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水淹太原(1 / 2)

加入書籤

卻說北漢劉鈞在位期間,任命劉繼恩為太原尹,然而劉繼恩資質平庸,劉鈞常常對臣下郭無為抱怨劉繼恩無治國之才。

劉繼恩本姓薛,父親薛釗因不受嶽父劉崇所用,又與妻子劉氏聚少離多,因而在一次酒醉之後,薛釗將妻子劉氏刺傷,然後畏罪自殺。

劉氏先嫁薛釗,生子繼恩;薛釗死後,又嫁何氏,生繼元。繼恩、繼元同母異父,二人都做了舅父劉均的養子,都改姓劉。

公元968年7月,劉鈞病逝,劉繼恩繼位,是為北漢少主。劉繼恩怨恨郭無為在立儲問題上不曾為其出力,而且對自己的地位有威脅,於是一步步剝奪他的權力,降低其職位。

當年,周太祖郭威稱帝的時候,郭無為已經大名鼎鼎,郭威見他氣質非凡,決定一紙詔書聘請他當軍師,不過,衙門內的事情,有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存在。郭無為當時沒錢賄賂行政部門的高官,又長得凶神惡煞,很有雷公的氣質。

有一次,郭無為頂撞上級,不料被人讒言,失去了郭威的信任,郭無為一路北上,到太原闖盪去了。劉鈞即位後,聽說此人自詡諸葛,一合計,北漢朝堂正是用人之際,於是三顧茅廬一樣把他請到了朝中,倍加寵信。

劉鈞死後,宋太祖見有隙可乘,遂命昭化軍節度使李繼勛,督軍北征【乘喪北伐,不得為義】。繼勛至銅鍋河,連破漢兵,將攻太原。劉繼恩忙遣使向遼乞援。

不料劉繼恩沒被宋軍除去卻被自己人殺害了,司空郭無為密囑供奉官霸榮刺死劉繼恩,另立劉繼元為帝。繼恩即位僅60日,享年三十四歲。

劉繼元為人殘忍嗜殺,劉鈞妻郭皇後既是他的舅母又是繼母。繼元妻段氏嘗以小過為郭氏所責,後患疾而卒。繼元即位後,遣嬖者範超殺皇後,皇後正在劉鈞柩前啼哭,範超執而縊殺之。郭皇後死後,劉崇諸子皆被其所殺【劉崇子都是劉繼元舅舅】,於是劉氏子孫無遺。劉繼元動輒將忤逆他的臣屬滅族。

王師北征,劉繼元閉城拒守,太祖皇帝以詔書招繼元出降,許以平盧軍節度使,郭無為安國軍節度使。無為捧詔色動,繼元不從。無為仰天慟哭,拔佩刀欲自裁,繼元自下執其手,延之上坐,無為曰:「奈何以孤城拒百萬王師?」

可巧遼主兀律發兵救漢。李繼勛恐孤軍輕進反蹈危機,乃收兵南歸。北漢兵結合遼兵,進寇晉、絳二州,大掠而去。太祖聞報大憤,下令親征,命弟光義為東京留守,自統兵進薄太原。

至於必將出現的契丹,他反而一點都沒安排,這讓很多人不安。但麵對親政近十年的開國皇帝,每一個臣子都隻能默默地遵令執行。就連本來不贊同他出兵北漢的前宰相魏仁浦都一樣。

魏仁浦是和範質、王浦一起退出政治中心的,但有所不同,他一直都是趙匡胤的顧問。就在這一年的春節前後,趙匡胤設宴款待老臣,席間突然向魏仁浦微笑致意:「為何不勸我一杯酒?」

於是魏仁浦離席上前,為天子上壽。兩人相隔極近時,趙匡胤突然發問:「朕欲親征太原,如何?」

久經大事的魏仁浦神色不變,仍舊提壺斟酒,小聲回答:「欲速則不達,惟陛下慎之。」

但趙匡胤決心已定,不僅一意孤行,而且還征發魏仁浦隨軍參贊。這一年魏仁浦已經五十九歲了,在古代已經是老齡了,但趙匡胤看中了他的經驗。魏仁浦是與眾不同的,雖然他的鼎盛時期也不過是後周三大宰相之末,但是郭威起兵反後漢、柴榮攻伐北漢,甚至最初的高平之戰,魏仁浦都在生死關頭站在皇帝的身邊,甚至有記載,當柴榮在巴公原上身陷絕境時,還是魏仁浦提醒他必須「出陣西殊死戰」,才挽回了已經崩潰的戰局……一切的一切,都顯示出趙匡胤對此次北伐必勝的決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大西北1998 穿書後被年下影帝反撩瘋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玩家 在無限災難裡求生 道天之上 九轉道仙訣 我真的隻想低調修仙啊 長生四千年 魔血淩天 木葉:從得到模擬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