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131章(2 / 2)

加入書籤

春桃悄悄下去了。

俞氏和於氏的事情,常雨珠早已知曉,她笑道:「鬧出來了才好,大房一房還想趁著侯爺在,把他們的兒女全部發嫁,還想整日金尊玉貴,那是做夢。」

家裡人多,排場又都要,常雨珠早就不耐煩了,她現下又有了身孕,再這麼著,等自己的兒子長大開府,將來連站腳的地方都沒了。

卷碧扶著她坐下,又道:「話雖如此,但四太太會鬧出來麼?她們從登州回來,登州雖然不富庶,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四房哪裡會缺錢,怕是不會介意那些東西。」

「誒,話雖如此,我那四嫂是個精明人物,我聽說她院子裡的東西幾乎都登記造冊。不見的東西有七八件之多,雖然看著都不起眼,並非珍稀之物,但也不會完全不介意。」常雨珠早就發現此事,但她沒有直接揭露,就是為了這一遭。

侯爺總想著大家一處,可家中出仕的少,吃飯的人多,個個都要錦衣玉食,哪裡夠呢?

大房孫輩有八個,一房也差不多,三房雖然隻有一個,但花費的也不少,再有四房如今也是兩個,再有她們這一輩還有小弟弟小妹妹們,這些人將來也要成婚,又是一筆不小的耗費,這些銀錢,全部都要她來出。

都要熱鬧,都要體麵,可府裡哪裡有那麼多銀錢呢。

常雨珠的問題,徐氏哪裡不清楚,因此見蜜娘悄悄送過來的,微微嘆了口氣:「你一嫂常年要吃人參,家裡不像往年,你三哥又要疏通門路,這哪一樁都是要錢的,但沒想到她們竟然作了盜賊,你沒有鬧出來也是替她們遮掩,何嘗又不是替這府上遮掩?」

蜜娘點頭:「大嫂是續弦,這麼多年也沒個孩子,她尚且有寡母和弟弟妹妹在,怕是手頭不寬,一嫂也是命苦,我自不會怪她們。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這也是應該的,三嫂那邊在問我敏哥兒要和我們羨哥兒一道學,再有大房的兩個侄子,雖說在申家讀書,但到底是自家人,若是求到四爺這裡,四爺也推脫不了。」

這話倒很是了,但徐氏十分不爽,她和丁姨娘沒有恩隻有怨,沒有趕盡殺絕,已經是她格外仁慈了。

兒子厚道,可她們卻都不客氣。

徐氏不禁道:「也不必應承她們。」

「話雖如此,同在一個屋簷下,日日見麵,若太絕情了,旁人又如何看呢?哦,對了,四爺準備在翰林院附近賃個屋子,這樣見同僚,招待同鄉倒是好。」

「咱們府上不能嗎?」

隻見蜜娘笑道:「有些讀書人就是有那個脾氣,不願意入朱門,便是四爺見同年,也隻穿燕服,生怕別人說他自視甚高。」

徐氏也知曉兒子現在大了,也有自己的班子,但是家中人多口雜,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要在外另外招呼客人。

分家的話,當然不能由蜜娘說出來,父母在不分家,這樣於名聲也有礙。

那麼最緊要的是要讓徐氏自己知道,不分家的壞處。

此事之後,家中平靜,阮嘉定和定一奶奶都要去嶺南,蜜娘去送了一程,說來,她本以為這次回來能時常見到爹娘,不曾想居然她這一回來,爹娘要走。

但人生之事就是如此,不如意之事十之**。

兩個弟弟由蜜娘引薦給徐氏行禮,玉恆玉涵都是好相貌,且敦厚老實之輩,這讓徐氏很是歡喜的同時又打量了一下蜜娘,這阮家全部的鍾靈毓秀仿佛她一個人得了去了。

蜜娘卻知曉她這位大弟弟萬事均安,是那種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有自己的章法的人,據說他自己和方惟彥道中了也好,不中回家做放牛翁也可。

但玉恆絕對才識不錯,方惟彥還道他這樣的心態反而好事,一但發軔也不一般。

又說玉涵卻不同,他小時候頑皮,長大後,卻在科舉一途上十分著緊,勤學聰明,但得失心很重。

不過,這兩人因家教關係,從不拿官家子的威風,在學裡也是和其他學生一般。

見過徐氏後,她道:「他一人都是半年才回來一次,我想就不必接來,好歹也有這麼大了,雖然不至於當家理事,但也能立起門戶來,兒媳尋常回家多看顧些就好了。」

徐氏自然知曉是為何?府裡如今住著俞氏的兩個妹子,都是嬌花一般的年紀,阮玉恆和阮玉涵此時不結親,都是為了將來有了功名,能結更好的親事。

如今,她自己也覺得越來越不方便了。

尤其是常雨珠又拿了賬簿過來,大房方惟昌的女兒要出嫁,還是嫁給郭家,這嫁妝自然不能少了。

她愁眉苦臉道:「侄女兒的嫁妝我是巴不得越多越好,隻是今秋年成不好,先頭老太太的喪事辦完,賬上好容易緩過來,這一季的收成怕是全要給盛姐兒了。」

「再有六弟的年紀也不小了,他那裡倒是可以減一點去。梅姨娘說哥兒要開蒙,要院子住,兒媳想著羨哥兒隔壁還有個院子——」

徐氏默默想著,那可是留給敏哥兒的。

常雨珠管家已經節流不少了,但仍舊不夠用,翁老夫人在的時候,徐氏就早已察覺,到如今,卻是難辦的很。

偏偏,方惟彥在最後也和東安侯還有徐氏說了這個問題:「如今我聽說府中已然入不敷出,我們幾個大點的成家立業了倒好,可到底下的弟弟妹妹們,將來如何是好?」

東安侯道:「這卻不是你該關心的,我和你娘都在,怎麼能分家,你們兄弟手足一起,便是日子沒以前那麼好過,酌情減少一些就行了。」

以一個大家長的角度而言,自然希望所有子女都顧好。

甚至劫富濟貧也是應該的,隻要一日不分家,府裡的少爺小姐們都能依靠這個侯府的名頭,嫁到好的人家,這對侯府而言是皆大歡喜。

方惟彥立馬起身欠身:「這是兒子的不是了。」

徐氏連忙幫兒子說話:「你也莫怪他,這一回來,房裡少了好些物件兒,他和他媳婦兒都是掩著。現在都已經這麼著了,將來,唉,豈不是兄弟們反目。」

她已經決意分家才是最好的,分了家,以方惟彥的孝順,這兒子還是她的兒子,方惟鈞的親兄弟,但若還在這府裡,自己兒子反而要為那些小娘養的跑腿。

「還有此事?」東安侯皺眉。

方惟彥嘆道:「這樹大要分枝,兒子心想現下分了家,反而大家彼此留著體麵,總比將來鬧的不成樣子才好。兒子已然出仕,兒子的那份可以給一房,我和阮氏可以住官房去。再有如今國本之事,越演越烈,請托之人也越來越多,兒子深陷其中,個中滋味難以解啊。」

因為聖上未立太子,方惟彥雖然世詹事府少詹事,但其本職還在翰林院,如今是翰林學士,這樣的天子近臣,自然不少人上門,將來郭家、崔家甚至是瀚海公府都上門,這些人哪邊得罪都不好。

東安侯見兒子頗為為難,不禁道:「你如今為天子近臣,些許事情你也有分寸,既然如此,就分家吧。隻你也不必住官房,哪裡就到了那個地步。」

如今全家官位最高的就是兒子,且他還十分年輕,按照常理,他的仕途至少還有三十年,隻要有他在,整個東安侯府就一點都不必怕。

方惟彥跪下來給東安侯和徐氏磕了幾個頭。

要分家的消息很快傳了出來,蜜娘聽從方惟彥的話,什麼都不爭,她知曉方惟彥才是最大的寶貝,人在,比什麼都強。

除了常雨珠覺得是好消息外,其他幾房都惶惶不安。

大房的俞氏在府上雖然過的不大順意,畢竟她也不是侯夫人的嫡親媳婦,丈夫之前是世子爵位沒了,還被婆婆的兒子繼承過去了,但是婆婆也還算可以,她的娘家人還要她來周濟,在侯府也有棲身之處,如今分家,她又如何呢?

一房的於氏更是哭哭啼啼,丈夫被流放,她就已經很苦了,平日裡好歹還有侯府照應著,她們的日子好過許多,將來這一分家?兒子們該如何是好呢?

女兒又怎麼和人家家中說親。

更不用提那些還未娶親還未嫁人的侯府子女,這些人都生怕分家之後,自己被掃地出門,還是徐氏出來道,還未成家的,都跟著他們過,等找到媳婦了,再分家出去。

其實以蜜娘的角度而言,她自己也是望族旁支出身,她很清楚,被分出去之後,若非自己這一支高祖父和父親能夠科舉出仕,恐怕也不過是田舍翁,像阮十一那樣幫著老家看祖墳和祖產的都已經是混的相當好的族親了。

固然,大家都可以一家子混在一起,但將來怕是嫡支都被庶支啃乾,大家一起玩玩。

不當家不知道財迷油鹽貴,於氏這一房當年都被開除出族譜,她自己覺得耗費小了,可實際上就沖她這一房一個月吃的補品,夠莊戶人家過一輩子了。

「蜜娘,我想我們剛出去住,若住太大的宅子,反而不美,就這個宅子如何?小三進,正好夠我們一家人住。」方惟彥道。

分家也是男人分,女人壓根都不能去參與。

他是提前和自己商量,是他提出要分家的,那肯定在明麵上就會分的少一些。

蜜娘笑道:「這有什麼,咱們住這個院子也好幾年了,我倒是覺得挺好的。你不必擔心我,自古弱肉強食,誰能保證誰一輩子,我們也有我們的路要走,她們若要怪,就怪這個世道不公吧。易地而處,我們可能還更慘。」

若方惟彥沒什麼出息,今日是方惟昌做世子,哪裡還有她們的活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排球]我移情別戀了白鳥澤王牌 從*******劃 孽瑞降世 穿書後,就想好好養個老 麥迪時刻 修仙界域之巔 人在家庭,身不由己 反派家真千金又美又颯 文娛:開局組建逃跑計劃 輕言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