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朝廷的反應(1 / 2)

加入書籤

況且從張居正那裡聽到了皇上的反應。

那天他跟張居正說完從卓茂林那裡知道的情報後,張居正馬上親自去了高拱府上。高拱得知張居正來訪,意識到出了大事,不然張居正絕對不會主動登門拜訪,兩人雖說都是當年裕王府的三傑,但私人情誼卻是一般般,尤其是經過「遺詔」事件的折騰,兩人之間本就不算篤厚的交情更是增加了一道裂痕。

不過在國家大業、民族興衰等大事上,兩人都能拋開私人成見,依然像當初在裕王府一樣,共同襄助隆慶帝,不會存有二心。正因為此,隆慶帝對兩位看上去不和的大學士同樣給予了厚望。

高拱府大開中門,以最高禮儀迎接張居正,高拱大門恭候,兩人並肩入府內,書房密談不到半個時辰,就一起出來,匆忙去了宮裡。

隆慶帝正在跟司禮太監、秉筆太監一起批閱奏章,聽到高、張二人要求緊急覲見,馬上就在寢宮召見了兩位重臣。

如果是徐階等別的重臣,即便召見也要在外麵的宮殿裡,而且一般議事都不會選擇大的宮殿,畢竟太空曠了,都是在小型的偏殿裡。

高拱和張居正當年在裕王府裡就是可以進出裕王臥房,這個特權一直保留到了隆慶帝入主皇宮。

聽完張居正的稟報,隆慶帝大怒。

「兵諫?他們是想造反嗎?!」

對此,無論張居正、高拱,還是兩位執掌內廷大權的太監,意見都很一致,不錯,這的確就是謀反!不過現在並沒有掌握真憑實據,更不知朝廷官員都有誰牽扯其中,想要治罪也無從做起。

所有宮女、宦官都退了出去。寢宮裡隻剩下五個人,皇上加內外宰相,國家的最高核心層,所有的國家政策也就是由這五個人商議製定。

徐階雖說還是內閣掌印首輔大學士,隻是他的話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分量,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他現在已經邊緣化了,屬於他的時代過去了,樂得當一個橡皮圖章,等待最後的光榮隱退。

徐階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其他幾個大學士了。

「萬歲爺息怒,這很可能隻是白蓮教和俺答王的一廂情願,那些家族雖說利欲熏心,也應該知道輕重。」司禮太監笑道。

「知道輕重?知道輕重他們還能私下溝通外敵?」隆慶帝怒氣難掩。

屋裡五個人的氣憤是一樣的,這等謀逆行徑必須嚴懲。如果況且的這條情報屬實,俺答王和趙全的陰謀就是針對大明朝廷而來,那麼,處理韃靼事宜刻不容緩,五個人必須馬上作出決定。

從權力結構上講,皇上才擁有最終裁決權,其餘四個人隻是皇上在內廷和外廷的秘書,充其量也就是智囊,隻是出謀劃策的角色,可是從永樂年間以來,這種秘書的職權卻慢慢在演變,逐漸成了沒有正式宰相之名的權力內閣,國家的大政方針皇上需要征求他們意見才能拍板生效。這也是明朝內閣製度的特色。

唐宋都是有正式宰相製度的,皇權、相權有明確的分工,唐宋的宰相權力非常大,雖然比不上西漢初年,卻比後世的大學士硬得多,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明初,朱元璋本想仿效西漢製度,因為他是劉邦的鐵杆粉絲,熟讀《漢書》,隻是經過一次政變後,他廢掉了宰相製度,並且立下規章,後世永遠不許再確立宰相製度,誰敢擅自提議恢復宰相製度,就以謀反論處。

明朝的政治結構就是皇權、相權集於一身,皇上直接統領六部,掌握全部行政大權,這本來是宰相的職權範圍。

不過時間不僅僅是把殺豬刀,也是權力演變的研磨機,到了嘉靖年間,內閣大學士逐漸獲得了宰相的職權,跟唐宋的宰相權限頗為相似。因為沒有設立宰相官職,行政命令隻能借用皇上的詔旨來發布,大學士以曲線方式掌握了相權。

因此,相權的行使不得不借助於內相,也就是司禮太監和秉筆太監,詔旨基本把持在這兩個崗位的BOSS手中。

高拱和張居正雖然可以避開這兩位直接和皇上對話,但製度已經確立,國政大事皇上需要這兩人的意見才能做出決定。

「那麼皇上下旨抓人了?」

聽到這裡,況且問道。

他可是迫不及待了,而且是不怕亂子大的人,就等著皇上一聲令下,他就帶著手下的精兵去抓人。

他那裡沒有正式的辦案人員,可是誰規定軍人就不能抓人的?涉及國家安全,軍人是強大的防線,更何況他手下的軍人都是正式的錦衣衛人員,個個都有國家的正式編製。

「沒有。」張居正搖頭笑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九零致富日常 綜合影視從小歡喜開始攻略 舌尖上的怪異 快穿之反攻略係統 大明:我爹乃是九千歲 前妻失蹤後,沈公子他瘋了 我的絕色總裁老婆 凡人:開局奪舍墨居仁 鬥羅:轉生後拿穩團寵劇本 鬥羅:開局說書劇透,震驚千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