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打細算(1 / 2)

加入書籤

朱桂心裡清楚,所謂的民壯就類似於後世的民兵,他們可以幫助正規軍執行一些輔助性質的任務,比如說,護送個糧道,破壞些道路什麼的,

但是不能讓他們獨當一麵,畢竟他們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武器裝備也不行,也沒有見過什麼世麵,等到了戰場上,一旦碰到諸如萬騎沖鋒,箭如雨下之類的情景,很容易心裡崩潰,嚇得奪路而逃,進而沖散自己這邊整個的陣腳。

所以,這些民壯朱桂基本上不指望,沖鋒陷陣還得靠他精心訓練出來的正規軍。

但是,這也不能說這些民壯一點用都沒有。

由於朱桂在肅藩之內施行不禁止人民使用弓弩的政策,所以這些民壯基本上個個都是用弓弩的高手,否則的話,也不敢主動請纓來跟瓦剌騎兵過招混軍功。

自古以來,弓弩就是克製騎兵十分有效的武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是用諸葛連弩打的曹魏的騎兵不敢出城作戰。

明朝後期,猛將盧象升就是用強弩克製高迎祥的騎兵,從而大敗高迎祥。

而肅藩的這些民壯,雖然沒有盔甲,也沒有受過正規的行伍軍陣的訓練,但是用弩個個都是高手。

他們可以用木板做一些簡易的盾牌和防護,也可以穿一些自製的皮革做的有一定防護力的護具,然後利用自己對這一帶的熟悉,神出鬼沒地伏擊敵軍,還是能夠給敵軍造成相當大的麻煩的。

肅藩的百姓人人持有弓弩這就是朱桂敢不斷地西進,敢把戰線拉開兩千六百多裡的底氣。

試想一下,如果他沒有施行不禁弓弩的政策,那老百姓手裡沒有能對付瓦剌騎兵的武器,一旦碰到他們,隻能嚇得東躲西藏,或者是任人宰割,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

他現在手裡總共就十幾萬軍隊,現在又拉出來將近一半兒來打察合台汗國和瓦剌,那剩下的狹長的防線上,這些軍隊防守起來絕對就是捉襟見肘。

如果不依靠廣大人民的力量,單憑軍隊的實力,朱桂是不敢打這一仗的,因為瓦剌人隻要集中主力打擊河西走廊上的一個點,那他的地盤就會被攔月要截斷,他的後路就有被切斷的風險。

但是,現在朱桂根本不擔心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他的人民個個擁有強弓硬弩,個個手裡都有能威脅到瓦剌騎兵的家夥什兒。

雖然這些民兵沒有盔甲,也沒有多少馬匹,沒有什麼進攻的能力,但是,讓他們憑借著地形的優勢和對自己這一畝三分地的熟悉來防守自己的城池,結寨自保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此所謂,攻不足,守有餘。

能做到這一點,朱桂就已經很知足了,他也沒指望著靠這些民兵來進攻,隻要他們能守好自己的地盤,讓自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就可以了。

這就是當初漢武帝能威震匈奴的原因。

當初的匈奴可比後來的東突厥,女真等強多了。那是妥妥的草原霸主,實力差不多類似於後來的蒙古帝國。

但是,漢武帝就可以和他們硬剛,而且一直不落下風,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不禁止民間使用弓弩。

因此,武帝手下的平民也都是從小玩弩玩到大的,一樣弓馬嫻熟,根本不害怕匈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一個路人,底牌多億點很合理吧 天芳 不會真有人覺得我是沙雕吧 盜墓:開局簽到一枚長生丹藥 天命風水師:我的爺爺是修墓人 靈氣復蘇:這人的獸魂進化太快了 驚!穿越重生的我竟然不能當主角 修仙從信息全知開始 全民領主:隻有我能召喚修仙兵種 劍躍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