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火星風雲1號氣象衛星(2 / 2)

加入書籤

火星風雲1號是由飛行器製造中心研製的新型氣象衛星,通俗來說它就是一個高懸在太空的自動化高級氣象站,是空間、遙感、計算機、通信和控製等高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由於軌道的不同,氣象衛星可分為兩大類,即: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和星球同步氣象衛星。前者由於衛星是逆地球自轉方向與太陽同步,稱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而火星風雲一號則是屬於後者,是與火星保持同步運行,相對火星是不動的,稱作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又稱火星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在氣象預測過程中,新風雲1號衛星雲圖的拍攝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借助於火星上物體對太陽光的反向程度而拍攝的可見光雲圖,隻限於白天工作;另一種是借助火星表麵物體溫度和大氣層溫度輻射的程度,形成紅外雲圖,可以全天候工作。

氣象衛星主要有極軌氣象衛星和同步氣象衛

星兩大類。①極軌氣象衛星。飛行高度約為600~1500千米,衛星的軌道平麵和太陽始終保持相對固定的交角,這樣的衛星每天在固定時間內經過同一地區2次,因而每隔12小時就可獲得一份全球的氣象資料。②同步氣象衛星,運行高度約35800千米,其軌道平麵與地球的赤道平麵相重合。從火星上看,衛星靜止在赤道某個經度的上空。新式的火星氣象衛星觀測範圍為180個經度跨距,從南緯50°到北緯50°,100個緯度跨距,因而5顆這樣的衛星就可形成覆蓋全球中、低緯度地區的觀測網。

在火箭發射總控室裡,趙吉身穿藍色的工程宇航服,戴著工程頭盔,在和其他工程師們緊張地工作著。另一個年輕的女工程師盯著計算機屏幕前的數據,她看看屏幕的時間,距離預定發射時間還有20分鍾,趙吉剛從火箭的發射塔檢查完點火噴嘴和液體甲烷和液氧有沒有發生泄漏。

趙吉,1990年生人,到2032年已經整整42歲了,從青蔥少年長成了現在的油膩大叔。日漸發福的他和父母介紹的對象周月霞也結婚了4年,雖然還沒到七年之癢,但沒有實質感情的婚姻對於他來說,更多的是婚後的平淡和柴米油鹽的瑣碎。

年輕的女工程師叫黃敏芝,今年剛好30歲,是曾經中科院的博士,畢業後移民來到火星,參加招聘進了聯合政府的飛行器製造中心,現在已經參加過多次火箭的研製與發射,是一個年輕美貌又事業有成的職業女性。

黃敏芝通過對講機和旁邊的年輕工程師郭建斌和其他工作人員說道:「報告,報告,現在室外溫度-52攝氏度,大氣壓075帕,風力西北風3級,距離發射還有5分鍾,請大家各就位,準備啟動點火倒計時裝置。」

就在這時,滋滋滋,一陣強烈的電磁乾擾襲來,總控製室的計算機的屏幕都變成了滿屏雪花,大家一時都陷入了疑慮之中。

究竟電磁乾擾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戰神1號火箭能否順利發射?

請留意下一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有一把時空鑰 示愛 柯南之名記不二 學霸:大國科技 我在仙界撿破爛 反派她功德無量 [綜英美]魔女今天搞事了嗎 徒弟,下山禍害你未婚妻去吧 從慶餘年開始新的人生 老婆女兒去世後,我重生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