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定因素(1 / 2)

加入書籤

隨著「督察司」親自下場,輿論風向陡然改變,憑借著巨大的信息差和朝廷的權威,王尚禮和劉體純一個月內便平息了錢莊擠兌和農兵工匠們聚眾鬧事的問題,並突破性地實現了兩者的「夢幻聯動」。

錢莊裡絕大部分存款都是軍戶和工匠家庭的資產,既然韃子來破壞,那為了大戰的勝利,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加班加點訓練和工作便不應該有什麼怨言了。

於是乎,在孫可望先進理論的指導下,這些他特意培養出來的所謂「特權階級」,不僅錢被朝廷挪用了,人還得替朝廷乾活,不僅得自備口糧,還得感恩戴德,可謂「前所未有之奇事」。

當然,孫可望這個後世來的人,大西軍,大順軍這些農民起義軍,在這個時代,對待平民百姓,已經算得上是最好的了。

政治上的事情,本來就沒有那麼多非黑即白。孫可望和一眾親信在雲貴川,在湘桂等地推行的措施可以說具有相當的先進性,更讓西南的絕大多數百姓過上了相對「安居樂業」的生活,享受著更加清廉的政治,更加平等的關係,且不必受到民族壓迫。

但同樣的,若是將他們,或者孫可望視為「解放者」,視為一心為國為民的「義士」,那就有點太幼稚了。

永歷-大西復合政權隻不過是因為孫可望的到來,裝飾上了一點「現代」的色彩,有了更多的人情味,更加先進的理論和工具。但其核心,還是不變的,便是孫可望這個後世來的人,也不可避免地被權力一點點異化。

換言之,這是一個封建時代的政治集團,人口百姓就如同糧食煤鐵一樣,隻不過是資源中的一種,無論他們是何種態度,都隻能被迫接受政治集團的態度,資源從來沒有選擇的權利。

當然,人作為一種資源,是最必不可少的,最優質的,但也是最不可控,這正是孫可望所作所為背後的邏輯基礎。

除了絕對的暴力工具以外,在明麵上還需要采取種種謊言加以欺騙,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賣力乾活。所以,孫可望才需要如此大費周章,輾轉騰挪!

而如此一番操作之後,效果也是顯著的,因為朝廷錢糧不足所造成的農兵預備役訓練計劃和工坊生產計劃擱置得以解決。

為了供應前線軍需,「長沙武器局」,「常德武器局」沿河的各大工坊外,各種各樣的水力機械夜以繼日運行,劉體純又下令征集了一萬多民夫進入武器工坊服徭役,兩大武器局在大戰之前,每月僅火槍的產量就迅速提升到了六千支以上,基本上能滿足大軍作戰的火槍補給需求。

在合理的激勵製度下,嶽麓書院的科技學堂和工匠們自發創新,又有不少西方來的機械書籍輔助,使得各個工坊都製造出來不少節省人力,提升效率的工具,也讓各個工坊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