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功行賞(1 / 2)

加入書籤

尚可喜,耿繼茂,線國安三人率部一路北逃,沿著惠州-潮州北部的官道,一路燒殺搶掠,輕裝前進,但粵北的山民也不是好惹的,清軍的殘暴引起了地方宗族的強烈反抗,在減員了一千多人之後,尚可喜三人才徹底擺脫了高文貴的追兵,安全抵達福建汀州府上杭縣。

而隨著李定國率領援軍抵達南雄,屯齊和喀喀木所部八旗兵也停止了攻勢,但仍舊在粵贛交界紮營不動,牽製大西軍,似乎是在等待尚耿二藩的消息。

靳統武,吳三省,徐天佑等心腹則替李定國在廣州安撫地方義軍和鄉紳大族,並竭力拖延孫可望派來的使者和官員,以爭取時間控製基層。

至於惠州方麵,黃應傑和吳六奇反正之後,立馬就被張名振奪了兵權,黃應傑的軍隊被張名振吞並,吳六奇的殘兵被郝尚久吞並,以換取他共同製衡賴在惠州不走的高文貴。

廣東大戰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並以大西軍的全麵勝利結束,但其後的政治影響卻仍舊繼續。

由於高文貴的失誤,尚耿二藩最終逃跑,而張名振雖然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但也中規中矩,談不上犯錯誤。所以惠州,潮州兩地依舊還是在他的手上,孫可望並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打壓調動他。

可是,將尚耿從廣州城放出,部下又追擊不利的李定國,就不得不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了。戰場之上的失誤使得他的政治優勢被大大削弱,便是孫可望之前的籌劃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當然了,至於責任如何,又該怎麼追究,是功大於過,功過相抵,還是過大於功,相當一部分決定權在孫可望的手上,這就給了孫可望趁機插手廣東政治的機會。

為了預防這一點,在徐天佑的主持下,晉王一係的大西軍也在土地最為肥沃,但飽受兵災,已經人煙稀少的廣州府南部平原地區招攬流民,發給耕牛種子,組織起了營莊,而其他大部分地方則是一切照舊。

至於各地方的官員,在孫可望派來的官吏被滯留廣州府的時候,大西軍各級將官的家屬已經和各地方實力派達成了一致。

李定國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控製廣東,遏製孫可望的染指,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出部分權力,以軍威強行獲取相對應的製衡力。

這其實和孫可望在湖南地區推廣的政策並無不同,隻是廣東的地方力量十分強大,使得李定國並沒有辦法像孫可望控製湖南一樣,將整個廣東地區的地方力量徹底壓製住。

而且,由於李定國開價太高,給予廣東地方力量的自主權太大,使得孫可望原本準備的資源和條件明顯不夠,孫可望如果想要在廣東掣肘李定國,就不得不加大投入。

另一邊,廣東大戰的捷報自然還是送回了長沙,先經孫可望的手,然後再有選擇地被送到永歷皇帝的行宮。

對於李定國在廣東的各項舉措,孫可望心中早就有了全盤的計劃,他一開始先大張旗鼓地召開「內閣會議」,然後又是「全體大臣會議」,要給李定國和張名振兩位大功臣以及麾下將士論功行賞。

然後,毫無意外的,各派大臣再次吵成了一團,孫可望原本想要借機將李定國和張名振都召回長沙的,沒想到他們都以軍務相托,就是不肯回。之後還是在孫可望的勒令下,才分別派出了靳統武和張煌言作為代表返回長沙。

而如此拉扯了五六天之後,孫可望才正式確立了李定國和張名振的功勞,並按照最高規格,讓每一項功勞都有了不少的水分,賞賜更是豐厚,以示恩典。

李定國的爵位已經夠高了,再加封也不過是一些榮譽性的虛職,張名振原本就已經是侯爵,現在順理成章加封到了公爵,剩下的便是他們麾下各級將領和全軍將士的論功行賞了。

相對應的,孫可望也要求李定國和張名振將廣州大戰的繳獲所得上繳中央,重新分配,但兩人各有心思,隻是象征性地上交了一部分戰利品。

這正中孫可望下懷,在他的授意下,隨即有大臣冒死上諫,彈劾李定國和張名振居心不軌,但隨即被孫可望壓了下去。但是整個過程轟轟烈烈,更是傳得沸沸揚揚,朝中軍中很快便都知道了攝政王偏袒晉王的事情。

然後,又有大臣開始彈劾晉王李定國和張名振私吞戰利品,甚至是結黨營私,阻礙地方官員上任,但也同樣都被孫可望壓了下去,攝政王信任晉王,同時也極度信任張名振的風聲更甚,可謂是「一唱一和,效果斐然」。

但正所謂「三人成虎」,假的說得多了,也變成了真的,特別是李定國和張名振還真的做了其中某些事情的情況下,朝野上下更是議論紛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