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173 章(1 / 2)

加入書籤

山海經中記載的建木,其實有兩種說法。一是海內經記載的,青葉紫莖,玄華黃實。高百仞,卻隻有九根枝乾。這裡記載的建木,更偏向於後天所造的,有象征意義的某種神物。因黃帝而成。

因為原文裡,後麵還有一句「大暤爰過,黃帝所為」。大暤即太昊,也就是伏羲。「愛過」也不是指經常在這裡經過,而是指太昊常在這裡「上下於天」。

另外一種海內南經的記載,就更類似某種神木了,比如形狀如牛,葉子像羅網,生長在弱水岸邊,窫狐棲息地以西。

林潭眼前這棵通天神木,和記載中的建木,除了青葉紫莖這點,沒太多相似之處。建木在後來的傳說中,是通天徹地、最古老的神木。

這說法倒是和通天神木如出一轍。在四神誕生之初,就是借通天神木的果實,造出萬物。

而通天神木在這個世界,集天地母樹、天地支柱、大陸之根等多種意義於一體。

林潭曾試著造過建木的底卡,但始終缺了些什麼無法成型。在看到通天神木的這一刻,她突然明白,建木這般的神物,若想人為而造,隻有兩種辦法。

一是找到如建木一般的神木,借其神力。這種辦法,即使造出建木卡,也隻是最初始的狀態。

二則是她自身境界足夠高,像傳說中黃帝那般手段通天,憑一己之力,造出她意識中的建木。

不過黃帝所造的建木,類似遠古時期巫術象征的器物,而林潭想造的建木更像是後來傳說神化的建木。這也是她為什麼,多次造建木底卡而不成的原因。

因為她潛意識裡的建木形象太神妙強大,涉及一界根本,沒有足夠的條件,她就是試再多次,也不可能成功。

林潭駐足觀望通天神木的時候,有其他獸人也通過了第二關。但他們的狀態就要狼狽許多了,處於身心都極度疲憊的狀態,這一關雄性獸人普遍不如雌性獸人狀態好。因為後者精神力和心誌普遍更強一些。

還有一個銀發白袍的雌性獸人,容貌很美,且有種神聖之感,麵上代表著獸人的獸紋很淺淡,幾乎到了不仔細看就看不到的地步。乍一看會讓人誤以為她是無法獸化的半獸人。

這人和林潭一樣,從第二關出來時,狀態相對平穩,似乎第二關的考驗,對她沒造成太大的影響。

林潭聽到身邊有雄性獸人議論她:「奇怪……那位不是白虎神定下的未來神官嗎?一出生就有白虎神的印記,她也需要來參加通天大比?」

「像白鈺這樣的聖者,不應該是到了時間,便會被白虎神接引上界嗎?我聽說其它三域的聖者大都如此……」

「也可能是聖者需要提前上界吧……她的事不是我們能猜測的。」

白鈺應該聽到了其他人對她的議論,臉上卻神情不變,沒有絲毫異樣,她眼中似乎沒有旁人,隻有前方的通天神木。

林潭和眾人一起往通天神木的方向趕去。大部分神木,都有自己的領域,這一點就像是有些獸類會劃地盤一樣。

通天神木的領域應當時它有意縮減,隻有方圓幾裡左右。

所有人在未得到神木認可的時候,都會被攔在領域之外。

朱雀神使隻說第三關需要得到通天神木的認可,但她沒說具體要怎麼去得到認可。

顯然周圍的獸人和林潭一樣,對此不甚了解,被攔在領域之外後,一時不知道該做什麼,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這時,一直從未出聲的白虎域聖者,白鈺突然開口道:「通天神木是我們的天地母樹,是始祖獸神借助母樹的力量造出了萬族,我們相當於是母樹的孩子,想要得到母樹的認可,沒有那麼麻煩,隻需要向母樹打開我們的心神意識,去感應它的力量。」

「符合上界條件的,自會被母樹挑選認可,獲得通天令。」

白鈺這話一出,其他獸人連懷疑都沒有,紛紛照著她的話開始感應通天神木的力量。由此可見,獸人對聖者的信任。

林潭看到眾人陸續進入冥想感應狀態,一時有些拿不準她要怎麼做了。

她又不是這個世界的獸人,和通天神木沒有那種共鳴,如果通關的辦法,隻有這一個的話,那她肯定過不了。

林潭試著以自身意識力量去感應神木,她確實感應到了一種極為溫和強大,仿佛能容山納海的力量。對於林潭這個外界來者,通天神木絲毫不排斥,也不防備,相當溫柔而包容。

隻是也僅僅如此了,她無法像其他獸人那樣,在感應之後,陸續得到認可進入通天神木的領域,繼而獲得通天令。

眼看著白鈺和其他人一個接一個進入神木領域,被攔在領域之外的林潭,頭一次有種無法可施的感覺。

至於其他沒達到神木認可條件的獸人,也不氣餒,大不了下次再來就是了。反正獸人的壽命很長,他們有的時間慢慢來得到神木的認可。

即使最終也無法得到通天令進入上界,那也沒什麼。這個世界能進入上界的獸人,到底隻是少數。

而林潭參加這通天大比,就是為了拿到通天令,登臨上界,尋找造四神獸卡的機會。如今被卡在最後一關,實在……有些讓她不知該怎麼說為好。

過了大概一個時辰左右,仍舊被攔在領域之外的獸人早已放棄離去,隻有林潭還在領域之外慢步徘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少女漫主角並入柯學主線後 啊,隊醫居然是光精靈! 愛豆他媽是頂流 鬥羅之我是血族始祖 從假太監到真皇帝 龍遊花都 超神裡的僵神 荒古禁區傳道百年,狠人來拜 我被妖魔圈養了十八載 隨身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