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埋伏(1 / 2)

加入書籤

尚可喜,耿繼茂,線國安三人率部一路疾馳,第二日午時便到達了增城。

在尚可喜的授意下,清軍隨即開始屠城,城內百姓,無論老弱精壯,皆被殺盡,十不存一。然後清軍又在當地大肆劫掠了一番,補充軍需糧草之後,一把火燒掉了城池。

這是尚可喜撤退計劃中的一部分,也是明末以來敗軍就地補充和阻滯追兵的標準模式。別說是尚可喜之流,便是當初李自成潰敗湖北,大西軍潰敗重慶的時候,也一模一樣。

在封建王朝中,不隻是亂世,便是所謂的盛世,百姓的死活也根本不值一提,國力的強盛和戰爭的勝利取決於政權對人口和財富的控製,誰的組織越嚴密,將更多的資源運用到軍隊和戰爭中,誰就能贏。

這世上,從無「以弱勝強」之說,有的隻是臃腫龐大和靈活精壯的區別,政治和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句話可以解釋得清楚的,更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

而所謂的百姓,在這個時代,便是沒有天災人禍,大部分人都不過是湊合的,苟且的活下去,絕戶更是常態。想要以一己之力對抗組織嚴密的政權,隻有死路一條;許多贊譽,不過是為了統治的合法性作注腳罷了!

回到眼前,清軍並未在增城逗留,還故意在沿途灑落不少糧草金銀,打算以此蒙蔽明軍的追兵,隨即火速渡過增江,然後將附近的所有橋梁拆除炸毀。

過河之後,按照之前商議好的計劃,線國安率部居於渡口南翼,耿繼茂率部居於渡口北翼,尚可喜則率兵部署埋伏於正麵,準備等明軍追兵上岸之後,再將其一舉擊潰。

尚可喜在撤出廣州城之前,便有了阻擊明軍追兵的計劃,三人一陣商議之後,最終把伏擊的位置放在了廣州府和惠州府交界處的增江東岸。

清軍一路撤退,一路屠殺,一路灑落糧草金銀,便是為了蒙蔽追擊而來的明軍,使其放鬆警惕,然後給其迎頭一擊。

尚可喜親自監督士兵將火藥埋下,他打算等明軍悉數渡河之後,再引爆埋在河岸附近的火藥包,以此擾亂明軍軍陣,能炸死多少人不要緊,最關鍵的是讓明軍亂起來,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和防禦。

他早已經將一千騎兵分散在了兩翼,隻要明軍的渡河大軍被火藥打亂,兩翼的騎兵再悉數沖出,必然可以將渡過增江的明軍追兵一舉殲滅,便是不能殲滅,也能重創之,使得這支追兵失去戰鬥力。

若是大軍團野戰,尚可喜麾下的兵力和兵員素質確實都不如李定國麾下的精銳大西軍,可若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尚耿線三人麾下的這四千餘人也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還占據著兵力優勢,局勢就不一樣了。

另一邊,張煌言匆匆率部進入了東江,卻因為海潮和風向,舟船行進十分緩慢,而高文貴率部一路追擊,沿途所見可謂是「慘不忍睹」。

但他根本顧不上這些,更是嚴格約束部下,不允許士兵私自停下,搜羅地上的糧草金銀。等高文貴率兵趕到增城的時候,那裡燒得正旺,城內火光沖天。

高文貴看著眼前濃煙滾滾的增城,恨得直咬牙,隨即派出人馬搜羅附近的船隻,準備繼續渡河,追擊尚可喜大軍。

當然,高文貴並不是輕敵冒進之人,更沒有被尚可喜的詭計所迷惑。他很清楚,一路所見,那些灑落地麵的糧草金銀,根本就是尚耿二人設下的障眼法,隻是他也不知道對方會在哪裡設圈套。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要趁著現在天色未暗的時候盡快渡河,要是在此處拖延一個晚上,尚耿大軍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隻是,當一個拙略的圈套被發現之後,深藏在拙略圈套之後陰謀,往往就會被輕視了!

高文貴出於謹慎,打算先派五百騎兵渡河,在岸邊鞏固陣地,亦或者引出敵軍之後,剩餘的大軍再乘船過河,以免受到清軍伏擊。

雖然時間緊迫,但高文貴也不敢有絲毫懈怠,畢竟這個地方是前往惠州府城路上,最好的伏擊點,他必須小心再小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 異世界:我的人生開了掛! [綜影視]穿越之旅 開局被獻祭,我反手獻祭邪神! 違背祖訓,誓要加入考古隊 濱江警事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技能麵板 驚!替嫁盲妻是滿級醫術大佬 團寵女鵝是滿級大佬她美又颯 直播鬼才:這主播能處,有事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