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康保裔戰死沙場(1 / 2)

加入書籤

五代十國在短短的53年間發生過多次飢荒,大旱過後,漫天飛舞的蝗蟲遮天蔽日,飢餓的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大宋建國第二年起,朝廷就派官員丈量土地,疏浚河道,大搞農田水利建設。

早在公元916年,契丹領袖就通過血腥的征伐征服了草原上的部落,長城的存在阻擋了契丹人的南下,後晉時期,這條防線終於崩潰,燕雲十六州的割讓使草原帝國的勢力伸展到長城以南。

卻說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儲。這也是令宋太宗頭疼的事情。因為宋太祖駕崩後,其子德昭未能繼位,宋太宗以皇弟身分踐祚,並且宋太祖之死還有「燭影斧聲」之謎,也就是說宋太宗有殺兄奪位之嫌。因此宋太宗傳位,就麵臨兩個選擇:立自己的兒子,還是立太祖的兒子。當時一般大臣都諱言立儲一事。大臣馮拯上疏請立皇儲,被太宗貶到嶺南。從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議論此事。

楚王趙元左是宋太宗的長子,因為援救趙廷美(太宗的弟弟)失敗,於是得精神病,性情變得很殘忍,左右的人稍有過失,就用箭射殺。太宗屢次教訓他都不改過。重陽節時,太宗宴請諸王,趙元左借口生病初愈不參加,半夜發怒,把侍妾關閉於宮中,並縱火焚宮。太宗很生氣,打算廢除他太子的身份。寇準那時正在鄆州任通判,太宗特別召見他,對他說:「找你來和朕一起商議一件大事。太子所作所為都屬不法,將來若登上帝位一定會做出桀、紂般的行為。朕想廢掉他,但東宮裡有自己的軍隊,恐怕因此引起亂事。」寇準說:「請皇上於某月某日,命令太子到某地代理皇上祭祀,太子的左右侍從也都命令跟著去,陛下再趁此機會派人去搜查東宮,若果真有不法的證物,等太子回來再當他麵公布出來,如此罪證確鑿,要廢太子,隻須派個黃門侍郎(即門下侍郎)宣布一下就行了。」太宗采用他的計策,等太子離去後,果然搜得一些殘酷的刑具,包括有挖眼、挑筋、割舌等刑具。太子回來後,當場展示出來,太子服罪,於是被廢。

有次寇準從青州還朝,宋太宗正患足疾,寇準看過傷情後,宋太宗深情地問道:「你怎麼到現在才回來?」接著又問他應該立誰為皇太子。寇準說:「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後妃、中官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宋太宗屏退左右的人,輕聲問道:「襄王怎麼樣?」寇準心中暗喜,順水推舟地說:「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第二天,宋太宗便宣布襄王趙恆為開封尹,改封壽王。

太宗冊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師之人見到太子都歡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後很不高興,馬上召寇準說:「四海心屬太子,欲置我何地也?」皇帝尚在世,太子如此深得人心,自然為皇帝所忌,有哪個皇帝不想權力為自己所操控呢?因此太宗心中自然不痛快。幸得寇準說:「陛下擇所以付神器者,故得社稷之主,乃萬世之福也。」太宗聽後才消氣,請寇準喝酒,大醉方罷。

真宗名恆,母親是元德皇後李氏。乾德六年正月,元德皇後夢到衣服的大襟托住太陽,於是懷孕,十二月二日生趙恆於開封府邸宅,當時紅光照耀居室,他的左腳指上有一個「天」字。真宗從小聰明,外表漂亮奇異,同諸王一起玩,喜歡遊戲打仗,自稱元帥。宋太宗很喜歡他。曾經登萬歲殿,坐上皇帝寶座,太宗十分驚奇,扌莫著他的頭問:「天子好做嗎?」回答說:「聽從天命罷了。」

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由於在太祖與太宗的交替過程中,曾出現了「燭影斧聲」的千古疑桉,因此在太宗病危的敏感時期,呂端每天都陪著太子(宋真宗)到太宗的床前探望。當時得寵的宦官王繼恩擔心太子即位後對自己不利,就先串通好了皇後,再暗中勾結了參知政事(副宰相)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掌管禦林軍)李繼勛、知製誥(管草擬詔書)胡旦等人,圖謀擁立楚王趙元左(太宗的長子),一場宮廷政變在緊鑼密鼓地展開著。太宗一咽氣,皇後馬上就派王繼恩召見呂端,計劃逼著呂端同意立楚王為君。其實在他們剛開始謀劃的時候,呂端已經有所耳聞了,現在聽到皇後召他入宮,知道局勢可能有變,就果斷地把王繼恩鎖在了自己家的書房中,派人嚴加看守,然後入宮晉見。果然,皇後對他提出了立楚王的問題,呂端毫不客氣地頂了回去,先帝在的時候已經明確了太子,我們怎麼能不聽他的話呢?由於謀變的關鍵人物王繼恩已經被控製了起來,皇後一時也沒了主意。呂端趁熱打鐵,率領大臣共同保太子(即後來的宋真宗)即位。

宋真宗登基後,坐在大殿上垂簾接受群臣的朝拜,呂端平立殿下不拜,先讓人卷簾,走過去確認是太子,這才降階,率群臣拜呼萬歲。接著又把那幾個犯上作亂的分子發配到外地,徹底平息了這場爭端,確保了大宋政權最高權力的順利交接。

北宋自雍熙北伐慘敗後,對遼朝就一直心存畏懼,逐漸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相反,遼朝對宋朝卻是步步緊逼,不斷南下侵擾宋朝。自鹹平二年(999年)開始,遼國陸續派兵在邊境挑釁,掠奪財物,屠殺百姓,給邊境地區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雖然宋軍在楊延朗(又名楊延昭,即楊六郎)、楊嗣等將領率領下,積極抵抗入侵,但遼朝騎兵進退速度極快,戰術靈活,給宋朝邊防帶來的壓力愈益增大。

公元999年,宋真宗聽說契丹又要大舉入寇,就任命侍衛馬步都虞候、忠武軍節度使傅潛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部署,統大軍防禦邊境州城。

這年九月,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主力進抵瀛州一帶,麵對來勢洶洶的契丹鐵騎,傅潛畏懦怯戰,不敢迎敵,隻與步騎八萬餘人龜縮於定州城中。雖然各州城紛紛告急,傅潛就是閉門不發一兵一卒。

李繼宣多次向主將傅潛請戰,其他將領也群情激昂紛紛請戰,但都被傅潛一頓臭罵阻止。

河北轉運使裴莊也多次上奏真宗,說傅潛「無將略,恐失機會」,由於傅潛與樞密使王顯均私交過密,把裴莊的上奏壓著不上報天子。

當契丹的遊騎已經深入到邢州(河北邢台)、洺州(今河北永年)一帶,整個河北地區震驚,老百姓驚恐失措,紛紛扶老攜幼四下躲避,這才驚動了真宗,麵對情況危機,他幾次派人督促傅潛出兵迎戰,傅潛這個縮頭烏龜就是不聽。

範廷召不由大怒,站出來指責傅潛:「公如此膽怯,還不如契丹老嫗!」不料傅潛回答:「賊勢如此浩大,使我與之角力,恰是挫折我軍銳氣耳!」眾將聽了也都憤憤不平,傅潛為了應付力主出戰的範廷召,就撥給他騎兵八千,步卒兩千,令他自高陽關出擊迎戰,並答應派大軍為後援。

範廷召深知傅潛的畏戰心理,所謂的後援不靠譜,而自己已經請戰,但僅這一萬人馬與彪悍的契丹主力抗禦,實在是寡不敵眾,於是,範廷召就向高陽關都部署康保裔求援,共同迎敵。

康保裔是河南洛陽人。祖父叫康誌忠,在攻打汴梁時戰死了。父親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又死在戰場上。康保裔在周朝屢立戰功,康再遇戰死之後,皇帝下詔書讓康保裔代替父親的職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澤州,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調到深州任職。真宗即位後,把康保裔詔回朝內,因為他的母親年老需要奉養,真宗將上等的尊酒茶米賜給他,又讓他做了高陽關都部署。

康保裔為人恭謹,擅長騎馬射箭,曾經手握三十支箭同時射出去,箭首尾相連墜落,人人都佩服他的箭術。康保裔大戰無數,身上有七十處戰傷。康保裔治兵有方愛兵如子,深得將士們的擁戴。

康保裔接到範廷召的求援書,立即率萬人趕來增援。

契丹兵攻破狼山寨,隔斷了通往鎮、定的道路。康保裔決定繞到契丹軍後麵發起進攻,他一麵率兵直奔瀛洲,一麵派人給範廷召送信,約他發兵前後夾擊契丹兵。

康保裔抵達瀛洲之後,範廷召的兵馬沒有到,契丹兵卻先來了。此時天色已晚,康保裔命令部隊擇地安營紮寨,準備次日再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大西北1998 穿書後被年下影帝反撩瘋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玩家 在無限災難裡求生 道天之上 九轉道仙訣 我真的隻想低調修仙啊 長生四千年 魔血淩天 木葉:從得到模擬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