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伏龍脈丘,兩軍對壘灑熱淚(1 / 2)

加入書籤

當天夜裡,夜風呼嘯,校場點燃百盞火把,火焰隨風搖曳,將場地照的透亮。

破軍旗全員將士整裝待發,束冷甲利兵。

慕北陵登高遙呼,旌旗招展,大軍開拔出營,排頭將士執火把走在頭先,武蠻隨後,再後麵就是萬餘鐵騎,重甲刀兵,弓箭手。慕北陵和皇甫方士壓在最後。

西門大開,引軍出城。

令尹府衙堂內,八盞四臂銅燈燭光裊裊,案幾上放著青瓷茶壺,壺旁放著茶杯,杯裡還有沾底一點茶水,泡著點點茶渣。

老頭從首位上走下來,步子不急不緩,至案幾旁,揭開壺蓋,壺裡還有沒喝完的半壺猴魁。

老頭想也不想執起茶壺,倒滿一杯,茶涼,水色綠油,放下茶壺,端杯輕抿,味苦澀。

老頭沒有露出意料中險惡神色,反而頗為享受般,仰頭灌下。

再滿杯,再飲。

直到茶壺見底。

老頭放下茶杯,麵朝西方,前方窗戶大開,月光穿過窗戶透射進堂,灑在地上,泛起粼粼魚光。

「月灑,風起,戰事降,將軍出征,鏖戰原野上,萬屍伏血流河,一將功成萬骨枯。」

老頭雙瞳內忽閃灰芒,和皇甫方士一樣,不過更深邃,更凝烈。

城北大街,大通商會內,管事倪元站在鵝黃霓裳女子曾經倚靠過的窗邊,目視西方,森然黝黑的城牆外點點火光排成長龍往北而行。

倪元暗暗嘆息,伸手撫扌莫懷抱中的一隻信白鴿,鴿子長喙搖擺,發出「咕咕」叫聲,鴿腿上係著拇指粗細的箋筒,掛著紅繩,「臥虎出榻,西夜朝又有亂了啊。」

倪元低頭看著白鴿,眼神空洞。下一刻忽然揚起雙手,白鴿展翅沒入夜空,僅僅幾息過後便消失在夜色下。

大軍北上,入平原行一百二十裡,天剛放曉,前方有丘陵,名伏龍脈,是一條東西走向綿亙三百裡的起伏地帶,翻過伏龍脈再進兩百餘裡便入朝城地界。

相傳當年元祖先王定都朝城時,發現此地頗有幾分龍形之勢,大喜,招風水術士一探究竟,被告知可能是遠古有龍伏於此地,造就這方地勢,然時間久遠,並無龍氣聚集,故取名伏龍脈。

再行十裡,天色大亮,登上伏龍脈,前方地勢一覽無餘,沃野千裡,夏草叢生,碧色連天的大地上可見成群結隊的牛羊群飲水吃草,從伏龍脈往前約八裡,一條清河匹練般流過大地,白水映襯在綠草中,東方旭日冉冉上升,清水河波光粼粼,好一副白水連天,芳草茵茵之景。

武蠻舉手勒止隊伍,視線投向清河對岸,虎目沉凝。

慕北陵,皇甫方士驅馬上前,隻見清河對岸一字排開數頂軍帳,萬軍遙立河畔,雖然離得遠,也能感受到萬軍發出的懾人戰意。

慕北陵心念暗動,生力聚於黑瞳,極目眺望,又見萬軍中央處,兩位老者勒馬而立。

慕北陵頓覺有鯁在喉,扯著沙啞的嗓音呼出聲:「雲浪大將軍,烽火大將軍。」

皇甫方士察覺到男子心性變化,重重咳嗽一聲,將男子從回憶中拽回,低聲說道:「主上,我們就在伏龍脈下紮營吧。」

一旁趙勝蹊蹺問道:「先生,我們若依伏龍脈地形紮營,對方便是仰攻,與我們有利,為何要到脈下紮營?」

皇甫方士暗暗搖頭示意他噤聲。

慕北陵看也沒看趙勝一眼,揮手喊道:「全軍,下伏龍脈,紮營。」

武蠻一馬當先沖下丘陵,大軍緊隨其後,於脈下兩裡處安營紮寨。

慕北陵獨自驅馬走出三裡,與清河遙而相望。

皇甫方士立在他身後一裡處,目色深沉,不知在想些什麼。武蠻趙勝分立其左右,誰都沒有說話。

平原上的風勢比山中的風勢來的更猛烈,沒有遮掩處,大風如入無人之境吹皺綠地,烈日已升頭頂,風中夾著火燒火燎的氣味,燥熱難耐。

靜立良久,趙勝終於忍不住開口喚道:「先生……」

皇甫方士抬手打斷他的話,注視前方迎風招展的猩紅披風,嘆道:「伏龍脈上紮營有利攻勢,你覺得雲浪大將軍會看不出來?如果他想的話,能比我們先一步登上伏龍脈,以逸待勞。但是大將軍沒有這麼做,你覺得為何?」

趙勝愣了愣,想到一種可能,卻不敢說出口。

皇甫方士視若無睹,兀自呢喃道:「雲浪大將軍想要的是一場真正的沙場對壘,不在輸贏,隻在運籌帷幄,為將者,寧肯舍棄地勢之利,而與對手展開正麵對攻,需要的不僅是信心,更是對對手的尊重,看來大將軍此舉是有心考驗主上啊。」

武蠻不假思索,接口道:「我們能贏。」

皇甫方士偏頭看他一眼,悻悻笑道:「天地萬物都講究個平衡,從古至今以小博大之戰而取勝者數不勝數,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鄔將軍不可輕敵啊。」

武蠻麵無表情,沒有接話。

片刻後,皇甫方士又拋出一句讓二人皆無言以對的話,「你們二人隨便挑出一個,可敢和雲浪大將軍對壘?」

開什麼玩笑,西夜國之支柱的名頭遠非那些徒有虛表的光鮮官階可比,完全是靠一場場浴血鏖戰打出來的,西夜朝能有如今江山,可以說一半都是河對麵那個男人守下來的,整整五十餘年,他就像是西夜朝的一麵銅牆鐵壁,讓覬覦之敵不敢輕易來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同時被正反派係統綁定後 聖竅 江湖俠士情 畢茲卡王 符轉天下 軍歌 大世凋零 危情四伏 神龍劍帝 神緣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