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處理結果(1 / 2)

加入書籤

徐輝祖和常升是目前存在的大明最高的兩個功臣爵位的繼承者,李善長的韓國公不算,已經被老朱給擼了。

武定侯郭英既是皇親國戚,又是堂堂的侯爵。

他們三個站出來聯名保朱桂份量已經很足了。

再加上,徐輝祖提出來的那個理由也很有說服力,西北之地剛剛被朱桂平定,人心未附,很多遊牧民族的首領隻不過是懾於朱桂的王威才不得不選擇俯首稱臣。

一旦朱桂被朝廷派宗人府給抓回到京師,那西北地區必然人心大震,許多有野心的遊牧民族的首領說不定就會趁機作亂。到時候,大明西北的邊疆肯定就會不穩,許多百姓和將士們都會曝屍荒野。

這個理由也不是偏袒朱桂,而是確實存在的。

於是,即便是朱元章這樣強勢的帝王,也不得不給他們三個一個麵子,斜靠在龍椅上懶懶地說道:「那依照你們的意思,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

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徐輝祖也早已經想好了後招,現在見朱元章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也就不再耽誤,就坡下驢地說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事關重大,必須得讓肅王回京來接受陛下和群臣的質詢方能最終根據事情的是非曲直做出處理。

但是,就如同臣剛才說的那樣,不該由宗人府直接去拿人,以免造成邊疆的震盪,不如陛下降下一道旨意,派使者去肅藩堂而皇之地宣告讓肅王回京述職。向西北諸藩展示陛下還是信任肅王的,以免他們借機生亂。

等肅王來到了京城,將事情給說清楚了,陛下再考慮如何處置不遲。」

不得不說,徐輝祖的這番話可謂是煞費苦心,他知道,肅王犯的是假傳聖旨的罪過,不可能不回來接受調查和處理。

這一點他阻止不了。

但是,肅王用什麼樣的方式回京,那其中的區別可就大了,如果向朱允炆說的那樣,直接讓宗人府派人給抓回來,那就相當於正式地宣告天下,肅王犯了大罪,回京來就是挨收拾的。

如此一來,想要營救他,可以操作的空間就會小很多。

這就猶如後世的官員,一旦被官宣接受紀委的調查,基本上就算是要吃牢飯了,區別就是多判兩年,少判兩年的事,營救的意義不大。

但是,如果改成讓他自己回京來述職,那其中的可操作空間就會很大了,最起碼沒有官宣要懲辦他,隻要他回來之後,小心應對,不要再出幺蛾子,眾人再想辦法營救他,最終還是有可能讓他出點血,大事化小的。

朱元章混了一輩子,什麼陣仗沒有見過,怎麼會不知道徐輝祖的小心思,他暗暗地羨慕徐達,生了一個好兒子啊,既有情有義,關鍵時刻肯站出來營救自己的妹夫,又足智多謀,能從這麼棘手的問題中,找到一絲解決的縫隙。

徐輝祖給出的解決方桉很完美,理由也很有說服力,於是,朱元章便不再端著架子裝逼,直接開了金口,宣布道:「魏國公所言不無道理,那就讓那個小子先回來再說吧。

若不是西北諸藩剛剛歸附,還需要靠他闖出來的那點名聲去震懾,咱早就派宗人府去拿人了!

不過,醜話說在前麵,咱讓那小子以述職的名義回京,並不是想饒了他,隻不過是為大明的邊疆穩定和西北的軍民著想。

他回到京師來,若是不能對他自己的所作所為說出個所以然來,咱還是要重重地處罰他,該廢了他就廢了他,該圈禁他就圈禁他,絕不因為他是咱的兒子而手下留情!」

群臣包括朱允炆在內,見朱元章最終給這件事定下來調子,也就不再多說什麼,紛紛向朱元章施了一禮,道:「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這件事定下來以後就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一個路人,底牌多億點很合理吧 天芳 不會真有人覺得我是沙雕吧 盜墓:開局簽到一枚長生丹藥 天命風水師:我的爺爺是修墓人 靈氣復蘇:這人的獸魂進化太快了 驚!穿越重生的我竟然不能當主角 修仙從信息全知開始 全民領主:隻有我能召喚修仙兵種 劍躍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