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個個想當皇帝(2 / 2)

加入書籤

王峻哈哈大笑:「兄長既不願做遼主之子,何不自立為君?」

劉知遠驚問:「賢弟此言,從何談起?」

王峻言道:「遼兵入住中原,民變迭起,各路義軍蜂擁抗遼,遼主必不能占據中原長久,兄長何不順應民心,自立為帝逐走遼兵。」

劉知遠道:「抗遼之事人心所向,稱帝之事為兄怎敢妄想。」

王峻道:「兄長隻要有心抗遼,小弟原為內應。」

「好!」知遠道:「我當起兵抗遼,賢弟回京就說劉知遠已收紫檀杖,願意向遼主稱子稱臣,免得遼賊生疑。」王峻大喜,辭別劉知遠轉回開封。

劉知遠送走王峻,便召集左右文武將官,將王峻來傳旨之事告知眾人。軍師蘇逢吉道:「王峻勸主公稱帝造反,我看可行。契丹沿途燒殺不得人心,晉室宗族又多無能之輩,這天下豈不是拱手贈與主公。」

大將史弘肇也附和勸道:「蘇軍師所言有理,遼主無道,晉帝無能。當年唐莊宗李存勖正是由太原起兵,滅了朱梁。主公可效仿前人,將遼晉一並殲滅。」

劉知遠聞聽二人勸言,又問馬步軍總管郭威:「文仲以為如何?」

郭威,字文仲,邢州堯山人氏,人送綽號「郭雀兒」。郭威總管河東兵馬,智勇兼備,乃劉知遠心腹愛將,所以郭威一言舉足輕重。郭威道:「天下能逐契丹者,惟主公也。如今遠近之心不謀而合,主公稱帝已是天意。大晉已滅,諸侯必將群起造反,別人若是先行稱帝,必對主公不利。」

劉知遠道:「隻是契丹勢頭正盛,劉某平生又無威名,稱帝焉能有人信服。」

狗頭軍師蘇逢吉言道:「這有何難?主公何不修改家譜以壯聲望。」

劉知遠道:「祖上數輩都是沙陀族人,怎麼個修改?」

蘇逢吉道:「主公可自稱東漢質帝之後,光武帝劉秀玄孫。如今天命運祚,當興漢室,必得人心。」

劉知遠聞言大喜:「我當以勤王之名南下,緩稱帝號。」眾人竊竊私語,因為漢質帝死時年方八歲,怎能傳有後代?正是:

身處異族本無種,

攀龍附鳳欺正宗。

若非質帝八歲死,

怎知五代亂哄哄。

到了次日,劉知遠擅製王袍,自稱漢王,在太原登基。劉知遠以勤王之名,傳檄四方南下伐遼救晉。檄文發出不過三日,眾多後晉舊部連聲倒戈響應,泰寧節度使安審琦,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安遠節度使武行德,護國節度使郭從義等數道兵馬起兵舉義,策應漢王大軍。

大遼大同元年,公元947年三月,劉知遠命郭威為元帥,蘇逢吉為軍師,高行周、高懷德、高懷亮為大將,史弘肇為先鋒出兵陰地關。

鎮守陰地關的遼國都督名叫耶律魔,兩員副將一個叫花阿佐,一個叫花阿佑,三人皆是契丹勇將。耶律魔見後漢先鋒官史弘肇兵臨城下,遂令號炮三聲,點將發兵。

一陣號角鳴鑼,陰地關高橋放下,遼將花阿佐,花阿佑各引一千馬步軍分作兩列,擺開雁翅陣,大帥耶律魔頭戴青銅昂日雞嘴盔,身著紫金連環甲,掌中一口九環大砍刀,跨下烏龍雪爪駒,臉寬個大,五縷長髯捶月匈,好生氣派。

耶律魔問道:「來將何人?敢犯我陰地關。」

史弘肇答:「我乃伐遼兵馬大元帥,漢王劉知遠麾下正印先鋒官史弘肇是也。」

耶律魔道:「伐遼大元帥,呸!本督念爾等皆是晉國舊部,且是初犯,勸爾等早早歸降,我代奏天子,也可賞的官爵。不然,爾等在這陰地死無葬身之地!」

「臭胡狗!」史弘肇罵道:「你史爺爺這便取你狗命!」揮舞三尖兩刃刀直取耶律魔,遼將花阿佐催馬來迎,擋住史弘肇。二人戰到四五回合,史弘肇一刀豁開花阿佐月匈口,五髒皆出。

花阿佑高聲怒道:「好賊子,竟殺我兄長,花阿佑在此!」史弘肇又戰三個回合,便將花阿佑人頭砍落。耶律魔見連折兩將,不做分說,拍馬殺來。史弘肇笑道:「長髯賊,你枉來送死!」二將交鋒,大戰三十回合未分勝負。

突然,鑼聲未止,戰鼓又擂。隻見漢軍陣中又出一將,青麵烏須,目圓眉立,鼻正口方口,四十歲開外,頭戴亮銀麒麟盔,身著麒麟鎧,掌中一口九鳳朝陽刀,跨下白馬奔跑起來足不粘土,如同騰空一般。正是大帥郭威。未等耶律魔反映過來,郭威馬到近前,隻覺一陣涼風,耶律魔人頭懸空,血柱出腔。

漢軍陣前頓時鼓聲驚天,劉知遠、史弘肇、高行周、高懷德、高懷亮眾人一齊殺出,搶關奪隘。幾千遼兵好似群龍無首,一潰即敗,紛紛投降。

漢王劉知遠攻占陰地關,震驚遼國朝野,滿朝文武皆無舉措。而遼主耶律德光自得了花見羞,被這婦人迷的不理朝政,整日纏綿不離。花見羞一心要報失節之仇,哄著這耶律德光日服猛藥,夜行宣淫,把這耶律德光折磨得*,紙醉金迷。

這日,大將軍蕭翰入宮上奏軍情。蕭翰一見德光驚悸萬分。昔日馳騁大漠戈壁,飛奔邊塞草原的英姿盪然無存,如今眼圈發青深深凹陷,嘴角乾紫口不生津,麵黃肌瘦須發蓬亂,四十歲的人如同六十歲的老叟一般。蕭翰言道:「陛下,劉知遠五萬大軍已過黃河,請陛下速速離京。」

德光問:「朕入京之時,尚有鐵騎十萬,今在何處?」

蕭翰道:「晉國降將安審琦、李守貞等接連造反,重兵分守四處,京師已是空虛。」德光束手無策,隻得降旨撤出開封,暫回幽州。留下馮道、杜重威應對開封之事。這杜重威乃是降遼首犯,內心不安,便問遼主:「陛下遠去,臣實不願降劉知遠等,請陛下帶臣同行。」

德光道:「朕與花見羞做了一月夫妻,卻未給賞賜。朕命你輔佐太妃之子李從益重興大唐,安撫百姓,抗擊劉知遠。」耶律德光敷衍了事,杜重威隻得接旨。

耶律德光因貪色過度,跟隨馬隊一路顛簸也是受盡煎熬。到了欒城,遍體苦熱,用冰沃身。且沃且啖。病勢愈劇,即日畢命。

親吏恐屍身腐臭,特剖腹貯鹽,腹大能容積鹽數鬥,乃載屍歸國,晉人號為帝羓。遼太後述律氏,撫屍不哭,且作恨辭道:「汝違我命,謀奪中原,坐令內外不安,須俟諸部寧一,才好葬汝哩。」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重生之大西北1998 穿書後被年下影帝反撩瘋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玩家 在無限災難裡求生 道天之上 九轉道仙訣 我真的隻想低調修仙啊 長生四千年 魔血淩天 木葉:從得到模擬器開始