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難4 第四節(2 / 2)

加入書籤

**應答了一聲,李源已經有點不耐煩了,大著嗓門道:「吳兄,別磨蹭了,再晚我可不等你了。」

吳明從**手裡接過了新衣,一邊穿衣一邊說道:「李兄,你不是一向嗜酒如命麼?怎麼的今天想起喝茶了。」李源沒回答,隻是翻身上了馬。

吳明從**手裡接過了錢袋子,也跟著上了另外一匹馬,看見李源似乎沒多少玩笑的心情,他也不好再去多說,隻是道:「走吧。」兩人兩馬,同時加速,往茶藝街而去。

南寧城的主街道雖然不至於像京都那麼寬,但也有近百米,此時冬雨連綿,路上的行人也少了許多,兩人一路飛馳,倒也不虞撞倒行人,涼涼的冬雨刮著臉龐上,聽聞蹄聲得得,看著四周景色從身後飛速倒去,吳明隻覺得多日來心頭的淤積似乎也寬了一寬。

現在快要過年,加上又是雨天,連帶著整條茶藝街也熱鬧了很多。所有茶樓都幾乎坐滿了人,整個茶藝街都是熙熙攘攘,人流川流不息。他們也不講究,隨便找了一間看起來較大的茶館就鑽了進去。

兩人找了個雅間坐了一陣,李源本就沒怎麼喝過茶,更別說什麼茶道了。他大概把茶當成了酒喝,隻是一杯一杯的倒著,鯨吸牛飲,不一會兒,滿滿一壺茶就被喝了個底朝天,驚得換水的小二連盯了兩人好幾眼。

吳明也是想著自己心思,端著個茶杯,小口小口喝著,盯著外麵的細雨,兩人同時默然。

過了許久,李源才放下杯子,道:「吳大人,這茶我也嘗過了,苦的要命,隻覺得不及烈酒之萬一,也不知道這些南方人怎麼想的,老愛喝這些東西。」

吳明看著他喝茶的樣子,不由得有點想笑,他放下杯子,笑道:「李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任何人都隻覺得自己的鄉土最好,你有此感,那也是自然。」這句話語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倒也不是很難懂,李源自然也是聽懂了,他放下了杯子,不由得輕輕一嘆。

吳明看著他的樣子,不由得楞了一楞:「怎麼了?李兄。」

「吳兄,本來我還拿不定主意,但聽你一席話,我卻下了決心了。其實我今天來,本來就準備向你告別的。」

「什,什麼?」

吳明驚叫了一聲,但他也不是笨人,馬上就明白了過來。李源本來就是太尉李鐵的遠房侄子,黑甲軍的編製本來就屬於北原省,那也是他的發家之地,他現在要回去,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隻是現在隨著陶雨回到南寧,整個東漢南北對峙,已呈劍拔弩張之勢,他現在回去,先不說北方接受不接受,首先陶雨和祝淮這一關都不好過。

李源似乎知道吳明心中所想,他抓起一杯茶,狠狠一口乾了,然後道:「娘娘那邊不用擔心,我昨天前去申請,她已經同意放行。」

吳明頓時吃了一驚,在風鈴渡的時候,陶雨還找上自己,要自己挽留李源,沒想到這次,她答應得倒是爽快,他不由得詫道:「她竟然同意了?」

李源嘆了一口氣,道:「其實,對於回到北原之事,本來我也比較矛盾,然前日得到家中來信,說家母病危,已是病入膏肓之勢,恐已時日無多。如此,我無論如何也得回去一趟了,我已經答應娘娘,隻身回去,三千兄弟就暫時留在南寧。」

吳明恍然大悟,李源母親病重,他是無論如何也要回家探望的了,陶雨就算想要阻攔,也是阻攔不住,反而會得罪李源,而她把對方的三千黑甲軍留在南漢,看似簡單,卻是一招妙棋,以李源重情重義的秉性,肯定更是放不下這三千弟兄,這事就還有盼頭。

「自古忠孝難以兩全」。大概也是如此了。猛地,他腦中一道亮光閃過。李源的黑甲軍,戰力強勁,陶雨為了留下李源,簡直可以用挖空心思來形容了。更何況北方的那位。就算現在北麵軍事實力占據極大的優勢,但李源畢竟是他李家的人,黑甲軍的戰力也是有目共睹,他難道就沒有半點想法?難道,李源母親病重的事,還有什麼貓膩不成。

他抬頭朝李源看去,隻見對方正看著外麵的雨色,愁容滿麵。張了張嘴,有心想提醒對方兩句,但終究是忍住了,畢竟,對方隻是盡一個兒子的基本孝道而已,就憑自己的主觀臆測,就勸阻李源,他覺得也不合適。

難道最近吃的虧多了,真有點杯弓蛇影了?

他苦笑了一聲,然後搖了搖頭。

李源發了一會呆,深吸了一口氣,突地大笑起來:「看來心裡有事真的要說出來,吳兄,現在我感覺好受了許多。」說到這裡,他抓起桌上的杯子,一下斟滿了,站起來,豪氣乾雲地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吳兄,今兒個無酒,我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希望你原諒兄弟保護弟媳不周之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狂魔 柳樹下 古代種田奮鬥史 見習牧師 一篇忠犬暗衛受文 塔防之全民公敵 鬥武焚天 美人折腰 橫掃千妞 淩天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