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板斧1(2 / 2)

加入書籤

後路被斷,已經攻上甕城的士兵頓時大亂,已是無心戀戰。此消彼長之下,守方氣勢如虹,開始逐步奪回甕城。

這樣下去的話,今天的所有攻擊成果將盡付流水。廖熊生正在擔心,身邊的廖大牛突地叫道:「將軍,快看,我們的騎兵來了。」

他抬頭一看,橫在前方的方陣一下散開,露出了其後的騎兵。當先一員將領手綽長槍,威風凜凜,正是簡飛揚。他拍馬上前,對廖熊生道:「廖將軍。」

廖熊生現在的官銜是郎將,勉強算是個上層將領。但簡飛揚可是大名鼎鼎的橫沖將軍,更是中西四大金剛之一。他那敢怠慢,連忙行了一禮道:「簡將軍好。」

簡飛揚神色間倒沒多少倨傲,反而大見欽佩,他笑了笑道:「你們辛苦了,打得不錯,剩下的交給我們騎兵吧。」

太師要以騎對騎?廖熊生恍然,要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騎兵。京都城城高牆厚,又有防禦縱深,加之兵精糧足,要想一鼓而下根本不可能。太師肯定也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打算。今日首攻,恐怕目的就是甕城,以及沖出城外的騎兵吧。

而在遠方的指揮台上,吳明放下了一直橫在眼前的千裡望。眼見廖熊生部從城內退了出來,不光是吳明,就連他身邊的商羽坤和軒轅復都鬆了口氣。吳明朝旁邊的傳令兵道:「傳令下去,簡將軍帶領所屬部隊出擊。」

令旗飛揚中,南漢陣地上的盾陣如兩扇大門一般分開了。中西鐵騎在簡飛揚帶領下,惡狠狠的朝耀武揚威的敵人直撲而去。商羽坤看著,想法和廖熊生如出一轍,笑道:」太師,今日進攻,你目的不是下城,主要是為了消滅這些騎兵吧。」

吳明也不否認,點了點頭道:「京都城高糧足,又有大批守軍。想要一鼓而下根本不可能。所以隻有先消滅對方有生力量。自從黑甲軍潰逃後,留守京都的大部分都是步兵,僅有趙無能還有幾千親衛隊屬於騎兵。正如今日所見,當我們進攻最烈的時候,這幾千騎兵就可能猛的殺出,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所以這些騎兵的存在,就是進攻京都的一根刺,如鯁在喉,讓我們有所顧忌,不能使出全力,必須得拔除……」

吳明侃侃而談,切中肯綮。商羽坤心悅誠服的道:「太師英明。」而一旁的軒轅復看著他凝重的側麵,眼裡則全是崇拜。

在戰場的另一端,賢莊也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將戰場的情勢盡收眼底。遠方,中西鐵騎如一道洪流撲向敵軍,僅一小會,沖出來的敵騎就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旁邊的小柱子大見興奮,叫道:「娘娘,中西鐵騎果然不凡,北偽沖出的騎兵那可能是其敵手,這下,咱們攻下京都有望了。」

可賢莊卻無預料中的興奮,她喃喃道:「中西鐵騎,真是名不虛傳,實在難以讓人心安呀。可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騎兵。朝廷卻拿不出一支像樣的騎兵鉗製中西。唉,希望李源此去成州,不但能查清紅豐販馬一案,更能拉出一支像樣的騎兵隊伍出來。」

※※※

當賢莊喃喃自語時,被他寄於厚望的李源正好抵達南寧。

從京都到成州,直線距離不外乎翻越青麓山脈,在慶陽省轉向西南方向繼續前進,越過大江就到了成州。可在成州和慶陽之間,還有個機關城。

機關城雄踞大江,第三次漢寧之戰時,其城主藍靈中了吳明的埋伏,自殺身死。這個國中之國本和南漢敵對,經此事件後,國仇加上家恨,不論是和朝廷還是中西,都已沒了轉圜的可能。李源要真從此處經過,不被現任城主藍高抓住餵王八才怪。所以這條線路是自然是行不通的。

目前最安全的路線,就是順著慶陽南下,在漢水渡河到達南寧,然後東行才能趕到目的地。李源也知時間緊急,所以一行人輕裝簡行,一人雙馬,速度極快。僅花了十幾天,就從京都趕到了漢水。

漢水曾是北漢進攻南寧的橋頭堡,也是慶陽的省府,和南寧隔江而望。南漢光復慶陽後,這裡和南寧也恢復了交通。賢莊帶著軒轅復禦駕親征後,就把南寧托付給了現任丞相左影。李源到了漢水時,禮部尚書施展已帶人親自到漢水來迎。一行人上了樓船,浩浩湯湯,渡江而行。到達江中時,隻見江上舟來船往,一片繁忙景象。想起漢寧之戰時大江上的蕭條,李源不由感嘆:「向聞左丞相人殘心堅,是天下少有的乾吏,今日一見,果然不虛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狂魔 柳樹下 古代種田奮鬥史 見習牧師 一篇忠犬暗衛受文 塔防之全民公敵 鬥武焚天 美人折腰 橫掃千妞 淩天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