炸塌了,現在正住在簡陋的帳篷中。

看著對方生活如此艱難,朱靖塵帶著本伍的士兵為她修建了一個簡易的小木屋,隨後返回了軍營。

此時已經是第三天,而當他們回到軍營後,遠征軍最高將領的大都督來檢閱了他們這一營。

直到這一夜,朱靖塵他們才得知,遠征軍大都督居然是當朝世子朱仲杙。

許多人都沒有想到,齊王居然把自己而嫡長子也送上了戰場。

不等他們回過神來,朱仲杙已經坐車離開了戰場。

在他離開後,一輛輛輜重車也進入了軍營,帶來了士兵們的武器裝備。

齊軍的武器裝備除了身上的野戰服和手槍外,依次分別是迷彩雨衣、防水地圖袋、防毒麵具金屬桶,以及甜瓜手榴彈,水壺,武狩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以及配用刺刀和備用彈夾,還有一條裝著六十枚子彈的月要式彈帶。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戰鬥背具包,其中有小型帳篷、防潮布、急救包、指南針、工兵鏟和刮胡刀等一係列東西。

這些武器裝備加在一起,重量達到五十斤,對於士兵的身體素質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不過對於每年都有軍訓,且軍訓負重四十斤的齊國後備役來說,想要適應這點重量並不困難。

當夜,他們被通知明天即將前往遼南作戰。

這一夜,他們所有人都失眠了,整個軍營到處都是睡不著的士兵。

因此在第二天登船之後,朱靖塵便直接睡了過去。

期間他被戰友叫醒,因為叛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來到了他們上空。

隻是不等他們跑到甲板,齊國護航艦隊就將轟炸機與偵查機打了下來。

望著那艘重量七千噸的巡洋艦,及上千噸的護衛艦,朱靖塵對於這次戰爭的結果安心了不少。

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八月二十五日清晨,朱靖塵他們抵達了旅順港,而此時旅順已經被先遣部隊打下來了。

在碼頭上,朱靖塵聽說先遣的裝甲集群已經達到了二百裡開外,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負責保護後方補給,幫助部隊拿下鞍山鐵廠。

兩個時辰後,朱靖塵他們這一營的卡車、坦克及裝甲車已經全部安全下船,作為一名坦克兵,朱靖塵駕駛著坦克在已經被轟炸得破碎不堪的道路上行駛。

他目之所及處,到處都是被轟炸過後的城鎮,以及流離失所的百姓,還有投降的叛軍。

他們或許身份不同,但他們相同的是他們一個個的都垂頭喪氣,仿佛失去了什麼精神支柱。

朱靖塵問了問,結果這才知道,東北的軍民直到齊軍抵達前,都一直堅信武狩帝被吳王挾持,直到齊軍抵達,他們才了解了事情經過。

一個謊言,便讓東北數千萬百姓的家園被摧毀,許多太平年間的富人,此刻隻能衣衫襤褸的向齊軍討要吃食。

大膽一些的孩子會上前來跟著汽車跑,朱靖塵的總旗官瞧見這一幕,也不吝嗇的打開了自己的餅乾罐頭,將罐頭和餅乾送給了他們。

朱靖塵問他為什麼,總旗官則是說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聽到這話,朱靖塵沉默了許久,直到不久之後觀察兵吹響了口哨,並喊出了「敵機」的話,朱靖塵才連忙駕駛坦克停下。

伍長將坦克上的高射機槍對準了空中的偵察機,與其它坦克一同開火。

叛軍的偵察機被擊落,朱靖塵他們這一伍被派去查看情況。

隻是等他們抵達時,偵察機和裡麵的飛行員已經被火海所吞沒,柴油味和肉香味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嘔。

諷刺的是,飛機的機身上還印刷著「撥亂發正」四個字。

恐怕這名飛行員直到死都不知道,真正的叛軍其實是他們。

懷揣著沉重的心情,朱靖塵使用無線電台匯報了情況之後便返回大部隊,繼續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武狩十三年(1765)八月二十七日,朱靖塵他們抵達戰場前線,所看到的是停靠在遼陽城外的一排排「虎式坦克」。

作為一名駕駛「豹式坦克」的駕駛員,朱靖塵十分羨慕能駕駛「虎式坦克」的士兵,因此他與休息的士兵攀談了起來。

在交談之後他才知道,昨日齊軍轟炸機群已經將沉陽、遼陽的防空體係徹底轟炸一遍。

然後轟炸機又將大量的《齊國報》撒在了兩地,大量叛軍直到現在才知道他們才是叛軍。

因此當坦克集群抵達遼陽城後,遼陽城內軍民就全部投降了。

如果不是沒有了柴油,他們恐怕已經和裝甲集群部隊打到沉陽城下了。

聽到這則消息,朱靖塵有些唏噓。

八月三十日,齊軍毫無障礙的收復沉陽。

之後,遠征軍一分為二,十營三萬人繼續向北收復東海、漠東、北山、單於等省,其餘七萬遠征軍則是走遼西走廊,由北向南全殲盤踞在遼西走廊的二十萬叛軍。

七萬打二十萬,聽到這串唬人的數據時,朱靖塵心裡十分的緊張。

他自登陸大明以來,還沒有打過一場硬仗,因此心裡不免有些忐忑。

九月初三,朱靖塵跟隨大軍抵達錦州,而這裡盤踞著三萬叛軍。

錦州守將李錦認為齊軍遠道而來,難以長久作戰,因此他決定對齊軍暫取守勢,牽製齊國遠征軍不能迅速北上,以利鞏固叛軍在北山,東海的統治,支撐戰局不出錯。

麵對他的防守態勢,齊世子朱仲杙下令全軍偵察機、轟炸機出擊。

九月初五,二十架偵查機出現在錦州上空,在發現城內防空地點後迅速上報,齊軍火炮集群對城內防空陣地發起炮擊。

正午,錦州城內防空體係已經崩潰,二百架轟炸機出現在錦州上空,對錦州投下了大量的《齊國報》。

李錦見狀,知道大勢已去,隨即飲彈自盡。

半個時辰後,錦州三萬守軍投降,而齊軍也一直用這種方法來收復遼西走廊的一座座城池,無往不利。

說到底,朱簡煥所仗的就是大明沒有廢太子的戰績和百姓對大明製度的信任。

一旦他的謊言被揭穿,肯為他賣命的人便會少之又少。

九月初十,當朱靖塵登上殘破的山海關,遼西走廊全境收復。

剩下的三個月裡,齊軍如法炮製的收復了一個個地方,將朱簡煥的謊言無情揭開。

冬月十五,朱簡煥在北山的奴兒乾海投海自盡,北軍都督張炳忠、錦衣衛都指揮使駱常宮、東宮李黃來等人飲彈自盡。

至此,為期兩年半的「武狩內戰」宣告結束。

這場全麵內戰中,叛軍傷亡人數二十七萬三千餘人,投降人數七十六萬餘人,明軍傷亡人數接近二十萬。

齊軍參戰十萬人,傷亡一千六百餘人。

戰爭波及了兩京十六省,牽扯三億四千餘萬平民。

在戰爭中,約有四百餘萬百姓死於戰火,另有一億三千餘萬人成為難民。

在戰後第三年,首輔李子任所撰寫的《武狩之變本末》結尾,他估計這場戰爭直接給大明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一千五百萬人。

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他估計內戰及之後三年的人口損失總數應在兩千萬人以上,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六十億明兩以上。

在李子任自己的日記中,他在戰後回憶說:「如果萬歲能提前讓齊國參戰,搶奪製空權,揭露逆太子的謊言,或許這場內戰將會在三個月內平定,所波及的百姓不會超過一千萬人。」

「由於萬歲和朝廷的判斷失誤,導致了叛軍竊取軍備院密庫,從而贏得了生產秘密軍備的時間,導致中期我軍遼沉戰役受挫。」

除了李子任的回憶,民間許多平民也自己記載了大量關於這場內戰的經過。

以平民的視角來說,華北與東北的大量百姓所看到的都是戰火紛飛和人性的醜惡,因此這一時期誕生了許多作家。

但不管如何描寫,許多作家都認為在這場內戰中,武狩帝做的最錯的舉動就是第一次拒絕齊國下場。

這個舉動,導致了東北軍民認為武狩帝確實被吳王挾持,因為此前大明從未拒絕過齊國主動提出的一些平叛請求,直接導致了東北軍民死傷慘重。

戰後第四年,根據戶部統計,華北與東北的兩億四千餘萬人口僅存不到一億六千萬,大部分人口遷移到了海外或者河中、泰西、波斯等地。

盡管這極大充實了大明在西陲和海外的人口,但卻給東北百姓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慘痛記憶。

在國史官的筆下,這場內戰也被稱為「武狩之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魏央 主神老攻他又寵又慫[快穿] 諸天,從港綜陰陽路開始 荒古吞天訣 錯嫁嬌妻:暴戾霍爺放肆寵 驕奢文豪 八零小寡婦帶娃改嫁 完蛋!我成替身了! 任務指標是家庭美滿 領主生活手冊無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