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帥侃大山(1 / 2)

加入書籤

況且把眼睛一瞪,對紀昌道:「你過來乾什麼?這裡不用你伺候,幾位將軍都是客人,你陪好他們喝好酒就行了。」

戚繼光也對副將道:「你們自己喝去吧,我和允明要縱談天地。」

紀昌和副將們都趕緊出去了。

「還好,不用咱們伺候,不然在夫人們那裡受的氣全得撒在咱們頭上。」一個副將脖子一縮,僥幸逃過一劫。

紀昌也笑了,他並不知道況且和蕭妮兒、左羚的關係,不過況且天天住在外宅,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戚繼光和況且也不怎麼吃菜,隻是一杯一杯的喝酒,然後說是縱談古今人物也行,說是侃大山也未必不可。

戚繼光喜歡兵書戰策,他搜羅了所有能找到的這類古籍,也都研究個透徹,他在戰術上經常有驚人的創舉,就在於他這方麵下的功夫。

況且不懂這些,可是他懂歷史,對歷史上的名將名帥也研究的很深。

兩個人從先秦一直縱談到當今,當真是侃的不亦樂乎。

對於帶兵打仗且立下不朽戰功的,兩人略有分歧。

戚繼光崇拜唐朝的郭子儀,認為那才是武將的楷模,自己終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白起、韓信這些名將成就太高,隻能仰望,無力達到。

況且卻是最崇拜王守仁,認為王守仁立下的戰功比郭子儀大的太多,兩人簡直不是一個等量級的。

即便在當時,對王守仁的評價也存在很大的分歧,不隻是在他的戰功上,他創建的心學,更是眾說紛紜,崇拜他的認為是當朝聖人,超過朱熹、二程、張載,貶斥他的則稱他是剽竊朱子餘緒,卻又大言是自己發明,更有甚者,責罵王守仁是自誇超過朱子的浮滑不實之徒。在朝廷上層,對王氏心學的優劣也是爭論不休,這還是在陽明弟子滿天下的情形之下。

嘉靖帝很崇拜王守仁,主要是崇拜他的軍功,在理學上還是堅決支持陳慕沙這一派,嘉靖和隆慶父子二人都與陳慕沙結下布衣之交。

對他的軍功也是如此,至今依然有謠言,說是王守仁開始時接受寧王重賄,跟著寧王一起造反,隻是看到攻不破南京城,這才反戈一擊,貪天功為己有。

這當然是謠諑,可是在許多別有用心的人的堅持傳播下,相信的人也不少。

戚繼光當然不相信這些,隻是覺得王守仁平寧王不過一個月的事,其後就是剿滅寧王的餘孽而已,功勞是不小,卻跟郭子儀沒法比。

郭子儀那才是百戰天下,用如山般屍骨為自己鑄就不朽豐碑。

況且笑道:「郭子儀的確如此,也正因如此,才說明他隻是名將,卻不是王守仁這等聖將。」

「聖將?」戚繼光不明白。

「對,名將中的超凡入聖者。」況且道。

「說來聽聽。」戚繼光道。

況且就跟他擺證據,舉例說明,兩人就像救火員,郭子儀是等到大火已經成勢了,才奮力撲救,結果卻根本不能奏功,大火蔓延,幾乎把半個國家都燒光了,最後郭子儀到處撲火、救火,自己燒的麵目黧黑、遍體鱗傷的,看上去他撲滅的的確是蔓延大江以北的所有大火,其實卻是開始時救火不力,導致大火蔓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大唐幾乎覆滅,郭子儀也因此得到了再造大唐的功勛。

王守仁卻不一樣,他開始時就知道火源在哪裡,知道該當如何迅速撲滅,所以一個月內打敗寧王,且將之生俘,火勢也就被撲滅了,各處不過有些餘燼而已。

王守仁撲滅的火雖然不大,卻是可能蔓延全國、導致朝廷覆滅,上演第二次京城喋血的惡火。

這並非他瞎說,在當時許多人確實認為寧王起事有八成把握能成功,似乎大局已定。

「郭子儀的確是把火撲滅了,結果卻是燒毀了幾乎所有房屋和財產,大唐元氣大傷,以後無法中興,就在於安史之亂中損失太大了。這當然不是郭子儀的原因,卻也說明郭子儀戰功並不如王守仁之美。」況且開始解剖兩人的不同之處。

戚繼光凝神聽著,不置可否。

況且繼續道:「王守仁當時如果不是運籌入聖,用兵如神,寧王一旦攻下南京城,順流而下,焉知不能直搗京城,當時朝廷裡可是有太多寧王的內應。王守仁及時平定了寧王造反,避免全國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份功勞從來沒有人給他算過。其後江南各地遭受的損失不是寧王造成的,而是武宗皇帝帶著一群佞幸、邊軍過來胡作非為造成的,最後還是王守仁用計,把武宗這些人請回了京城。」

「你這樣說似乎也有理啊。」戚繼光扌莫扌莫頭,感覺有幾分道理,卻無法馬上認同。

「當然有理,戚帥你想啊,如果成祖當年起事時,朝廷的統兵大帥有王守仁十分之一的本事,早就一隻手把成祖按死在了燕京之地,哪裡還有後來的四年靖難,又怎麼會有化京師為地獄的浩劫。」況且恨恨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九零致富日常 綜合影視從小歡喜開始攻略 舌尖上的怪異 快穿之反攻略係統 大明:我爹乃是九千歲 前妻失蹤後,沈公子他瘋了 我的絕色總裁老婆 凡人:開局奪舍墨居仁 鬥羅:轉生後拿穩團寵劇本 鬥羅:開局說書劇透,震驚千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