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揚鑣1 第三十九節(2 / 2)

加入書籤

隨著這些旗幟展開,城牆上也是人影綽綽,閃現出一片刀槍如林。那些騎士從裡麵蜂擁而出,卻都默不作聲,然後整整齊齊地排在兩旁。吳明心頭打了個突,正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之時,又是一陣號角聲響,從城門裡又奔出幾十騎出來,這幾十騎後麵,還跟著一輛馬車。

這些人和剛才的騎士不同,未曾披甲。當先一人白衣飄飄,吳明定睛一看,這人還是老熟人,正是李鐵的五子李忠。他身後十幾人俱都是隨從打扮。不用說,就是他的家丁護衛了。**打馬走到吳明身旁,掃了排在大道兩側的騎士一眼,如臨大敵:「大人,這些騎士全部是征北軍強弓營的精騎。他們怎麼在這裡來了?」

征北軍,顧名思義,就是駐紮在東漢和北蒙交界處雙山關的一支勁旅,非特殊情況,是不得輕易調動的。前段時間,李鐵征調了十幾個武者到南寧保護林應歡,這次又把強弓營調到京都。那雙山關豈不是兵力不足了?小除夕之時,祝淮曾跟自己說,今年北蒙曾有大規模的調兵舉動,難道李鐵已經和北蒙達成了什麼承諾?否則怎麼如此大膽,竟敢在如此緊張的局勢下,還從雙山關調兵?

他正在這裡揣摩著種種可能,李忠已經在十幾騎的簇擁下,飛速跑到了眾人近前。然後一控馬韁,拉住了馬,「吳大人,咱們又見麵了。」語氣中,卻又一股說不出的怨恨。

去年他出使江南,本以為是個肥差,江山美人雙雙收於觳中,卻沒想到,在江南晃盪了好幾個月,最後卻是碰了個灰頭土臉。在他看來,吳明可以說是讓他上次南行泡湯的罪魁禍首。這次抓著了機會,怎麼也要好好折辱對方一番。

吳明騎在南望上,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李忠,也有點拿捏不準,不知道李鐵唱出這一套又是個什麼意思。他微笑道:「李公子,去年南寧一別,公子臨走也不打聲招呼,深以為憾。沒想到,今天卻拉出這麼大個排場來迎接於我,這讓我於心何安。」

李忠看著端坐在南望上的吳明,臉色一變,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番南望,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口中卻是冷笑:「吳大人,你可別想得太多,今日隻是我外出打獵,偶爾路過而已。何來迎接一說。」

吳明望了望他身後的一片刀槍如林,正欲再說。這時候,呆在馬車的宣詔太監撂起了簾子,然後從馬車裡鑽了出來。他似乎仍有點搞不清楚狀況,站在馬車上,厲喝道:「大膽,爾等何人?賢莊娘娘前來宣旨,你等還不下馬恭侯,竟然還在馬上頤指氣使。你等想造反麼?」

陶雨剛到南寧,行宮裡太監還沒來得及補充。隻有幾個太監是帕卜裡臨走送他的,其他都是原南寧送子寺的輪值太監。這些太監都是心思單純,和京都那些經過千錘百煉的老太監差得遠了。總認為天大地大,老子服侍的主子為大。不過他這一番話說出來,正好把吳明的心頭疑問給說了出來。所以他看著那太監發瘋,也沒去阻止。

李忠被這太監一通搶白,早已是臉皮脹紫。他冷笑了一聲,道:「這位公公真是好大的脾氣,在下李忠。」他本以為說出這話,這太監怎麼也要著意三分的。那知道這老太監也是個人才,站在馬車上背起了雙手,尖聲道:「李忠?雜家隻記得娘娘懿旨指明太尉李鐵來接,李忠又是個什麼東西?」

李忠氣極反笑,他揮了揮手道:「來人,把這個聒噪的東西拉下去。」

吳明嚇了一跳,正要有所動作之時。這時候,這支隊伍裡馬車終於趕了上來,從上麵下來一個瘦瘦的文官,看見當前局勢,頓時大急,大叫道:「李公子,使不得。」他穿著禮部官員朝服,由於太瘦,那衣服穿在他身上,也是空盪盪的,說不出的滑稽。吳明心頭一動,禮部尚書林應歡已然身死,這人看來就是新選出來的禮部代表了。既然李鐵派了禮部官員前來,那麼,證明他現在還不想和自己撕破臉皮。李忠之舉,多半是對方公報私仇,挾此以泄憤。隻是李鐵好大的架子,連陶雨的懿旨也如此馬虎,隻派了個李忠來接。

李忠聽得那個官員的話,似乎想起了什麼,平了下心氣,冷聲道:「在下李忠,京都南門校尉,奉太尉之命,前來恭迎娘娘懿旨。」

南門校尉?雖然隻是一個中級將領,但由於關係到京都安全問題,卻是一個肥差。以前的南門校尉是誰,吳明並不知曉,但鐵定不是李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狂魔 柳樹下 古代種田奮鬥史 見習牧師 一篇忠犬暗衛受文 塔防之全民公敵 鬥武焚天 美人折腰 橫掃千妞 淩天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