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奸臣誤國(1 / 2)

加入書籤

卻說澶淵之盟後,宋遼約為兄弟之邦;宋向遼每年獻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

此後雙方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戰爭,進入到了和平階段。1042年,宋朝與西北的西夏展開戰爭。遼國趁火打劫,要求宋朝歸還瓦橋關南十縣地。宋朝派富弼與遼國談判,最終達成協議,領土保持現狀,在澶淵之盟規定贈遼歲幣的基礎上,再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

宋遼依然保持著和平,但宋朝皇帝始終放不下燕雲十六州。宋神宗曾下詔書,有能恢復燕雲十六州的,封以王爵。

童貫體貌魁梧,穿戴講究,腮下生有胡須,皮骨堅硬如鐵。後宮中妃嬪以下他都用財物結納,後宮中的人都稱贊他。

童貫淨身入宮時,便拜在同鄉、前輩太監李憲門下作徒弟。這位李憲是神宗朝的著名太監,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多年,頗有些戰功。童貫讀過四年私塾,有些經文根底,跟隨李憲出入前線,又打下了軍事上的根基,很有點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經十次深入西北,對當地的山川形勢相當了解。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尋常。不過,看起來李憲對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提拔照顧,致使童貫進宮二十餘年,始終沒有出人頭地。如果不是趙佶這種性情的人作了皇帝,或者換句話說,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二十年的話,他說不定會默默無聞地老死在皇宮裡。

後來在徽宗皇帝派他到杭州去為自己搜羅古玩字畫期間,他碰到了蔡京。兩個人一拍即合,童貫開始極力提攜蔡京。童貫手下的小馬仔們很不理解,說蔡京已被貶出朝廷,咱巴結誰不好,何必巴結這麼個倒黴蛋?童貫說,你們這話就說錯了,咱們去巴結當朝宰相,巴結得上嗎?人家會理咱們嗎?再者說,宰相一年的官俸那麼高,就算巴結得上,那得送多少錢人家才會看在眼裡啊?不如咱們看中一個人,然後把他扶上相位,如此豈不一本萬利?

童貫「燒冷灶」的眼光和功夫堪稱一流,蔡京回京以後,連跳三級,果然當上了宰相。蔡京自然投桃報李,推薦童貫當上了節度使。宋合兵十萬,命王厚為統帥,童貫為監軍。軍至湟州,恰好宮中失火,宋徽宗下手諭,由驛馬傳詔禁止童貫出兵。

童貫打開看後將手諭收入靴中。王厚問他手諭上寫的是什麼?童貫答道:「陛下希望我們出兵成功。」

宋軍出兵大獲全勝。軍中大將們特別高興,回來召開慶功宴,因為打了大勝仗,天子必有封賞。此時童貫把天子的手詔拿出來給他們看。大將們一看嚇得稀裡嘩啦跪了一地。自古軍令如山,又何況是聖旨,違詔是何等的大罪,打勝了可以不受責罰,但萬一戰敗了,這一票人就得掉腦袋!大將們想想都覺得後怕,就問童貫怎麼敢違詔出兵?童貫說我不害怕,仗打贏了功勞是你們的;輸了我一個人麵君,掉我一個人的腦袋。將士們一聽自然對童貫感恩戴德,以後都成了童貫的死黨 。

宋朝最能打仗的軍隊都在西北,因為西北產馬,宋朝的騎兵基本上都在西北方。童貫手握重兵,又打了勝仗,更是驕橫不可一世。

政和元年(1111年),童貫被封為檢校太尉出使契丹。遼人笑曰:「大宋豈無人,乃使內臣奉使耶?汝家更有人可使麼?」

童貫使遼回來後權勢更大,握有朝廷內外軍政大權。不久為開府儀同三司,主管樞密院事。時人稱蔡京為公相,童貫為媼相。

一日徽宗視朝,受諸官朝賀畢,因說道:「朕自數年來,邦家多故。幸賴卿等謀略,昔日招撫宋江,削平三寇,征服大遼,社稷得以粗安。但邇來外消內乏,家國空虛,每憂不足。不知卿等有甚高見,左朕理財,以舒國用否?」諸臣聽了俱默然莫對。隻見童貫執簡出班伏地奏道:「陛下言及於此,實欲富國強兵而為英主,是社稷之幸也。臣有愚見,伏乞聽納。」 徽宗見是童貫進言,不勝歡喜道:「賢卿妙論必是高人。賜卿平身,可細細奏來。」 童貫謝恩起奏道:「 國家患財不足,須求大綱大本,則財自裕。昔日太祖定鼎汴京,弛張西北;太宗繼武,削剪東南;真宗北伐,直逼契丹,不意為王欽若忌功罷兵,許契丹請盟,定主和議,約為弟兄,遂解兵歸;仁宗仁柔有餘,契丹悔盟,遂議婚納幣;英宗好儒,隻圖苟安;神宗誤信王安石;哲宗追貶正人,以致契丹日強,自稱大遼,累年征索,歲歲納輸四十萬,致使家國空乏。臣言大綱大本,莫若平遼。平遼,則得我國之金銀,仍歸我國。年無輸納,則不富而自富,財不充而自充矣。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徽宗聽了又驚又喜。因說道:「卿言平遼,誠恐匪易,不知卿有何主見?」 童貫又奏道:「昔日宋江等不盡滅遼,是恐敵國盡良臣亡也,這是宋江心腸。今女真受大遼侵害,陛下假臣一旅之師,由登來下海,暗與女真定盟,出其不意,共滅大遼。陛下再以恩威結之,則西北一帶盡歸陛下矣。」

徽宗大喜,即命童貫為宣撫征伐燕雲,蔡攸為副宣撫。蔡攸認為功業唾手可得。入宮辭行時,他看到有兩個美嬪侍奉徽宗,蔡攸指著她們請求說:「臣成功歸來,請把她們賞給我。」宋徽宗一聽笑了,但沒有責怪他。

童貫從登來下海,跟金國簽訂了「海上之盟」,約定雙方聯合夾攻遼國,滅遼之後,宋朝收回幽雲十六州,將原來每年給遼的銀絹各二十五萬歲幣轉奉給金國。金國當然願意,他們連幽雲十六州在哪兒都不知道,因為本來也不是他們的地盤,還給宋朝也沒有什麼損失。

海上之盟達成後,宋、金兩軍分別從大遼腹背殺來。探馬報入幽州,遼主知不可守,遂同蕭氏出奔。

童貫指揮十五萬宋軍攻打遼國的南京,遼軍一看宋軍來打就火了,心想打不過金軍我們認了,可我們好歹也是馬背上長大的,連你們也來欺負我們?於是遼軍出動一萬人,把十五萬宋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童貫大軍慘敗,回去沒法跟皇上交待,於是又從國內調兵,想再次攻打遼國。遼怕遭到宋金的兩線夾攻,就派使臣去見童貫,說咱們別打了,反正你也打不過我們。童貫不聽,把遼國使臣轟了出去。遼國使臣就站在院子裡罵道:「宋遼兩國百年和好,盟約誓書字字俱在,爾能欺國不能欺天。」當天夜裡,七千遼軍趁夜劫營,宋軍掉頭就跑,自相踐踏死了好幾萬人。

這樣一來童貫又失敗了,最後隻能去求金人。金國一出兵,遼軍沒抵抗就投降了。

金兵撤退時,將燕京一帶的人口、金帛一並掠走,留下幾座空城送給宋朝。金國除了要求宋朝把以前交給遼國的歲幣轉交給金國外,還要添加每年一百萬貫的「代稅錢」。

童貫、蔡攸等人接收燕京後,上了一道阿諛奉承的奏章,稱燕京地區的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王師,焚香以頌聖德。徽宗聞之大喜,即令班師。

收復燕雲後,宋徽宗分外得意,自以為建立了不世之功,宣布大赦天下,命王安中作「復燕雲碑」樹立在延壽寺中紀念這一功業,並對參與此次戰爭的一幫寵臣加官晉爵,童貫被加封為徐、豫兩國公。朝廷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殊不知末日即將來臨。

宣和年間的預言特別多,首先道院來報說培育出了金色的靈芝,象征著我大宋朝萬世基業永垂不朽,請道君移步觀賞。道君就是趙佶,趙佶看過金芝之後來到蔡京家裡喝酒慶賀,趙佶一邊喝酒一邊吟詩:

道德方今喜造興,

萬邦從化本天成,

定知金帝來為主,

不待春風便發生。

趙佶金口玉言,他的詩果然招來了開封城的新主人金帝。不久趙佶淪為階下囚。

趙佶賜給燕帥王安中荔枝連同禦詩,好象也給自己安排好了行程:

保和殿下荔支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大西北1998 穿書後被年下影帝反撩瘋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玩家 在無限災難裡求生 道天之上 九轉道仙訣 我真的隻想低調修仙啊 長生四千年 魔血淩天 木葉:從得到模擬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